中國大陸A股近期呈現碎步盤堅的格局,只是角度和緩速度不快,小型股走勢強於權值股,市場似乎很理性地等待實體經濟修復的腳步。
觀察剛公布的進出口數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五月份依美元計價的出口年增率為負三.三%,跌幅雖未若市場預期為深(負六.五%),但數據由前期的正數三.五%再度轉為負值,可見疫情對需求面的負面衝擊依然持續發酵中。
五月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年減幅則達負一六.七%,跌幅不僅劣於市場預期之負七.九%,亦較前期的負一四.二%更低。如按月比較而言,五月出口、進口兩者增速都進一步走緩,另對照同月PMI統計顯示出口訂單能見度僅呈弱勢反彈格局,可見五月出口有賴一些餘溫支持,進口則相對乏力,估計仍以去化庫存為主。
由於原物料與中間財之進口佔比不小,顯示後續的出口訂單能見度不高,企業拉貨停滯。東協仍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五月與東協貿易總值為一.七兆元,年增四.二%;其中,中國大陸對東協出口九三六六.二億元人民幣,年增二.八%,自東協進口七五九八.六億元,年增六%。整體而言,需求面復甦速度緩慢,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表示,五月進口數據大幅走弱,顯示全球需求可能走弱。
內需復甦 外需疲弱
景氣復甦是否可以依靠內需呢?根據財新最新公布的五月份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大幅彈升至五五,較四月大幅飆升十.六,為二月以來首次處於擴張區間,並創下二○一○年十一月以來最高。財新調查的樣本以中小型企業居多。從細項數據來看,內需回升明確,服務業新訂單指數自二月以來重回擴張區間,五月達二○一○年十月以來最高值。
不過,我們要留意的是,外需仍舊疲弱,使新出口訂單在五月繼續下滑,處於收縮區間,顯示外需疲弱,抵銷了內需回溫效應。
A股整體估值 相較國際股市處低位
德銀首席經濟學家兼亞太研究主管史賓賽(Michael Spencer)表示,中國大陸經濟狀況正在好轉,內需部分,大陸經濟恢復得很好,第二季GDP可能季增五%至六%。不過,由於中國大陸第一季GDP年減六.八%,若要全年保有增長仍得依賴外部需求,目前威脅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大風險,將來自美國、歐洲;預估中國全年經濟增速約為一.五%。
不過,現階段股市仍將受惠於貨幣相對寬鬆的優勢,指數下行風險和空間都很小。
另外,中國政府在新基建領域將投資三兆元,未來五年預估累計投資十兆元,預計新基建投資占二○二○年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高達三.八%。受益板塊方面,5G建設、雲計算、人工智慧、新能源車、醫藥、高端製造等,A股整體估值目前仍處於相對低位,預計全球外資將趨勢性流入中國市場,中長期將維持正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