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今年的大學錄取率達90.93%,相較於94年的89.08%,再一次創新高。只是,大學錄取率達90.93%,代表什麼?這個比率,是一項亮眼的紀錄;若單單就數據本身解讀,大學錄取率年年創新高,當然是政客們足以對外誇口的政績;而我們的社會,也早已習慣隨意汲取資訊,並輕率採用(Ease information);於是,大家忙著堆砌、玩弄數字,用來麻醉知覺的嗎啡,只得不斷地加重劑量。
#@1@#超過九成的大學錄取率,該如何解讀,較能貼近事實。從正面來看,四年後,頂著方帽子、披著學士袍的大學生多了,算是不辱「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使命。只是,究其內涵、再對照職場上的人力素質,更多人困惑於質量問題:量多和質佳,哪一個重要?90.93%的錄取率,幾乎可說是「人人有獎」;但是,將這一項比率丟進緊接在校園之後的另一個社會系統──職場,卻發覺情況不妙,試問:求職、求才的兩造,接收到的是一個「均富」,還是「均貧」的教育成果?根據呈現出來的事實,讓我們不得不相信答案是後者。在就業環境中,當「人人都是大學生」,甚或「人人都是碩士」,學、碩士的身分,不過就是進場資格罷了;甚至,有時,連場也進不了,更別說是入場後的初賽、複賽、決賽,以及總決賽;嚴格來說,它只是落在個人履歷表上,一個筆畫繁雜的代名詞。
#@1@#國家給了我們一個「人人有獎」的大學教育環境,但因欠缺競爭,少了淬煉的機會;這時,有意識的「自我投資」就變得格外重要;所以,進入職場,才是練功的開始。該如何投資自己,為自己的身價加值?正是本期《理財周刊》的封面報導。加薪、晉升的權利,豈是在老闆手中?陳啟桐、吳交力儒靠著不斷提升競爭力,破除了這一道迷思。從他們身上,看到和當今教育市場強烈對比的景況:陳、吳兩人不甘於只做90.93%中的一員,願意接受千錘百鍊,搶著成為那1%的菁英;當然,最後,他們也拿到1%的菁英應得的高報酬。在編輯部曹以斌、林淑玲、許立佳的筆下,我們看到一個個贏家在職場上勝出。好的投資標的,也必須經過千挑萬選。在本期智庫,資深研究員柴煥欣依據上市櫃公司7月營收,篩選出三大熱門產業、營收成長最快的50家企業,在1200家上市櫃公司中,它們是4%的精選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