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國際事件,尤其是戰爭,需要「距離」也需要「高度」。需要「距離」,包括時間的距離與地理的距離,因為這樣才不會被每天的戰爭報導淹沒,導致見樹不見林;需要「高度」,因為這樣才能俯視整個局,看到事件與事件的連動,以及每一個相關角色之間的相互關係。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打了一個月的戰爭,就需用這樣的距離與高度重新檢視。因這一場戰爭究竟是怎麼發生的,竟有3種不同的詮釋。美國媒體多認定戰爭是「伊朗的陰謀」。認為是伊朗刻意鼓動黎巴嫩真主黨發動攻擊,以吸引國際注意力,從而轉移對伊朗核武問題的關切。
#@1@#國際社會對伊朗的核武擴散感到憂心,但伊朗卻總辯稱那是核能,不是核武。聯合國對此一籌莫展,在幾經辯論後,安理會給伊朗一個8月31日的期限,也就是到8月31日,伊朗須凍結核能計畫,否則將面對聯合國的制裁。這是「棍棒」的部分。另方面,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加上德國,則給了伊朗「胡蘿蔔」,提出經濟援助的誘因,交換伊朗結束敏感的核能計畫。然而不管棍棒還是胡蘿蔔,伊朗總是處於西方軟硬兼施的壓力之下。唯一解套的方式,就是製造另外一場戰爭轉移注意力,同時告訴西方:不要逼我逼得太緊,我是有能力在別的地方製造戰爭的!第二種解釋,認為是「以色列的陰謀」。
#@1@#西方也有一些資深的媒體人員發現,說伊朗是以色列和真主黨衝突的幕後黑手,有點牽強。因為這段時間,伊朗一直避免和以色列正面發生軍事衝突。他們是從中東的權力平衡來看。伊拉克瓦解之後,中東的權力平衡基本上是兩大塊:伊朗和以色列。過去權力平衡是對以色列有利,現在則逐漸向伊朗方向傾斜。如果坐視這樣的傾斜持續下去,以色列的優勢將從此一去不返。所以必須先發制人,在黎南擴大戰爭。以色列一直視黎南為伊朗的西部前線(伊朗自己也這麼認為),因此這次戰爭的目的,是讓黎巴嫩政府軍勢力南下,剷除真主黨的基礎,從而削弱伊朗勢力。所以這是一場著眼於中東權力均勢大格局戰爭。第三種解釋,是戰爭升高導自於「真主黨的誤估」。劫持以色列士兵要求換俘,是真主黨常幹的伎倆。但從沒想到這次以色列會如此激烈的回應。有意思是,以色列內部也有人認為,戰爭打得不勝不敗的,導因是以色列的誤判。一是誤判真主黨武力的強大,二是誤判戰爭時機。以色列鷹派認為,若總理歐莫特當初不等安理會談判結果,直接下令地面部隊深入黎巴嫩,在停火協議生效前,就可爭取到5天作戰時間(而不是後來兩天),則結果應大不同。在記取失敗教訓下,以色列下一步會怎麼做,值得關切。這3種解釋,也許都對一部分,但戰爭的後果顯然都不是大家所能控制。我們現在要看的是,美國配合以色列重建黎南,在這樣的金援下,黎南會不會出現重建的新氣象?還有就是戰爭和伊朗核武問題的連動:國際社會的下一步是強化棍棒,還是強化胡蘿蔔?若你想要在中東投資的話,這就關係著投資者下一步的金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