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大陸經濟在1978年採開放政策以來,近30年的期間內,這個現今人口高達13億國家,從原本的貧窮落後的國家,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耀眼的經濟明日之星,其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也是與日俱增,對於在當地投入大量資金的台灣而言更是明顯,自本期開始,「社長開講」將分4期就中國大陸興起對台灣經濟、資本市場及各別產業公司的影響為主題,為投資人分析它所代表的經濟及投資意義,以提供做為擬定未來投資策略的的參考。今年5月中以前,台股表現讓人回想起往日多頭的氣氛。股價指數表現不僅突破2004年3月的高點,而且創下2000年以來的6年來新高,久違的千億元成交量再度造訪。就在投資人歡喜迎接8000點行情到來之際,今年2月剛接任美國聯準會主席的柏南克的一席升息說,造成全球股市大跌,一時之間全球股災儼然成形,全球股市平均跌幅在10%至20%,之前漲多的印度股市的跌幅甚至超過30%,全球投資人都陷入極度悲觀的氣氛。部份分析師甚至認為,全球股市多頭市場從此結束,投資人須有迎接空頭行情到來的心理準備。當時,不論是專業投資經理人,或是散戶投資人,無不大量抛售手中持股。現在,再回顧當時的情況,所有在當時賣出持股的投資人一定相當後悔。因為,從5月中以來,主要股市大多呈現上揚的走勢;其中,當時跌幅最深的印度股市,在跌破9000點之後,股價指數大幅回升,從低點反彈的漲幅超過30%,再度回升到5月初的12,671的高點附近。至於,台股在7月中創下近期新低的6,232點後,再度重返7000點大關,12%的漲幅雖然不若印度等股市來得大,也還算在平均水準,尤其是自8月初以來,台股約7%的漲幅,相較於MSCI亞太指數(日本除外)僅約2%的漲幅來看,更是令人振奮。
#@1@#自9月初以來,每天的電視新聞節目都以近乎馬拉松式的報導,為觀眾播報挺扁與倒扁的新聞。受到這些政治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台股在9月初時的走勢因而相當疲軟。不過,最近以台股的表現來看,似乎已走出這些政治性因素的干擾,台股指數也再度向7000點扣關;其實,原因很簡單,不管是倒扁或挺扁,對大多數民眾來說,這些激情都是短暫的;長期間來說,如何讓自己本身的日子更好過,可能才是民眾最關心的議題。對台股的投資人來說,相對較為重要的,則是台灣整體的經濟成長狀況,各別產業的景氣走勢,以及個別公司的營運業績狀況等因素,才是大家真正應該關心的焦點所在,也是決定台股指數未來走勢,及個別公司股票漲跌的依據所在。因此,就算是倒扁或挺扁的規模或人數再如何增減,只要不發生持續性的暴動及嚴重的衝突,倒扁或挺扁的政治議題,將不再是影響台股未來走勢的主要因素;相對的,台灣經濟及產業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才將是主導台股未來走勢的關鍵性因素。
#@1@#近年來,由於台商積極赴大陸設廠,使得兩岸之間的貿易往來金額大幅增加。從數字來看,在1992年時,台灣出口到大陸的金額僅1百萬美元,佔整體出口金額近乎等於0;到2000年時的44億美元,佔出口金額的2.9%;去年2005年出口到大陸的金額,已大幅增加到436億美元,取代美國,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國,佔全體出口金額的22%,對大陸的貿易順差也高達約350億美元之譜;顯示台灣對於大陸的貿易依存度已到達無法忽視的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民間消費及支出情況不佳,出口到大陸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已成為近年來台灣經濟的主要動力來源。不管你是否認同或喜歡大陸這個國家,其對於台灣經濟的影響力已達到不可取代的地步;因此,如何藉由與大陸的經貿往來,來增強台灣本身的經濟成長動力,赴大陸投資設廠的台商已表明其態度,就等政府機構跟上腳步提出具建設性的政策。對於美國經濟來說,消費支出一向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股力量也是長期以來支撐美國經濟持續成長的重要動力來源。今年以來,由於油價持續升走,聯準會因為通膨壓力考量而持續升息,加上這些年來因為房地產景氣大好而產生的財富效果,在近期房價走跌後將可能消失的影響,受到種種負面因素影響,使得多數經濟學家不看好消費支出的增長。不過,出乎多數分析師的預期之外,美國的零售銷售自4月以來的年成長率高達5.4%,持續維持相當扎實的成長趨勢。至於前面提到的負面因素,在油價方面,原油的期貨價格在突破75美元一桶後,原本很多分析師預期每桶100美元將指日可待;很多基金操盤人也紛紛加碼能源個股及原油期貨,果然在大多數人一致看好之際,原油期貨價格果然在創下新高後就一路回跌,甚至跌破每桶60美元的重要心理關卡,這對對於消費者信心來說,當然是一大利多。此外,由於聯準會擔心持續升息可能帶給經濟負面影響,再加上通膨壓力目前來看似乎已在控制範圍之內;之前連續17次的升息動作也告暫停,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少了這個重大的不確定因素,對於消費信心的提升當然有一定的正面效果;至於房地產景氣狀況,目前似乎仍處於向下探底的階段;不過,房價下跌造成消費支出縮減的情況,似乎不若預期嚴重。整體來看,消費支出這個支撐美國經濟持續成長的主要動力來源,目前看來似乎比多數經濟學家的預期來得好。這對於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主要出口國來說,可說是相當正面的因素,對於第4季的景氣展望,將會是一劑強心針。
#@1@#近年來,由於台商紛紛將生產基地移往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使得台灣近年來投資需求不振,民間投資呈現牛步化成長,甚至出現負成長的狀況。早期台灣經濟的動能似乎已不復見,令人對於台灣的經濟前景不若以往樂觀;不過,就在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似乎又出現柳暗花明的一村,那就是大陸觀光客這個可能會成為台灣經濟新動能的大利多;這可從2003年SARS之後,大陸當局為挽救香港日益惡化的經濟情況,而開放大陸觀光客到香港旅遊,因而再度帶動香港近3年來的經濟榮景可以得到印證。在2003年之前,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香港經濟呈現多年的負成長;失業率大幅增加,房地產更是慘不忍睹;由於房價大跌,使得很多人將房子賣掉後還不足以償還貸款。不過,就在2003年7月大陸開放觀光客赴香港旅遊後,為香港經濟再度注入一股新的動能;經濟成長率回升,失業率大幅下降,恒生指數再度重回17000點大關,房地產價格也大幅回升,辦公室租金也大幅增加;以位於中環精華地段的A級辦公大樓租金來看,平均每坪的月租金可達到15000元台幣,約是台北市相同等級辦公大樓月租金的5倍左右;相對於1998到2002年期間的悲慘狀況,真是不可同日而語。這樣的大陸觀光客效應,預期在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之後將可能在台灣重演,這對於台灣未來的經濟前景將有相當正面助益,同樣的,房地產也可能因而受惠。台灣房地產行情在經歷SARS的衝擊下,房價呈現不理性的超跌;之後,從2003年第4季開始,到2005年第1季,出現長達1年半的房市多頭行情,對多數建商來說,用久旱逢甘霖來形容當時的景氣最為傳神。不過,後來由於房價漲幅已大,從第2季開始,房價持續1年的整理格局,就在多數人預期房價將回跌之際,今年第2季開始,房價似乎再度出現向上走升的格局,而這樣的走勢也跌破許多人的眼鏡;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房市為何出現如此的行情,於是紛紛打聽背後的原因,以期能對於這樣的房地產行情況變化有所認知。根據房地產市場的訊息判讀,可能的原因與境外資金流入台灣房市有關;而這些境外的資金來源,第1種可能是來自於投資大陸房地產實現獲利的台商資金,這些多年前赴大陸投資房地產的資金,近年來由於大陸房地產上漲而大有斬獲,在大陸對房市採取緊縮政策後,這些投資人紛紛獲利了結,之後再另闢戰場,將資金匯回台灣,因而造成房價不跌反漲。第2種可能是來自於大陸資金。主要是看好大陸觀光客來台可能造成房地產價格上漲的行情;此外,台灣房價漲幅相對落後,也是這些大陸資金投入台灣房市的可能原因。第3種則是來自於歐美的資金。主要來自於投資房地產的資金,它的著眼點也應與台灣房地產近年來漲幅相對落後有關。以香港房市為例,面對維多利亞港的山坡上的豪宅,平均每坪要價約合新台幣450萬,價格相當是台北信義計劃區豪宅的4倍有餘;可見,台灣房地產價格的確是相對便宜許多,這也是造成多方的境外資金匯集台灣的主要原因,以此來看,台灣房地產價格可能是欲小不易。
#@1@#除了大陸觀光客可能帶來的效應,以及來自於大陸台商、大陸資金及歐美房地產投資的境外資金外,造成房地產景氣超乎預期的原因,還包括境內的其他有利因素,像是低利率水準,等於是鼓勵民眾勇於購屋或換屋,這對於原本流動性較差的房地產而言,等同是注入新的活力泉源,當然是有利於房地產景氣的發展。此外,因為原油及其他原物料價格上漲,連帶使得民生消費物價也因而上漲的影響,將造成通貨膨脹壓力;房地產所能提供的保值效果,也相對提高它本身的價值,這也有利於房市的發展;除此之外,像是市區捷運的相繼完工,提供民眾更為省時及便利的交通工具,對於房市的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功效;此外,今年即將完工的高鐵,對於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將會有一定的助益;這些重大工程陸續完工,對於房地產景氣提升,都將產生一定的正面效益,就像是未來會完工的內湖捷運線,現在都已經產生相當程度的效應,讓內湖的房價從之前每坪20-30萬左右,上漲至目前每坪超過40萬元,這都是拜捷運之賜。此外,近期的房地產證券化也為整體商業不動產注入新的活力。
#@1@#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對於台灣可能造成的正面效益,除了出口到大陸創造出來的巨額貿易順差之外,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將帶動台灣的旅遊觀光業;這些觀光客所帶來的消費支出,對於台灣整體的經濟成長也將產生加分效果。這些因素對於台灣的不動產市場景氣都將產生正面效益,除了這些間接的效益外,來自台商及中國大陸的投資,對於台灣的房地產市場更將產生直接而快速的效果,而這些因素都是支撐台灣房市價格能持續在高檔整理,或突圍上漲的重要因素,而這種種的效益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營建類股。由於多數建商都擁有低成本的建地,在近3年來房價大幅上漲後,對多數建設公司來說,由於各都會區,尤其是在台北市,地段及地理位置較好的建地愈來愈少,在物以稀以貴的原則下,這些建設公司所推出的建案可能因而變成賣方市場,平均單價可能只漲不跌;因此,這些建案的毛利率將較以往不景氣時提升許多;相對的,這些建商的獲利也將會再上層樓,這對於營建股來說,不僅是個別公司的每股盈餘將增加,其個股的本益比也將因為成長性提高而增加,在每股盈餘及本益比同時增長的的雙重效果下,預期營建類股的股價也將有不錯的表現空間。這背後主要的動能,與中國大陸快速增長有相當的關係;這種3-4年前所流行的中國概念股有些不一樣的地方。當時,只有因為赴大陸設廠而受益於大陸經濟的才算是中國概念股,現在,由於中國大陸經濟的影響力漸增,其影響的範圍已不再侷限於中國大陸境內;只要是因為出口到大陸、大陸觀光客造訪,或是大陸資金挹注而受惠的公司或個股,都可歸類為廣義的中國概念股。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更加明顯,而營建股也是主要受惠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