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是台灣電子產業發展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政府決定採用積體電路引進計畫,不但奠定台灣30年來電子強國的基礎,更創造了許多就業與投資的機會。30年前,若不是一群具有眼光及魄力的領導者,堅持傾注所有的資源支持台灣的積體電路發展,就不會有今日的台積電、聯電,及其他半導體廠商的存在。然而,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之初,呈現「無人才、無資金、無產業基礎」的零資源狀態,因此,這項決定可以說是大膽而勇敢的。在當初,這群力排眾議、堅持投資積體電路產業的領導者,就是當時的經濟部長孫運璿、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以及美國RCA公司的專家潘文淵等人。在潘文淵的努力下,成立了RCA人才訓練計畫,培育了一群積體電路人才。前工研院院長、現任清華大學科技管理院院長史欽泰,是該計畫的其中一員,也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的催生者和見證者之一,更是長期推動工研院的研究發展與人力資源的靈魂人物。如今,台灣的電子產業面臨全球化競爭,處於從「製造重鎮」轉型為「研發創新中心」的階段;未來高科技人才要如何培育與運用,帶領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在國際競爭中攀向下一個高峰?
#@1@#在這次「全民拚理財」的節目中,《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邀請史欽泰,請他談論高科技人才的未來。以下是精采節目摘要:梁碧霞(以下簡稱「梁」):史院長,您在工研院任職30幾年,可以說是見證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同時參與台積電和聯電等企業的創立;到現在,台灣電子業的產值逐年攀升,成為全球的電子業發展重鎮。請您回顧台灣電子業的萌芽,特別是半導體業的發展。史欽泰(以下簡稱「史」): 如果要談台灣高科技發展的歷史,就不能不提「RCA計畫」,它是台灣早期電子業人才受訓的里程碑之一。像在「RCA計畫」俄亥俄州的梯次裡,像曹興誠(前聯電董事長)、曾繁城(台積電副總執行長)、劉英達(前聯電副董事長)、陳碧灣(台灣光罩總經理)等人,當時大部分都不到30歲,是沒有半導體經驗的年輕人,但是後來這些人才陸續成為新竹科學園區上市、櫃公司的負責人。然而,在1970年代,台灣的產業發展仍屬於「加工出口區」的階段,我們的工業水準和國民所得也很低;所以,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決定要推動半導體產業的時候,可以說是勇敢的創舉。社會各界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認為以台灣的條件來看,實在是自不量力。梁:我看到資料形容當時產業的狀況是半導體人才很缺乏,幾乎沒有一個人有相關經驗。請跟大家分享,當時張忠謀(當時為工研院院長)計畫創立台積電時,您幫台積電到荷蘭找資金的情況。
#@1@#史:在當時,張忠謀最大的貢獻是把研發出來的東西放到戰場(競爭市場)裡;而且難能可貴的是,雖然這是台灣過去沒有的經驗,他仍訂定高標準去執行,有助於奠定台積電在國際上晶圓代工的競爭力。1986年,我當時是工研院電子所所長,我和電子所章青駒和曾繁城到荷蘭,請飛利浦投資我們;雖然國際對台灣在技術及資源上仍不具信心,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說服了飛利浦,成為台積電最大的投資者。同年,工研院與飛利浦簽訂意願書,台積電於隔年正式成立。事實上,說服國際投資我們是很困難的任務,但是說服我們的政府去做這件事情,未嘗不是艱困的過程;好在台積電可說是在李國鼎等5個部長的共同背書下成立,幾十年來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成為台灣的驕傲。現在我們看台灣電子業發展所要關心的是,台灣是否具備主導開發的能力,還有產品的應用面。如果老是外國的買主告訴你要製造什麼,是會有發展上的瓶頸。梁:您提到有關開發產品的應用面,很關鍵的部分就是「人才」,畢竟高科技產業裡,不只是資金、技術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談到兩岸人才的競爭,中國青年的上進心與行動力對台灣的年輕人是種威脅,加上最近中國的留學人數激增,我們的人才策略應該如何進行,才能不被對岸人才趕過、創造像過去30年電子業榮景?還有,現在有很多大學畢業生都不去留學,而直接到竹科工作,你認為這是好現象嗎?史:我認為這不是壞事,表示台灣有好的就業環境,吸收到高科技人才。從前很多學生出國留學是因為學校沒有專業的研究室,但是現在他們想在國內唸碩、博士,或是畢業後直接在國內工作,是因為環境改善,讓這些人才留下來。我們(學校)現在供應的人才對企業來說,可以說是供不應求。現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學校要提升自己成為國際大學的水準。
#@1@#其次,台灣企業要建立成可容納國際人才的地方。雖然荷蘭是小國家,可是我去參觀那邊的公司,光是30幾個人的小公司卻有10幾個國籍的員工,現在台灣的大公司卻缺乏這種國際化的人力組成。梁:您剛提到要讓大學國際化?你預計在清華大學作哪些變革?史:我從工研院退休後就到清華大學去服務時,發現清大的國際化不足:第1,外籍的教職員比例仍然很低,比較起來,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都比我們高;不論是短期或長期來說,我們都有改善的空間。其次,不僅是教職員,學生的國際化程度也很貧乏;所以我們會鼓勵交流學生的策略,例如將學生派去歐洲半年做交換學生,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看看世界的機會。我們不鼓勵學生加速畢業,反而希望他們延長在校園的時間裡,為他們充實多元學習的可能;畢竟,創新是透過不同領域接觸而激盪出來的,所以我會致力創造這種環境。這樣栽培出來的人才到企業發展,就會展現多元價值和國際化的格局,當然就很有競爭力。梁:最近工研院出現一些組織重整的問題,您以前任院長的身分來評論工研院現階段的組織、人才或營運的狀況。史:這要從台灣經濟發展來看。我在工研院的期間,是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也就是從勞力密集到技術密集、投資密集的狀況。但是2000年以後,我國步入已開發國家之林,產業面臨巨大的變革,所以我們的產業必須往上走,不是追求量與產能的增加,而是追求價值的創造。此外,工研院近期有幾項目標:第1是推動前瞻研究,第2是鼓勵科技與服務業結合,第3是加值知識財產。我對現任院長李鍾熙很有信心,他可以帶領工研院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梁:您如何看我們跟大陸人才的競爭或合作?史:人才不足就會競爭,這時我們就要關心:人才往哪裡去?人才一定到環境比較好、可以讓自己看到成就的地方。我們無法改變氣候,但是我們可以去塑造,包括法治、生活、教育品質等條件愈優良的時候,就可以吸引大量人才進來。
#@1@#梁:您看產業競爭及時局的發展,會擔心嗎?史:大陸和印度為什麼成長得這麼快?是開放的政策。中國和印度分別在1980、1990年走向開放;全球化發展的過程裡,開放之路是必要的。我認為我們應該要積極走向開放,看到目前政府的產業政策,我是會擔心的。競爭力來自哪裡?當然是人才啊!所以我常跟企業說,要主動跟學校說需要什麼人才,而不要抱怨學校栽培的人才不適用;未來學校要和產業有更密切的合作,產生的人才就可以帶動產業的研發與創新,這是產學的雙贏。再者,目前家庭教育太工具化導向,台灣的產業發展已經走到創意設計、美學概念的階段,未來就是需要多元價值的人才,所以「學畫畫沒出息」這種觀念是落伍的,因為就算是學工程外,多學美術才會增加工程設計的素養,反而是提高競爭力的方式。所以我建議,現今父母們應長遠來規畫孩子的教育與競爭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