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曼發文表示美國經濟正呈現K型復甦,因金融商品如股市、黃金、比特幣等走揚,造成頂層階級財富大增,底層階級因失業率上升,約由4%上升至10%以上,美國企業宣告破產件數創2009年三月以來最高,因所得下滑造成生活痛苦加劇,所得頂層與低層生活形成強烈對比,代表財富平不平均的吉尼係數上升至約0.5水準,表示愈來愈不平均。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有超過25%股價仍比歷史高點低至少50%,如亞馬遜今年約上漲78%,但如嘉年華遊輪跌七成、美國航空跌六成,股價漲幅多集中在尖牙股。
資金聚焦 加大高端企業競爭優勢
形成此種趨勢主因在FED實施QE以及美國發佈陶德-法蘭克法案及伏克爾法案有關,因QE是FED向銀行體系購買債券釋出資金,銀行有濫頭寸現金但債券大減,美國2010年實施陶德-法蘭克法案及2015年伏克爾法案都是針對金融遊戲避免雷曼兄弟事件重演而設計,對自營操作、對沖、私募基金嚴格限制,所以放款很嚴格,中小企業、散戶通常借不到錢,銀行濫頭寸錢都流向大企業。
2008~2016年QE由0.8兆美元增至4.5兆美元,但M2貨幣供給率並未大增僅在5~7%間,表示銀行資金貸不出去,銀行為讓資金活用及創造更大利潤,將資金大量借貸給尖牙股及有前景的獨角獸,QE明顯助長高端科技股競爭實力,亞馬遜一年研發費用高達288E美元,Google約214E美元,微軟123E美元,蘋果116E美元,FB為78E美元。由於研發費用大增,加大這些高端企業的競爭優勢,蘋果獲利由2008年57億美元不斷成長至2019年約562億美元,市值也得以突破二兆美元,除了蘋果在服務業收入及穿戴裝置攻城掠地外,最重要是庫藏股、股息提高及分拆等都是吸引投資人青睞的主因。
亞馬遜2012年前獲利多呈虧損,因勇於大量投入研發,2019年EPS估約22.57美元,已有法人估2021年約52美元,2022年估可達78美元,足見亞馬遜在雲端、AI、大數據、區塊鏈等創新產業正蓬勃成長中。
再以微軟為例,微軟得標一百億美元美國JEDI「絕地計畫」雲端運算計畫過後,正與外國政府簽署類似的協議,研究機構Reback估微軟雲端營收到2022年為352億美元,到2030年會超過900億美元,足見競爭優勢讓其在雲端業務未來商機非常龐大。至於特斯拉,2020年開始展現具獲利實力,EPS約五美元,2021年估12美元,獨立投資人布萊克則更看好特斯拉未來展望,估2025年獲利達80美元。
美銀行除將資金大量借貸給尖牙股及有前景的獨角獸外,也將資金投入具藍籌股色彩的尖牙股,美銀行在2018年獲利2367E美元(年增44%),創歷史新高,2019年2331E美元也是歷史次高。但美國銀行股面臨美企破產件數創2009年新高,負實質利率恐會長達數年,影響銀行利差。且按照FED壓力測試,疫情估會帶給銀行約七千億美元貸款損失,因此銀行股股價表現平平。結論是克魯曼的美國經濟正呈現K型復甦理論恐仍是進行式。
PC晶片大廠推新品 供應鏈進補
九月PC晶片大廠紛紛推出新產品,英特爾推新一代行動處理器Tiger Lake。超微推新一代顯示卡,比上一代高出50%效能,有光線追蹤等先進功能,今年第二季超微在x86整體市占率已攀升到18.3%,遠高於2018Q2的1%,在筆電處理器方面,超微第二季市占率19.9%,高於2018Q2的8%。輝達推Ampere平台的繪圖晶片,跟五月推的七奈米資料中心顯示卡,效能較前代增四至五成,因光線追蹤升級可有效刺激電競NB及顯示卡銷售,輝達前景普被看好,Q2資料中心營收年成長167%,電競年成長26%,2020年估八美元(營收年增39.4%),2021年估9.8美元(營收年增22.2%)。
英特爾、輝達、超微等推出新產品對相關PC廠及零組件有利。華碩法說會完法人估第三季營收季增21.2%,法人也估廣達NB第三季出貨將成長至1708萬台(年增83.7%),華擎也因遠距離辦公商機趨勢延續第三季營收估季增14%,藍天第二季營益率達11%,創近十六季新高。主因是遠端教學、遠端會議帶動的NB拉貨需求,雖在第二季到達高峰,但因疫情影響時程不斷拉長,NB拉貨需求也延續至下半年,並以教育市場標案為主要成長動力,其中以學生用簡便型Chromebook需求最為顯著。
這次外資看好和碩合併鎧勝所帶來綜效,過去這種合併虧損公司通常合併公司會跌,但這次和碩卻漲,因估在走鴻海模式,系統組裝廠以鴻海佈局最為完整,鴻海零組件產品包括機構件、散熱模組、光學(觸控模組、相機模組等)、電源相關(訊號傳輸線、連接器等)、PCB(軟板、硬板等)、半導體相關(封測、半導體設備、IC設計等)等相關技術非常完整,有利於把組裝整合規模經濟效益達到極大化。因此PC股有鹹魚翻生機會。
2020年五月美國企業破產申請數創11年來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