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素以低成本策略出名,任何市場(或產品)區隔,只要台灣企業涉入,不久就可能由「藍海市場」變成「紅海市場」。策略無所謂好壞,能在市場上立足就是成功,但台灣企業何以常捨「差異化策略」,而就「低成本策略」呢?低成本和創造差異化就是不同:前者較操之在我,透過公司內部的努力就可達成;後者較操之在客戶,要客戶感覺出產品的差異性-不論是有形或無形-才有效。顯然,台灣企業在自己能掌控的部分較有信心。國外企業目前盛行的外包、全球採購,目的都是降低成本,但談到降低成本,台灣企業已累積了多年的經驗,在企業運作的各個方面都能著力,尤其在生產活動方面的成效更是讓人矚目。在進料時,利用談判力、量的優勢及各地搜尋,以較低成本得到原材料,若能掌握關鍵零組件更增效果;在產品方面,減少生產產品的類型、共用零組件,以及兼顧大量生產的規模經濟和經驗效果,既可降低生產成本,又可降低庫存成本;在製程方面,縮短換線時間,縮短生產產品的單位時間及提高良品率,以生產效率和穩定的品質降低成本及原料成本;在運送方面,採用易於運送的包裝和有效的運送工具以降低成本。除了降低生產成本外,企業更透過組織內各功能低成本的運作、協調,以及與組織外部單位的合作降低了服務客戶的總成本。這整套由台灣企業導出的「生產效率╱各功能協調╱外部單位合作」的模式看似簡單,其實包含了許多難以言傳、觀察而明瞭的know-how,無怪乎國外業者總是佩服台灣業者在降低成本上的功力。這套know-how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由於各國人民的天分確有不同(如:印度人民善於數理,法國人民具美感,日本人較挑剔等),難道說台灣人在降低成本上有天分嗎?當然不是,降低成本雖為很多台灣人(或台灣企業)的擅長處,實是多年累積而成。台灣經濟的成長,代工模式的貢獻是無庸置疑的。在代工關係中,外國客戶定規格、移轉技術,而台灣企業負責生產。因此,我國企業學習力的方向是「如何降低成本以持續吸引國外客戶」,也就是「利潤=收入-成本」一式中的「成本」項。經過多年來的努力,降低成本的能力和技巧已擴散至不同的產業和企業;新進企業的員工,在耳濡目染下,也吸收和逐漸培養了降低成本的能力。這種降低成本的能力,給了創新能力較弱的台灣企業,在面對他國企業競爭時的信心:新產品甫入市場,仰賴的不是成本優勢,但在此產品逐漸成熟時,台灣企業就可以低成本的策略進入市場(「代工模式」);當此產品的成本優勢只來自於原料或人工成本時,台灣企業就可以退出此市場,進入另一個漸步入成熟期產品的市場。因此,只要有新產品,就有成熟產品,就有台灣企業發揮能力的空間和機會;雖然產品的生命週期已縮短,但創新產品的外國業者也日益面對降低成本的壓力,台灣企業的未來仍然看好。「差異化策略」與「低成本策略」各有其創造價值處,也各有其所仰賴的能力。在國內市場,有許多業者以創新或差異化策略出名,但在國際市場,台灣企業所為人稱道的是製造能力或降低成本的能力。對中小企業而言,站穩的第一步當然是如何利用成本優勢進入國際市場;若行有餘力,要以差異化策略進攻立基市場時,也要以各種途徑降低成本,將「差異化策略」植基於低成本之上。展望未來,低成本策略仍為台灣企業的可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