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錢才夠用?」不論是個人或企業,我們常常被詢及這個問題。只是,沒想到,它看似簡單,卻能讓很多人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其實,要算清楚多少錢才夠花,確實不容易。它難在於:這不單涉及會計上繁複的計算公式,更捲入了難以估量的心理狀態。所以,會計學捉不出金錢的滿足點;反倒是心理學,可以多少解釋:為什麼對金錢的需求,會因人而異。因為,錢不只是一個絕對數字,它背後還藏著深遠的意涵;有些人的安全感及成就感,是靠錢才得以建立與維繫。擁有多少錢,可以建立一個人的安全感?賺進多少錢,才能證明自己有能力?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關乎數字,更在於感覺。人是如此,企業亦然。最近,減資成了熱門話題。當企業愈來愈會賺錢,它的股本即不斷膨脹,後遺症就是:體態更見肥大;於是,賺進再多錢,也不容易拉高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ROE)及每股稅後盈餘(EPS);套用會計上的計算公式,當列為分母的股本(Shareholders’equity)持續加大,分子的收入(Income)不變,經過一場公式演算,最後的結果就被稀釋了。至於,一般投資大眾最關心的股價變化呢。股本大的公司,自然會因體形笨重,使得股價起飛不易。於是,企業的減資動作,也就是縮小股本,把錢還給股東,往往被市場解讀為大利多。本期《理財周刊》的封面報導,將與讀者分享這一項大利多。負責企畫執行的資深研究員柴煥欣把減資形容為:一場「大股東吃肉,小股民喝湯」的大喜劇。從晶華酒店、凌陽科技等案例中,我們看到企業減資後賺更多的事實,同時,也可以確信:投資大眾對企業的減資動作,總是抱以熱烈的掌聲。只是,老問題來了。一家公司該保留多少錢才夠?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計算企業減資的合理性?在這一套計算公式下,會產生多少所謂的「減資概念股」?封面內文中,有精彩的論述。這一期「CEO專訪」的主角是合作金庫銀行董事長陳冲。在撰述委員胡秀珠的報導中,再一次印證:事情因人而改變。在重新出發的合庫身上,我們看到陳冲的理念和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