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桃園和台北市分別舉辦水燈節活動,期待多元的台灣可以長久呈現出這份歡欣與美好(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提供)
台灣的東南亞節慶活動特別多,賽珍珠基金會蕭秀玲執行長很開心地邀我參加台北水燈節活動,讓我好想立即帶著女兒飛奔前往。上一期專欄跟大家介紹了印度的排燈節,今天也來認識盛行於東南亞的水燈節吧。
水燈一直是亞洲很有特色的文化元素,這個習俗源起於印度,隨著佛教在亞洲國家流傳,放水燈的習俗也進入了東亞、東南亞的文化圈。
傳統上,台灣放水燈的日子在中元節,其用意是普渡眾生、祭祀祖先,但隨著新移民來到台灣,各地縣市政府都積極提供台灣人認識新移民文化的機會。
水燈節是泰國、寮國、斯里蘭卡、柬埔寨和緬甸部分地區的傳統節日,其中,「水燈節(Loy Krathong)」是相當盛大的民俗與國際觀光重點活動,Loy意謂「漂浮」,Krathong則是「水燈」。
泰國水燈節為每年泰曆十二月十五日月圓夜晚,每年一到這天,家家戶戶就會到河邊放水燈,將親手製作的水燈放入河流中,用以送厄或祈福。傳說中是為了祭祀河神Phra Kone Ka,向河神祈求未來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而把水燈放在水上隨著水漂走,也有象徵一年來累積的壞運氣、厄運或壞事罪惡等都可以隨水而去。對泰國人來說,水燈節也是情人節,因為相傳只要情侶一起在水邊放水燈,他們的愛情就可以長長久久,素有最美麗浪漫的節慶之稱。
黃玉樹博士就讀大學期間多次到曼谷遊學,更擔任華語老師,並曾經短暫出家體驗當地文化,大學教泰語的過程中也啟發他於YouTube頻道上創辦了「佛系語言修煉場」,影片當中也有他採訪水燈節的活動,因此邀請他到筆者教育廣播電台的節目分享。
圖/水燈雖然是來自東南亞的文化元素,也帶給台灣人多一個送上祝福,表達愛意的時刻(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提供)
期待更多城市像桃園一樣 包容多元的族群與民俗風情
桃園縣政府十一月八日以「泰國水燈節」為號召,展現在新住民文化會館。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國際間移動趨緩,旅遊、探親的交流也減低。
東南亞一直是台灣人熱愛前往觀光的地點,桃園縣政府藉由活動舉辦,邀請新住民分享傳統文化,包括泰國舞蹈、美食,以及傳統服飾體驗等,不用買機票出國,就可以直接體驗東南亞水燈文化。日前拜訪鄭文燦市長,他特別指出桃園會配合在地新住民跟移工的需求,舉辦盛行的各類型活動,除了足球賽,目前也根據民眾票選,開辦泰拳比賽,讓桃園成為更多族群樂於安居的城市。
台北市政府於成美左岸河濱公園舉辦水燈節,活動現場也有多個東南亞國家駐台代表參加。在台灣,水燈不再專屬於泰國,而是連結東南亞的文化符號之一,讓更多民眾拉近與東南亞的距離。新移民在台灣感受故鄉的民俗文化與回憶,在地的民眾更理解多元文化特色。
二○二一是充滿生機的一年,期待我們告別過去的種種,找回當初的勇氣與自信,齊心合力在各種文化的洗禮下,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日常的幸福,樂觀的面對未來的挑戰。也祝福大家在未來的一年平平安安,身體健康。(作者李三財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研究中心」暨「就諦學堂」執行長)
圖/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黃玉樹博士除了語言教學的研究,也希望更多人可以認識泰國的風情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