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對於台灣資本市場來說,可以說是充滿嚴苛挑戰的一年。先有包括晶華酒店、凌陽、光寶,乃至於瑞昱,皆揮舞著「提昇股東權益及投資報酬率」或「還財於民」的正義旗幟,先後進行現金減資,而現金減資這項財務決策雖然獲得市場投資法人一片掌聲,但造成台灣資本市場資金流出,卻是個不爭的事實。接著又包括了竹商銀、綠點,以及全球封測龍頭的日月光先後被國際級大廠或私募基金所併購,且都將走入「下市」的命運。
#@1@#無論是減資或是併購,從表面上來看,各家公司都有其財務與營運策略上的考量,其實也都只是不同個案罷了。然而,一旦形成了趨勢,就不能單純從個案角度進行解釋,而是要問「台灣資本市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實際上,從各媒體對於現金減資蔚然成風,所進行的評論除了是對於企業經營者對於閒置資金運用效率不彰提出批判外,亦有不少「大股東從企業提出現金,接著再轉戰中國大陸」推測性的聲音出現。而日月光為凱雷集團所併購,更被市場直接聯想到張虔生想取道於「國際化」,進而加速日月光布局中國之實,當然,該案也讓政府財經高層為之一震,除了對日月光是否會「根留台灣」表示關切外,亦表示會加速開放封測業登陸的腳步。簡單的說,由於台海兩岸間特殊政治關係所架構起來的市場屏障與貿易障礙,確實是構成台灣資本市場被邊緣化的重要原因。加上即使實施宏觀調控,中國經濟成長率仍能維持9.9%誘人成長力道,而且,隨著國際化與市場開放腳步加快,中國更成為國際級大廠爭相進駐的市場。隨著全球的資金都往中國大陸集中時,精明能幹的台灣上市上櫃企業大老闆們,當然不會裝做看不到,也會想盡辦法,透過各種管道,突破台灣政府的封鎖,達陣中國。當然,正是因為中國的高成長與資金集中,也使得中國,包括了香港證券市場可以享受到較高本益比的「禮遇」,有利於企業籌資,也因此,像鴻海王國旗下的富士康、華新麗華集團旗下的瀚宇博德,都放棄台灣,而選擇在香港股市掛牌,當然,這個現象也構成對台灣資本市場另一項不利威脅。
#@1@#不過,台灣政府對於上市上櫃企業錢進中國投資金額設下限制,除了政治性考量外,政府也不希望民國89年「錢進大陸、債留(淘空)台灣」的陳由豪案再次發生,設下投資金額限制,就是希望能將負面衝擊降到最低。但最重要者,亦在於防止若是企業全面性出走,將會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的危機,進而會陷入失業率提高與經濟成長衰退的惡性循環夢魘中。當然,以上顧慮並非沒有道理,不然就連全球主機板龍頭生產且是績優廠商的華碩電腦,也不會在即使是賺錢的狀況下,為了降低成本,加速進行在台人力結構調整,將於今年12月裁員,資遣近500名製造部門員工。然而,無論政府如何設限,台商錢進大陸的趨勢是很難改變的。從近2年獲利數據來觀察,就有不少上市上櫃企業已將生產與銷售重心移至中國大陸,至於台灣母公司本身的獲利,則呈現逐年衰退的狀況。其中,以手機揚聲器供應大廠美律來說,公司自民國88年就已經進入大陸,亦算是電子產業前進大陸的先驅者之一,主要布局是以美律電子(深圳)為主要生產基地,91年又在蘇州設立美特科技,主要皆是以生產手機麥克風,另外,還有負責銷售端的美律電子(上海),以及生產相關塑膠零件的聖立科技(深圳)。其他事業單位,如君來保零球館等,則因為績效不彰,在近2年陸續關閉。就在大陸事業單位汰弱擇強的效應,加上主要客戶,如正崴、易利信(ERICSSON)、摩托羅拉(MOTOROLA)、創偉力(Flextromics)等組裝大廠生產基地亦都已移師至中國大陸,也因而隨著全球手機市場成長,美律認列大陸損益是逐年提升。
#@1@#而回頭看美律在台灣生產基地主要是台中廠,若單從母公司營收表來看,從88年全年營收5.96億元成長到94年28.35億元,接單上確實不能說是沒有成長。但從獲利表現來看,母公司毛利率卻從41%高點逐年下滑至目前8.32%,這也造成美律母公司即使是營收逐年成長,但本業獲利確年年下滑的重要原因。然而,若是由合併報表來看美律獲利能力,95年上半年合併毛利率則維持在29%,顯見大陸生產線確實擁有成本與生產規模的優勢,所以獲利狀況當然優於台灣母公司。由此亦不難理解,今年前3季美律單季認列大陸投資損益分別是0.81億元、2.13億元,以及3.83億元,呈現逐季上揚走勢,但反觀母公司單季獲利,則從第1季0.21億元快速滑落到第3季僅剩0.05億元,而大陸認列轉投資收益佔營業利益比重也從第1季385%急速攀升至7660%,兩岸間的此長彼消,由此可見一般。美律的狀況並非特殊案例,事實上,包括像國內健身器材品牌大廠喬山、鎂鋁合金機殼生產廠商可成與華孚,乃至於印刷電路板供應商瀚宇博德,近年來都明顯將獲利重心移至中國大陸。另外,像塑膠手機機殼供應商綠點,以及影像感測器(CIS)大廠敦南,也因為營運規模的持續縮小,而發生母公司虧損有逐年擴大的趨向,反觀中國大陸轉投資收益有漸入佳境的態勢,而且還足以覆蓋母公司虧損,讓公司獲利得以維持正數,可以說是不折不扣賺錢靠中國的公司。
#@1@#然而,回歸投資價值的角度來看,即使是大陸認列轉投資收益逐年成長,不僅足以覆蓋住母公司獲利衰退,讓全事業體獲利狀況維持成長。但母公司獲利狀況衰退或不佳,實際上仍會對企業整體投資評價種下負面的因子,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無論是母公司,或是大陸轉投資公司的獲利狀況,都能夠維持逐年同向成長。也就是說,只要企業競爭策略正確,不論營運據點是設在台灣,或是中國大陸,乃至於其他地區,各地區獲利都有辦法同時維持成長榮景,不會因為生產重心移至大陸,就會犠牲掉台灣競爭力與獲利。真正有本事、懂得全球布局的經營者,是可以讓台灣、大陸,乃至於全球各事業體都可以同步成長,而不會有顧此失彼的情況出現。其中,最典型、也是大家最熟知的案例就是鴻海,雖然,鴻海來自認列中國轉投資收益占母公司獲利比重逐年攀升,而且今年前3季來自中國獲利正式超過台灣母公司,但值得注意的在於,鴻海與美律、綠點不同之處在於,鴻海無論母公司或是大陸地區的獲利都呈現向上攀升,只是大陸地區獲利成長幅度64%,明顯大於母公司獲利成長幅度42%,但不論台灣或是大陸,都是維持高成長動能,這樣的公司,才能被稱得上是真正的厲害。除了鴻海之外,包括了林百里的廣明光電、鄭崇華的台達電、吳健的華通,或是宋福祥的新普,每一家公司都是前進大陸,但也都做到了台灣與大陸獲利同時兼顧,同向成長的優質企業,而不會因為錢進大陸,就損及台灣母公司的獲利,而這樣也才稱得上是具有全球布局概念的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