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體外牆磁磚貼附剖面圖。
入冬後寒流籠罩全台,各地氣溫明顯下降,發哥(戴雲發)建議,氣溫變化大,民眾應留意大樓外牆磁磚可能因熱脹冷縮現象出現鼓脹、剝落的意外,尤其老舊建築外牆隨著時間逐漸老化、劣化,嚴重甚至影響建築結構安全,不可輕忽。
發哥特別提醒民眾,在外行走時儘量走在騎樓裡面,若真的要走在騎樓外側,應觀察建築物外牆的磁磚是否有掉落的狀況,如果發現有磁磚脫落的痕跡,則應儘量避免經過建築物的外側,減少無端被磁磚砸傷的機率。
外牆磁磚
影響建築外牆飾材掉落的原因非常多,絕非單一因素所造成,一般大略可分為:「自然因素」跟「人為因素」兩類。就自然因素而言,台灣位處於地震帶與颱風帶,時常會有自然的外力對建築物造成損害,例如地震、颱風、日照及日夜溫差過大造成的熱脹冷縮等,這些自然變化,就會增加外牆飾材掉落的風險。
以人為因素來說,最重要的施工工法與施工程序是否正確、施工品質是否嚴謹,往往都會影響外牆飾材的構造性。目前傳統貼磁磚的工法,由內至外共有混凝土+鋼筋主體、粉刷層、黏合劑、磁磚四項結構。
「混凝土+鋼筋」結構目前台灣還在用傳統模而非「系統模」,也就是將混凝土澆置在兩側木模中間,待凝固後再拆除模板,而凝固的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卻拿來作為外牆主體,後續才會又使用「粉刷層」做修補,師傅會打磨粉刷層,凹陷處再用水泥粉刷修補,但若這道工序不扎實,還是會產生氣泡或凹洞。再來是粉刷層使用黏合劑黏貼磁磚,但如果黏合劑材料或黏合濕度、方式不對,一樣也會造成介面剝離,讓磁磚掉下來。
從混凝土就沒做好,加上後面三道工序加強,每道工序又增加施工品質的風險,製造更多問題,這就是傳統貼磁磚多年後,容易不斷掉落的主因。
另外,混凝土層內有鋼筋,採用傳統木模澆置而成的外牆,本身就容易產生縫隙,地震扭轉受力後,也容易造成龜裂,進而引發漏水、鋼筋生鏽等問題,鋼筋生鏽後因氧化體積就會膨脹,接下來就會陸續發生爆裂狀況。
發哥指出,磁磚除了要使用適當的黏著材料,也必須要針對不同的尺寸大小、厚度及重量採用對等的黏著材料,在乾淨的外牆黏著面進行黏貼,更進一步在現場進行拉拔試驗測試,以確認所用的磁磚黏著劑與現場施工品質都符合黏貼安全品質。
磁磚地坪
磁磚在整體磁磚地坪施工中是大家認為最主要的材料,也因此大家會把重心放在磁磚品質是否良好上,而輕忽了磁磚黏著的質料與施作注意事項。磁磚是否能維持穩固不「膨拱」的情況,現場磁磚師傅的技術及施工細節都很重要。
磁磚地坪黏著作業最重要的是「磁磚縫隙」大小的控制,有些建築物為了漂亮,將磁磚間縫隙做小,可填進的水泥砂漿變少,加上施工時有些背面並沒有全部鋪滿水泥,固著力道不夠等,因此若未考慮到施工中黏結材凝固的過程變化、磁磚的熱脹冷縮的微細差異,一旦縫隙控制不當,膨拱的問題將會隨著時間長久而發生。
如何避免或減少磁磚地坪的膨拱問題?除了磁磚本身材質的熱脹冷縮係數要和混凝土盡可能接近之外,磁磚地坪若能在與牆體的交接處留下隔離縫,使整體大面積的磁磚地坪於天氣變化中,有伸縮變化的微小空間,這樣也能避免磁磚膨拱的發生。
現行台灣對於安全及耐久的居住品質越來越重視,發哥認為,為了避免或減少外牆磁磚掉落砸傷路人事件的意外再度發生,除了要清楚知道自己所居住的建築屋齡外,且平常還需要主動檢查外牆飾材是否有鬆動或剝落的現象,以確保建築之居住安全及行人的用路安全。
▊仁愛路四段磁磚掉落人行道圍起禁止通行的黃色圍籬,造成用路人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