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創業很難,成功率低,但又希望藉由創業達到自我實現及財富時間自由,但為何成功者如此少?分析大多是因為一開始沒有周密的企劃,完全不知道消費目標是誰,另外對產業沒有深入瞭解只知從眾,往往陷入商品衰退及價格戰廝殺,很多人在創業時甚至沒有成本損益觀念,導致做越久虧越多,還擾亂市場秩序,變成混亂的惡性競爭。
有鑑於此,開始有學者顧問倡導,創業前課程及整合的相關知識訓練,以期業者在經營路上順利獲利,業者大都有進取創新的心及動能,無奈各家顧問所長不同,所受訓練大多屬於片段零碎的知識,沒有縝密的串聯,無法完整實踐創業計畫及藍圖,因此完整的創業訓練是現今變動市場環境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及顯學。
創新與創業精神當成一種實務與訓練,避免強調創業家的心理和人格特質,只談他們的行動與行為。其中要強調的重點在於創新與創業精神並非帶有如天賦、靈感、才幹等神秘色彩的東西,而是哪些是可以組織,且需要組織以及系統化的工作。它有自己獨特的知識基礎,如同所有重實用的知識一樣,有關創業精神的知識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企業經營實務中將這一種組織化的基礎呈現出來。而且環繞在社會體系中,引進創業精神最重要的在於如何將管理的基本觀念和技巧運用到新的問題和新的機會。
彼得.杜拉克曾經強調,沒有創新與創業精神便不叫創業。他將「創新」定義為「將原始生產要素重新排列組合為新的生產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個經濟過程。」「創業家」被定義為實行「創造性破壞」,並且「能針對經濟環境中各種變動情勢,創造出合宜的反應措施,進而創造個人利潤與帶動經濟發展。」「創業精神」則是發起與管理經濟資源重分配所需之一連串行為,其目的在於創造經濟價值。
創業精神強調的其實不只是新創事業,而是願意面對所有的不便、陳腐與過時,且勇於改變的精神。例如看見一家企業生意很好,於是跟著效法,這雖然不算創業,但如果能看見其缺點而去加以改變,例如強調環境的舒適美觀、定標準作業以及服務流程控管品質、推出專業差異化商品勞務並打響品牌形象等,就是真正的創業了。
有目的而且有組織的尋求改變
這些不是空泛的對於管理學論點,而是有著清楚定義的實踐。遵循著這些定義,大致可以判斷哪些事業是具有創業精神。畢竟管理是人的學問,而人性本質基本上是不會改變的,如果沒有創造新需求及新滿足,其實就不能被稱為創業精神。例如速食龍頭麥當勞雖不是第一家賣漢堡的餐廳,但將製作漢堡流程規格化以及標準化,提供各地不同消費者一樣的漢堡品質,大幅提高產出與需求,就是一種創業精神。又例如IBM,老式的大型企業,反而比許多中小企業更具有創業精神。其中差別就在於有沒有視改變為常態,將改變視為健康的,在發現改變的當下找出原因,進而做出行動反應。
創業家總是在尋找改變、因應改變,並視它為一種機會而加以利用。而其中也破除了一些迷思,他認為創業精神是一種可以被系統化的方法,而非個人特質。不同個性的創業家,有些積極、有些謹慎,有創新改變吸收新知的創業者大多成功了。所以當某些創新的機會出現,只要有正確的判斷方法及行動,創業反而會是低風險的行為。之所以創業具有風險,是因為創業家中只有少數人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系統化創新提供了有目的而且有組織的尋求改變,以及改變本身可以提供的經濟性或社會性創新機會,進行系統化的分析。
另外,或許許多人會認為具有創業精神的創業,風險高出許多,事實上剛好相反,只有「破壞市場均衡的創業」才能降低失敗風險。在筆者輔導的許多創業相關例子,雖然只是微商,但如果能夠想到創新的模式去經營,學習虛擬社群、擁有海外最新資源、跨國境的交互移轉經營模式、精準的客戶定位,使得營業額逐漸大幅攀升,虛擬電商無接觸交易是市場趨勢,創新的方法就是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市場的變化及腳步。
更精進的經營模式與專業深度
可惜很多業者在遇到挑戰時往往墨守成規、畫地自限,認為許多是無法解決的難題與困境,面對新的市場或機會都認為可能會遭遇「養、套、殺」的處境,企業優勢會被學走複製,這是非常保守的心態,在自由競爭市場中,所有的消費大都是對價關係,若沒有更精進的經營模式與專業深度,倒閉消逝是再自然不過物競天擇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