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與國際大廠爾必達順利結盟、又成為政府第一波開放登陸封測廠的力晶董事長黃崇仁,出現在公開場合總顯春風得意。1月3日,黃崇仁為回饋母校,與台大校長李嗣涔簽約,展開為期5年的師資捐助計畫,是國內企業首度捐贈經費在聘請師資上。在簽約儀式上,黃崇仁再度成為鎂光燈投射的焦點。
#@1@#不過,在簽約儀式之後,黃崇仁卻與台大物理系在學的學弟們有一場「密會」。在這個「謝絕媒體」的場合裡,黃崇仁對學弟們可說是「開誠布公」,許多創業與經營事業的秘辛,黃崇仁全都大方講。在創業之初,黃崇仁其實是遭到父親的反對。他一開場就說:「我一直希望能夠闖一闖,但我的父親則是不斷勸告我,當大學教授的收入不錯、生活也很平穩,不必讓自己過得那麼累。」然而,在「不做,一定會後悔一生」的決定下,黃崇仁硬著頭皮創業。
#@1@#意外的是,黃崇仁的父親苦勸他不成,結果竟然去鼓勵家族成員拿出資金投資黃崇仁的事業。「創辦力晶半導體後沒多久,一些親友便急急忙忙地跑來告訴我,這個名字不好。」科學人本色的黃崇仁這才發現,除了力晶之外,台灣其他製造半導體產品的公司,竟然沒有一家在名字中含「半導體」三個字,不是「電子」就是「積體電路」,「他們告訴我,『半導體』意謂著『半倒』,公司一成立便已經半倒,那還得了!」不過,黃崇仁對這種說法敬謝不敏,力晶不但沒有半倒,如今已成為台灣第1大DRAM製造廠。「我壓根不相信公司名字要算筆畫、卜吉凶,名字應該愈好記愈容易成功,就像SONY一樣,如果取一個既彆扭又難發音的名字,對事業絕對有害無利。」黃崇仁豪氣地對滿廳的學弟妹們說。
#@1@#「創業就像坐在火炕上,雖然充滿危機,但依然要維持安穩。」學弟妹熱烈向黃崇仁請教成功的祕密,黃崇仁表示創業一定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必須有耐心一一去解決,力晶推出第一項產品隨即遭同業控告仿冒,他立即向新竹地方法院提出相關證據,當時審案法官就是後來投入政界的謝啟大,謝啟大判決黃崇仁並未仿冒,讓他度過事業第一個危機。力晶之所以崛起,黃崇仁認為,關鍵是在與日本三菱公司的合作。他透露,原本三菱要將晶圓的技術移轉給台塑,技術移轉費訂為100億日圓。但當時代表台塑的王文洋,因揣測父親王永慶不可能出這麼多錢而拒絕,才讓當時還是小公司的力晶獲此良機。黃崇仁回憶說:「我的日本友人告訴我,與三菱這種國際大商社的主管談生意,只能說一個字,那就是『YES』。我說完『YES』之後,根本不知道上哪找100億日圓,最後還是向銀行開口借錢;我想有99.9%的人,不會跟我一樣答應三菱。」
#@1@#而接著,黃崇仁再以2001年力晶投資興建12吋晶圓廠之例,說明直覺判斷對經營企業的重要性,「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搶得市場先機,這個決定也讓力晶得以成為半導體界的一霸。」2001年,黃崇仁發現英特爾(Intel)製造12吋晶圓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台灣卻沒有廠商跟進,他先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請教,張忠謀則請他直接詢問Intel執行長歐德寧(Paul S. Otellini)。經詢問後,黃崇仁便決定投入12吋晶圓的戰場。但力晶的技術母廠三菱卻告訴他,三菱只擁有8吋晶圓的技術,黃崇仁仍執意要做。他說:「還好做成了,若沒做成,力晶就倒閉了。」說完自己的經驗後,黃崇仁話鋒轉向學弟們:「現在的大學生太過依賴電腦,每晚都在逛『網路夜店』,愈來愈欠缺直覺判斷的能力。」黃崇仁的父親是醫生,他說父親那一代的醫生靠著聽診器與病患敘述,就大概知道病患得了什麼病,不像現在的醫生一切都倚賴儀器,沒有儀器提供相關數據,什麼病都看不出來。黃崇仁很不以為然的說:「直覺判斷必須從累積生活經驗中得來,我曾說過當大流氓得從小流氓開始當起,有媒體因此誤會我當過流氓,但我從來都是模範生!」
#@1@#對於想投入高科技創業的年輕學弟,黃崇仁則提醒道:「與高科技產業最像的產業是農業,今天這個產品價格是8塊錢,明天卻只剩下8毛錢。」他強調,創業前要先了解產業的特質,金融業、電信業相對高科技產業穩定得多,電子產品替代性很高,同樣的晶圓,德國製的只要比韓國、台灣貴,就完全沒有競爭力,不像德國車比其他車都還貴得多,依然讓購車者趨之若鶩。「電子產品的周期非常短,今天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明天就可能倒閉。即便是SONY這種大廠,也因決策錯誤付出極高的代價。」
#@1@#黃崇仁以力晶最早的產品掃描器為列說明,10幾年前一台掃描器賣到2700美元,現在售價只剩180美元,「現在掃描器要求有掃描、影印、列印三種功能,力晶沒有列印的技術,只好退出市場。」雖然已是成功企業家,黃崇仁仍向學弟妹坦承,他的壓力極大,而且高科技產業未來將邁入一元化與大型化,以及以產量、技術與市場為中心,所以壓力非常大。即使如此,他仍然勉勵有心創業的學弟妹們,要珍惜每個學習機會,「過去每一段經歷,對現在的我都很有幫助,所以我不曾後悔。」即將要帶力晶在DRAM廠於12吋晶圓廠產能衝向世界第3大的黃崇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