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質、蛋白質不一定得從牛奶、蛋類中攝取,也可從其他比較便宜的食材中獲得。」台東縣金峰鄉新興國小校長鄭漢文,因以每位學生每天6塊錢的補助款「變出」營養的一餐而聲名大噪。他強調,鄉下貧窮家庭用自己種植的農作物,同樣能提供子女豐富而均衡的營養,「喝牛奶才能吸收鈣質,是歐美酪農經濟主導的思維,加上台灣媒體大肆渲染,實際上並非如此。」
#@1@#今年48歲的鄭漢文,將所有的青春都奉獻給了台東的學童教育。他從台東師專(即現在的台東大學)畢業、服完兵役後,隨即投入國小教職,足跡遍及池上、鹿野、卑南、蘭嶼、關山、金峰等鄉鎮,而擔任新興國小校長已屆10年,但仍然不願意調任,「因為,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看起來不像校長、卻像農夫的鄭漢文說。「我剛到新興國小就任時,本以為各種情況都會比蘭嶼好,想不到卻沒有。」鄭漢文說,新興國小學生人數多年來維持在80人上下,今年連同附設幼稚園共有96人,大部分學生屬於排灣族。雖在都會人眼中,新興國小是不折不扣的迷你小學,但在台東縣的92所國小裡排在第50名,「規模還不算小啦!」儘管,鄭漢文生性樂觀,但對於新興國小的處境,卻深感憂心。他表示,蘭嶼是個封閉的島嶼,與外界接觸較少,原有的社會規範依然存在;但新興國小學區內2個社區,距離相對繁華的太麻里不遠,在漢人社會與價值觀的影響下,原本與天地共生、意念簡樸的原住民,也為了圖求快速致富而將用以耕作的土地賣掉,但卻又因不擅經商或理財而把錢敗光。即使台東縣內的紅葉國小仍具知名度,但卻比30多年前轟動全台時,財務更加困窘。
#@1@#「過去,日子雖然艱困,但畢竟父母還跟兒女在一起,還有親情的溫暖。」鄭漢文感嘆,現在,很多學生家長為了養家活口,只好離鄉背井到西部去打零工,家庭完整性遭到破壞,隔代教養、單親家庭的比例劇增,不少人沒真的賺到錢,卻跟兒女疏離了,「繳不起2、3000元的學費,還賠上了家庭的親情。」經常帶新興國小學生參加比賽等活動的鄭漢文發現到,自己學生的個頭總比其他學校的學生矮了一大截,校護測量學生體重後發現,有20%的學生體重過輕,顯示他們營養不良。今年3月,台東縣政府爭取到中華開發金控一筆500萬的加菜金,縣內3000多位國小學生平均每星期可以分配到30元,即每個上課天增加6元,還不夠在便利超商買一顆茶葉蛋,但對鄭漢文而言,卻彷彿天降甘霖。鄭漢文幾乎將6元當60元用,讓全校師生從周一到周五都可以吃到點心,甚至對某些家境困頓的學生而言,這就是他們的晚餐。
#@1@#鄭漢文設計的5天菜單分別為,雞蛋、綠豆湯、地瓜濃湯、豆漿加饅頭、南瓜牛奶濃湯;這份菜單可說是不折不扣的「鈣質特餐」,因為綠豆的鈣質含量為雞肉的7倍,地瓜、南瓜因為沒有鈣質,所以與牛奶一起煮成濃湯。目前,新興國小還得到新聯陽慈善公益事業基金會與靈糧堂教會的補助,鄭漢文將其運用在早、午餐上;不過,他不想讓學生家長父母的角色被架空,因此餐點要用到的地瓜、芋頭、南瓜都在當地購買,除了增加家長的收入,也讓他們恢復一點信心。「其實生活可以很簡樸,而且這樣的生活還符合現代醫學的觀點。」鄭漢文以金峰鄉盛產的地瓜、芋頭為例,「地瓜餐是現在最流行的『排毒餐』,芋頭則是日本醫院提供重症病患最主要的澱粉食材。但現在很多小孩受到電視的影響,以為早餐一定要吃土司、漢堡,寵孩子的爸媽、祖父母或是花錢買,或是乾脆直接給錢讓孩子去買。這些錢對都市家庭也許是小錢,但對新興國小的家長而言,卻是沉重的負擔。「我們那個時代,國小的學生大部分都會煮菜。」鄭漢文積極教導新興國小的學生料理食物,否則一些隔代教養的家庭,只要祖父母生病時,老的小的都要挨餓,「不要以為菜市場的菜才是菜,野菜也是美味可口的菜。我在蘭嶼教書時,都吃野菜過生活,一個月伙食費只要花32元,花在買醬油、調味料上頭,其實還可以更節省。」為了環保,也為了節約資源,著有專業書籍《蘭嶼島雅美民族植物》、在人類學領域有一定知名度的鄭漢文,在校園內密集種植樹木,所以新興國小雖然裝不起冷氣,夏天時卻有自然風吹拂;他更提倡利用落葉、午餐廚餘作成堆肥,全校師生在空地種起韭菜、茄子等蔬菜,而這些蔬菜正是學生烹飪課程的材料,沒花到家長一毛錢。「學校已有一部分的電力,來自於風力與太陽能。」金峰鄉是台東有名的「日昇之鄉」,又在太平洋海濱、終年海風強勁,鄭漢文在政府單位協助下,在校園內架設起風力、太陽能發電的設備,「每年可替學校省下3000多塊的電費,大約是學校1個月的電費,還有多餘電力可以出售,可惜買賣小額電力的法案尚未通過。」
#@1@#除了幫校園節流,鄭漢文也為生計艱難的學生家長開源,以前原住民視新興國小為「衙門」,鄭漢文卻讓它轉型成帶動地方產業前進的火車頭;他在學校圖書室創設了「布工坊」、「木工坊」。「布工坊」生產排灣族特色的純手工織繡品;「木工坊」則利用漂流木作成桌椅、置物架,讓沒有工作的家長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而其創作皆源生於排灣族的傳統文化。「布工坊」織繡品圖文創作都源自於排灣族的神話故事,主要花紋有太陽、百步蛇、陶甕等,目前可讓十多位兼職媽媽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4位專職的媽媽有1萬多塊的薪資,雖然金額不大,「有的媽媽拿到薪資後,感動得流下眼淚,這可能是她們人生所賺的第一筆錢,不再被先生嫌棄『沒有用』!」「我相信這兩個工坊,應該解決當地不少社會問題。」鄭漢文也是兩個工坊最佳推銷人員,客源除了到金峰鄉的觀光客,他還利用新興國小接受台北學校邀請歌舞表演的時機,將織繡品、漂流木桌椅帶上來販售,雖然師專同班同學的妻子已經退休,他卻希望可以服務到65歲,「目前,學生的功課已有普遍的進步,也希望讓他們與家長了解,原住民不一定都要靠別人的幫助,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撐起家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