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末,「任何人投入股市都能賺錢」的時期,投資人把配息股視為恐龍。他們心裡嘀咕著:投資生物科技股或新創網際網路股,輕而易舉就能賺上一倍,何苦去買那些家大業大的績優股?當時,一家公司從賺進的盈餘提撥一部分,以股利的形式發放給股東,被認為是短視的行為。公司難道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去運用那些錢?為什麼不留下股利,用於收購其他的公司,使利潤更上一層樓,然後股價水漲船高,股東因而受益?2000~2002年,股市慘跌,這些想法隨之煙消雲散。這2年內,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S&P 500)暴跌49%。以交易狂飆科技股著稱的那斯達克(Nasdaq),指數更滑落78%,跌幅是1930年代以來,美國主要股價指數中最慘的。
#@1@#隨著市場急轉直下,企業開始改弦易轍。許多公司不再花錢收購其他公司,也不買回自家股票,減少流通在外股數,以提升每股盈餘。它們改變做法,開始發放股利或者增加發放股利,希望吸引持股人抱牢股票。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有36家公司破天荒開始配息。其中24家後來又提高股利。2004年最轟動的配息消息來自微軟公司(Microsoft)。這家巨型軟體公司,配發一次特別股利,每股3美元,合計320億美元,配息金額之大,是企業史上前所未見。微軟也將單季股利提高一倍,每股發放8美分,又有35億美元落進股東的口袋。出手這麼大方,微軟的股東就像吃下定心丸。
#@1@#從幾項因素判斷,未來幾年應該會有更多公司,以增加配息的方式,分享它們的財富。企業發放股利,出手更為闊綽的一個原因是,公司金庫藏有大量的現金。2004年底,S&P 500指數的採樣公司,總共持有6000億美元白花花的一堆銀子。投資人已經明白表示,他們寧可領取現金股利,不希望公司花大錢併購別家公司,因為併購的結果往往是一場災難。在此同時,由於股利稅率降低,企業大老闆將是配息增加的重要受益人,因為他們通常持有大量的股票。比方說,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因為公司2004年特別派發3美元的股利,轉眼間就有33億5千萬美元的進帳。企業管理階層也知道,想要賺取投資收益的退休人士愈來愈多。在美國,嬰兒潮世代(總共有7600萬人)最老的一群,到2005年已經59歲。這些人在養老金難以餬口的情況下,只好動腦筋購買配息股和共同基金,期待得到源源不絕的穩定收益。最後,所有的投資人未來幾年勢必都將更加依賴股利,才能提高投資報酬率。根據標準普爾公司的資料,近期內,股價平均每年的漲幅可能只有6%,所以總報酬(total return,是指股票價格或指數的漲跌,加上股利。)中的股利成分變得格外重要。在狂飆的多頭市場,不曾配發股利的科技股和生物科技股漲勢最猛。但是當股市暴跌,遇上空頭市場,持有配息股的投資人,境遇則好得多。這些投資人不只有股利當安慰獎,手上股票的表現,也比曾經大漲的非配息股要好。
#@1@#所以說,持有配息股的一個理由,是它們的穩定性高。這些股票的波動幅度不像非配息股那麼激烈。最近25年,非配息股的投資報酬率,波動性比配發高股利的股票投資報酬率高約50%。換句話說,配息股除了提供不錯的報酬率,也是比較安全的投資,在跌勢市場比較叫人放心。配息股的波動幅度比較小,是因為當股價下跌,投資人有金錢上的誘因,寧可抱著它們不放。即使股價下跌,他們還是可以期待每隔一段期間就有的配息,通常是3個月發放一次。大盤強勢上漲時,配息股的漲幅通常不如非配息股。觀察股利的另一種方式是,長期下來,它們會降低你的原始購買成本。長期抱牢配息股(尤其是不斷調高配發金額的股票),經過若干年,領得的股利,最後可能高於當初的股票買進成本。會有這種事,得歸功於複利(compounding)的力量。所謂複利的力量,是指除了你原先投資下去的資金賺進報酬,利息和股利又會再賺取報酬。利上滾利的結果,你的財富成長得更快。舉例來說,如果你持有的股票,起初配發1美元的股利,然後每年調高10%,那麼每過7年,股利就會加倍。28年後,一股配發的股利會是16美元。配息股除了能讓投資人不管股價或者大盤怎麼走,都能得到有形的報酬外,股票價格上漲和股利結合,長期而言更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舉例來說,如果你1930年投資1美元在S&P 500,股利不用來投資,到2004年,價值是54美元。但是股利再投資的話,數字竄升到1,189美元。
#@1@#股利和一家公司的盈餘不同,股利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近年來,我們見過許多公司上下其手作假帳的例子。世界通訊(WorldCom)和恩隆(Enron)是比較駭人聽聞的兩家公司。它們作假帳作了許多年,都已經宣告破產。盈餘可以用人為的力量操縱,股利則不然。企業不是發放股利,就是沒發放;不是調高股利,就是沒調高。這裡面看不到黑手。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前主席艾倫.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說:「盈餘(earnings)很難估計;現金股利則不然。50年前,投資人買股票是為了領取股利;他們不是為了盈餘而買股票。那時候,我們沒有操縱盈餘(earnings manipulation)的問題;這種問題並不重要,因為沒人在意。」
#@1@#長期配發股利的公司,通常可以誇稱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市場基礎穩固,而且營業收入、盈餘和現金流量穩定攀升。此外,持續配發股利的行動,反映了管理階層滿懷信心,相信公司的經營會繼續保持穩健。配發股利的公司,決定資金的投資去處時,通常考慮得比較周延。沒有配發股利的公司,手上抱滿現金,會忍不住想要大買特買其他公司。研究報告顯示,有將近2/3的收購案都沒有開花結果。某家公司一旦開始發放股利,通常不太喜歡臨時調降配息金額或者取消發放。降低股利或者不再發放(尤其是如果長期以來一直以穩定的股利酬賞股東的話),無異向投資人發出十分明確的負面訊號。縮減配息,通常表示公司的財務狀況轉趨黯淡,以及管理階層對未來的信心減弱。即使在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以及2000~2002年叫人心跳停止的市場暴跌走勢期間,縮減配息的公司也少之又少。
#@1@#缺乏經驗的投資人,想從股票得到收入的時候,經常從尋找收益率最高的股票著手,也往往止於收益率最高的股票。要找到一張選股清單,這是最糟的方法。不下點工夫做點研究,光是購買收益率高的股票,很可能反而使你變窮。收益率遠高於一般水準(收益率是指股利除以股票的價格),可能是股價偏低的結果,而股價偏低,可能是因為盈餘令人失望,或者因為市場預期公司將宣布一些不利的消息。收益率高可能反而發出不利的訊號,預示股利將調降或者取消發放。因此,投資人在選擇配息股時,應該參考以下的重要比率:
#@1@#配息率(payout ratio)──股利占盈餘的百分率──是一家公司有沒有能力維持股利成長的重要指標。如果ABC公司的每股盈餘是3元,配發每股1元的股利,那麼它的配息率是33%(1元除以3元)。我們不希望配息率太高,因為我們樂於見到公司拿錢去投資,促進業務繼續成長,為將來股利調高留下足夠的空間。而且,當然了,配息率不應該超過100%。如果真是如此,那就表示公司發放的股利多於盈餘,未來可能烏雲罩頂。有些行業的配息率通常相當高,稍後我們再討論。一般來說,配息率低於50%的股票,股利調高的空間比較大。配息率也可做為成長股(growth stocks)的好量數。任何的股票,如果10年來,股利增加一倍以上,而配息率還是低於50%,那就表示該公司盈餘成長相當強勁。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04年,S&P 500指數成分股的配息率平均是51%(根據公司報告的盈餘)。這表示獲利的一半以上,都以股利的形式發放。但是近年來,配息率減縮為32%左右。由於股利稅率趨於有利、企業持有龐大的現金部位、管理階層意識到更多的投資人正在尋找資金的有形報酬,我們可能見到S&P 500指數採樣公司的平均配息率回復正常水準。
#@1@#股利保障比率(dividend coverage ratio)這個重要的比率告訴我們,股利的發放是根據公司創造的現金流量,所以很安全。這個比率的計算方式是每股現金流量除以每股股利。從現金流量而來的股利保障愈高愈好。務必謹記在心的一個要點是:如果一段期間內,一支股票的收益率忽上忽下,大幅波動,那就要提高警覺。這表示那支股票的價格起伏不定,以及盈餘難以預測。此外,如果一家公司提高股利的速度,比它獲利成長的速度還快,那麼股利可能很快就會縮水或者停止發放。
#@1@#現金流量(cash flow)是確定一家公司發放的股利是否安全的另一個實用工具。現金流量是指公司的純益(net income)加上折舊和攤銷等非現金項目。假設ABC公司的純益是320萬美元,加上10萬美元的折舊和攤銷(這些項目對現金流量沒有影響),再除以流通在外的90萬股股票,便得到每股現金流量3.67美元。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是更好的量數。這是一家公司的現金流量減去它的資本支出──換句話說,公司的營運活動創造的現金回流本身的業務,進行必要的投資後,剩下的便是自由現金流量。一家公司有可能賺了很多錢,自由現金流量卻少之又少。1990年代的家得寶(Home Depot)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家自己做大型零售商,報告的盈餘很高,但因為將可用的現金拿去蓋新店面,以及擴張到尚未開發的市場,結果自由現金流量少得可憐。根據經驗,現金流量至少應該是配息金額的3倍。儲貸機構和銀行等金融公司例外,因為它們的資產幾乎全是現金。
#@1@#速動比率(quick ratio)可以顯示一家公司的流動性是不是足夠依據目前的水準繼續發放股利。這個比率的計算方式,是拿流動資產(current assets;指流動性高或者易於變現的資產)減去存貨(流動性不高的資產),然後除以流動負債(current liabilities;指一年內必須償還的短期債務)。一家公司的速動比率至少為1.0,表示它有能力用手頭上的流動資產,去償還所有的流動負債。比率低於1.0,那就務必確定這家公司的營運活動能否創造足夠的現金,用以支應正常的費用支出和任何短期債務。
#@1@#短期債務保障比率(short-term debt coverage ratio)可以用來確定一家公司能否輕而易舉利用營運活動創造的現金,償還它的短期債務。比率的計算,是拿營業收益(這個數字可以在損益表找到)除以流動負債或短期債務(列於資產負債表)。短期債務保障比率為2.0或更高,表示公司的營運活動創造的現金流量,是償還全部短期債務所需資金的2倍以上。這個比率指出,股利相當安全,而且有足夠的營業收益,沖抵公司的速動比率顯示的流動性部位減低的情形。
#@1@#你應該密切注意配息股的本益比(price-earnings ratio; P/E ratio)。這一點,和你考慮購買的任何股票沒有兩樣。本益比是指一家公司的股價相對於每股盈餘的關係,是評估一張股票的價值時,使用最廣的工具。其計算方式是以目前的股價除以公司的每股盈餘。本益比也稱作倍數(multiple),因為它顯示投資人願意花多少錢去買1元的盈餘。比方說,如果一支股票的價格是40元,而公司每股獲利2元,那麼本益比是20(40元除以2元)。你可以使用落後盈餘(trailing earnings;過去12個月的盈餘),或者分析師的當年獲利估計值來計算。專業人士通常使用預估盈餘。單單使用本益比本身評估一支股票還不夠。你也必須比較一支股票的本益比和它的歷史本益比,以及拿它和同業的本益比、市場標竿(如S&P 500指數)的本益比相互比較。雖然本益比倍數低於一般水準,表示一支股票很便宜,可以考慮買進,但不見得一定適合買進。周期股(cyclical stocks,如化學、造紙、鋼鐵)的榮枯和景氣周期密切相關,當投資人相信某段周期的獲利就要盛極而衰,這些股票的本益比通常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