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社會服務中心」50週年感恩慶祝茶會大合影,感受走過半世紀的愛與感動。
春假期間和家人再訪東北角,在蘇格澳底書店探訪創立東南亞行動書車及關心在地外籍漁工的林群(貓哥),他很開心分享如何由清大搬來貢寮融入當地,並且幫移工募集二手物資,帶領漁工一起淨攤的經歷,最近更開辦為周邊清寒家庭學子提供的免費英文家教,從他的言詞中充分感受到那份自信與滿足!日前陪同NGO的前輩拜訪立法院,筆者特別向游錫堃院長提出高等教育變革及移民議題的兩項建言,希望政府部門能持續重視。把握機會表達所見也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基本態度!
隨著台灣基礎建設成長,人口外移,疫情限制了移動,工地、農業缺工,外籍移工、新移民在台灣社會的角色更顯重要。據勞動部表示在台移工涵蓋廠工及幫傭性質的工作,目前人口已達七十萬人,其在台灣社會發展中愈來愈重要。上周六出席「新事社會服務中心50週年」感恩慶祝茶會,才發現早在半世紀前,就有許多人及團體四處奔走,積極的為這些弱勢工作者發聲,有著先賢的種種艱辛付出與典範,後生們才能夠追隨其後參與佈施!
長期關懷職場弱勢勞工的「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服務滿五十年,為了分享這份跨越半世紀的愛之路,特別於今年四月十七日假天主教耕莘文教院舉辦「感恩慶祝茶會」,向大眾介紹走過半世紀的服務工作,見證讓台灣職場弱勢勞工的生命得以轉變的感動。
半世紀奔波在勞工權益的伸張真不容易呀!一九五六年,古尚潔神父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這塊陌生的土地,一九七一年成立了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前身─「勞工關係研究室」,催化勞權運動。一九七三年工會幹部講習班的開設,一九八五年開始為外籍移工服務,一九八六年成立勞工法律服務組、成人職工團體…,直至二○二一年,隨著勞權議題在時間的推演下,持續被反覆實踐、檢討和深化,這五十年來社會不斷的變遷,勞工權益也得到更多關注提升。
讀書是相對公平的出路 投注移工培育及福利優化 也是進步社會的重要學分
因著對於新事關心移工的情懷,就諦學堂和金甌女中二○一八年合辦免費學東南亞語言公益計畫中也把保證金捐贈予新事,「就諦公益電影院」也常透過其邀請新移民朋友參加。
新事勞工權益的重要夥伴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台灣勞工的權益得以改善,是社會上眾多群體長期的努力,新事的參與付出功不可沒。」曾擔任天主教耶穌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前資深督導陳大衛表示,「守護及協助勞工,從本地一直延伸至外籍,只要勞工有服務需求,新事社服一以貫之讓人感佩。」現任中心鐘佳伶主任表示,感謝大家長期的愛戴,受到疫情影響,這兩年捐贈款減少了一些,期待社會大眾有餘力也能共同參與。
台灣社會涵蓋不同年代的移民所組成,不論你是出生本地還是來自何方,我們都是地球人應該不分彼此的互相幫忙,施展各自長才貢獻力量。期待政府單位和雇主能夠與時俱進的去調整對移民工的心態,讓台灣成為更宜居的好地方。(作者李三財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暨「就諦學堂」執行長)
▊眾多受邀團體相約出席,是關心移工的夥伴在此相遇的溫馨時刻。圖左為作者李三財,右為林群(貓哥)。
▊多元的台灣更見風采,印尼移工表演「甘丹舞」,與來賓分享印尼悠久的舞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