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政府頒布危老條例、重新修法都更條例,台灣的危險老舊建築物在短短幾年內掀起了一波老屋改建潮,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重建這件事成為了全民運動?民眾對於建築物是否安全的意識逐漸重視,危險老舊的建築物普遍抗災抗震能力不足、缺乏消防安全設施,尤其高齡化社會來臨,部分建築物缺乏電梯設備、未規劃符合全齡化使用空間,往往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等,以上種種原因加上重建在「申請程序簡便」、「容積獎勵明確」和「無開發面積限制」之相對較寬鬆的條件下,投入重建行列的機率大幅提升。
內政部營建署截至民國一一○年三月統計申請規模的數據,重建核准面積平均約二百坪,最小核准面積不到二十坪,大多屬於小規模重建。透過近年實務操作的經驗也發現,台北市四層樓以下的公寓,重建後較能符合地主的期望,可見在所有權人人數較少、產權單純的狀態下比較容易達成共識。
另一種情況是,整棟大樓為同一企業持有之商業用途建築物,逢疫情來臨環境大受影響的期間重新整頓重建.但從經驗值來判斷,大樓重建不容易分回原使用空間,其中的想法與策略值得我們用心探討。
以符合地主需求促成共識 獲取最大效益
實務上,經常獲得許多民眾的疑惑與反饋,其中,地主最在乎的是,重建後的房子有沒有等於或大於現有房子的室內面積、自身和其他所有權人權值占比的差異,以及對於實施者或代理實施者的不信任等,使得推動重建過程的溝通交流如同關卡般交疊且迂迴往復。而企業大樓的改建則著重資產操作和現金流規劃,藉由容積獎勵增加樓地板面積,又能獨立申請重建,何樂而不為。
但大部分的地主對於重建作業比較陌生,難免心生防備,又或者是生活需求狀態不同,暫時無餘力處理,所以不能一概而論的去認定哪一種辦法是最好的,只能盡可能符合地主需求促成共識,以獲得最大效益。
反對意見 常源於面對都更前未知的恐懼
一個重建案的推動,需要匯集許多經過長期養成的專業單位持續數年和全體所有權人共同完成,信任感在整個過程中極其重要。採「都更條例」進行的案件,有政府單位審議,實施者應具備的條件都已經通過審核,即便最後無疾而終,無法突破的往往僅是地主本身主觀意識,或是家族親友間的糾結未能化解造成停滯。
譬如某次新聞媒體報導,關於地主表達因各種因素而反對參與都更,可以發現這些阻礙都是在重建之前,鮮少聽到重建後還有負面想法的訊息,由此可見反對意見往往來自面對都更前未知的恐懼。
反觀「危老條例」送件門檻低,有些較無經驗的推動師穿梭坊間傳遞一知半解的訊息,地主基於謹慎原則多方詢問後,得知許多數據和流程存有誤差,因而加深對於重建的疑慮。
有些案件容積率、房價、土地持分…等各條件皆優良,重建更新後室內面積也大於原條件,最終卻在估價作業權值分配階段卡關,原因是部分所有權人特別關注棟別、樓層別之間的價值落差,造成內心有道跨不過的檻,即使多數地主真心想投入重建,卻因比較心態造成重建流程延宕。
最主要目的 重建更新成讓人安心的安全好宅
在某案座談會中有地主說道:「投入重建需要帶點衝動,因為理性會讓我們放大本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重建過程中的每個意見和想法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提醒,考慮到台灣位處於地震帶,更應重視房屋的結構是否安全,將原本危險老舊的房屋參與重建更新成讓人安心的安全好宅,才是房屋重建更新的最主要目的。
▊左圖為原七層樓建物設有電梯及地下室,經結構安全耐震能力初評後,審查結果未達最低等級(建物耐震力較差),不需施作耐震詳評,經地主委託中力都市更新「全案管理」,詳細規劃討論後選擇可獲得最大效益方案,不僅能蓋回原室內面積,甚至更多,顛覆大家對於住三區容積率225%且是7層樓之既定想法(一般認為超過4層樓,除非原土地持分高,否則地主很難分回原室內面積),其重建後之建物價值與安全性倍數提升,堪稱是危老重建之標準模式。(本案例及圖由中力都市更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