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房地產市場持續發燒,但中國已經開始出現過熱現象,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人,將目光焦點和大筆資金,轉向亞洲另一個新興市場—印度。值此同時,由於新加坡的經濟在逐漸從製造業轉行為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最終目標是打造成為東南亞的富人樂園,因此市場對豪宅和高級辦公大樓的需求一路看漲。
#@1@#根據國際地產諮詢機構高緯物業(Cushman & Wakefield)的數據,去年全球商業房地產的投資金額達到了創紀錄的6,450億美元,較2005年成長了33%。其中北美地區約為2,560億美元,占40%;歐洲為2,950億美元,占46%;亞洲為940億美元,占15%。不過,高緯物業英國資本市場董事長提姆.史凱奇雷(Tim Sketchley)指出,亞洲市場中,來自境外的投資比重從2005年的28%,提高到2006的32%。境外投資人對於中國和印度的房地產市場,尤其熱中。中國和印度目前正面臨大量人口源源不斷從鄉村流向城市的情形,預計在未來10年 ,這兩個國家的城市人口將成長25%。可以預見,中國和印度的房地產市場,從住宅到購物中心等各類地產的需求都將大幅增加。高緯融資亞洲有限公司(Cushman & Wakefield Capital Asia)香港分公司行政總裁黃海倫(Helen Wong譯音)表示,西方國家的許多退休基金都認為,亞洲地產市場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品種和較高的收益率。高緯物業預估,中國的高級辦公大樓2007年的投資報酬率將可達到12.5%,購物中心類地產的報酬率則有16.9%,而新式公寓等高風險項目的報酬率甚至能達到23.9%。另外,隨著中國旅遊業的興盛,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將進一步帶動旅遊市場,因此旅館服務業的地產市場潛藏著龐大商機。
#@1@#不過,黃海倫也警告說,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在司法、稅收和監管方面仍面臨著許多障礙,因此對外國投資者而言,是一個具有高度挑戰性的市場。另外,中國政府最近開始徵收土地增值稅,可能會導致報酬率下降。事實上,北京方面對於部分地區房地產價格飆漲的現象已經感到憂慮,因此全面性的宏觀調控措施最遲在明年奧運結束之後就會出手。另一方面,跨國投資機構對於印度房地產市場的興趣,則越來越濃厚。據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的預測,印度房地產市場規模將從2005年的120億美元成長到2015年的900億美元。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 ,印度的土地價格上漲了30%至100%,房地產股票價格更飆升了2000%。
#@1@#外資法人過去是以投資印度房地產基金的方式,涉足印度市場,據推算,此類基金已經籌集到超過27億美元的資本。不過,從2005年起,印度政府放鬆了對於房地產市場外商直接投資的限制,允許達到一定規模的外國公司全額投資某些項目的房地產,例如:面積在5萬平方公尺以上的城鎮開發專案以及觀光旅館。印度政府去年還設立了經濟特區,以吸引外國投資者。因此像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林和英國的萊坊(Knight Frank)這些公司,正計畫籌募總計高達40億美元的資金,直接投入印度房地產市場。除此之外,印度房地產市場還吸引到中東地區油國富豪的青睞。印度最大房地產開發商DLF,在今年3月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境內最大的房地產公司Al-Nakheel簽署了一份價值200億美元的合作案,共同在新德里(New Dehli)附近興建兩個新市區,第一階段的投資額為50億美元,此後每3年增加50億美元。印度和中國一樣,隨著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住宅嚴重短缺,零售類商業地產也供不應求,所以投資人對於這些項目也有極大的興趣。印度觀光旅館市場雖然規模不大,但也蘊含著發展潛力。不過,高緯融資的黃海倫表示,印度房地產市場目前尚未對外資全面開放,外國人很難捉摸。外國人禁止單獨持有尚未開發的土地,只能透過與印度本地企業合作的方式進行。至於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雖然規模遠遠比不上中國或印度,但正因為供給有限,而且新加坡基礎設施完善,治安良好,反而成為富豪和頂級投資客的首選。2006年新加坡住宅價格上漲了10%,今年第1季又較去年同期上漲了4.8%。瑞銀證券(UBS Securities)預估,今年全年新加坡中高檔住宅的價格漲幅將達到35%,而花旗集團(Citigroup)則預測此類房屋的租金價格將飆漲30%至40%。
#@1@#除了高級住宅以外,新加坡的高檔辦公大樓也出現嚴重不足的現象,部分原因是因為許多樓房被推倒重建,短期內難以完工,因此造成供需失調。花旗集團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新加坡高級辦公樓的租金價格在去年上漲20%,達到新幣11.8元/平方英尺(約合台幣8,500元/坪),預計今年年底將達到新幣14.50元(約合台幣10,500元),明年還會漲到新幣18.50元(約合台幣13,400元)。
#@1@#高盛(Goldman Sachs)的一份報告則顯示,雖然新加坡政府已經釋出新的建築用地,但高級辦公樓短缺的情形至少還要再持續3年。瑞士信貸個人金融部門(Credit Suisse Private Banking)駐新加坡首席投資策略分析師阿朱納.瑪亨德蘭(Arjuna Mahendran)則表示,像東京和香港這些亞洲主要商業城市的房價剛剛歷經一次熱潮,目前漸趨穩定,但新加坡房地產市場才正要興起。不過,由於新加坡房地產市場的商品供給數量實在太少了,而且價格不菲,所以對於投資人而言,如何在不購買實體房地產的情況下,從紅火的市場中分到一杯羹,才是重點。選擇之一,當然就是投資地產類股票。但是新加坡輝立資本管理(Phillip Capital Management)基金經理王彼得(Peter Wong譯音)警告說,部分大型地產開發商的股票已經漲了兩倍,出現過熱現象,不如選擇小型開發商、建材類股和銀行股。另一種投資新加坡房地產的途徑,則是購買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高盛在今年稍早時的一篇報告中指出,新加坡的REITs正處於最佳時期,增長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