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鴻海股東會上,難得與股東們談願景的董事長郭台銘,今年喊出了一個鴻海即將進軍的新市場,那就是醫療電子產業。因為,胞弟郭台成因血癌住院,為了治好弟弟的病,四處奔波找名醫、藥材、醫療設備的郭董,意外發現醫療電子的龐大商機。
#@1@#雖然,鴻海對於醫療設備業相當陌生,但以郭台銘說到做到的個性,日前就帶著技術長與兩位高階主管前往一家日本光學雷射大廠拜訪,深入了解醫療產業。就在此時,郭台銘又聽聞,一家日本數位相機大廠有意跨足醫療產業,郭董馬上就找了鴻海光機電事業群總經理黃震智(前普立爾董事長)一同前往拜訪,看看鴻海有沒有機會幫忙代工。「雖然,醫療設備的精密整合技術難度高,但鴻海擁有光、機、電三大技術作基礎,應該還是會有所發揮。」郭台銘十分有信心地對股東們說。事隔不到一周,筆記型電腦代工龍頭廣達的股東會上,總經理王震華也向股東們宣布,廣達將要進軍醫療電子設備與器材的市場,並強調:「這個市場滿難打進去,不過,一旦成功切入,就能擁有高利潤。」兩周內,台灣兩大代工龍頭都喊出搶進醫療電子的口號,不由得讓投資人好奇,究竟這塊市場有多麼肥美,值得兩大集團覬覦?根據市調機構Espicom統計,2005年全球醫療產品市場規模約1562億美元,呈穩定成長;預估到2010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可望突破2千億美元,其中,醫療電子也將隨整體醫療器材市場成長,占其中的45%,也就是9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3兆元,難怪郭台銘與林百里如此中意這塊市場。就以2005年來說,醫療電子產品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700億美元;其中,仍以美國所占比例最大,占全球醫療電子市場近一半,其次為日本、德國、英國。
#@1@#在高成長的誘因下,包括英特爾、三星等上游零組件大廠,到全球PC龍頭惠普、手機巨擘摩托羅拉、藍色巨人IBM與飛利浦等下游硬體設備大廠,其實早就大動作地跨入醫療電子市場,爭相卡位;不過,醫療產業就像汽車產業般,比較封閉,科技廠商們切入醫療電子的情況不如預期來得好,「像是惠普分割安捷倫之後,就因為市場規模不足,只好把部分醫療電子的業務,賣給了同業。」曾任台灣惠普董事長,目前擔任惠悅顧問董事長的黃河明觀察。這些從事醫療設備設計的廠商,並不一定自己組裝與生產醫療設備,而是把設計好的產品交給醫療電子領域的契約製造商(Contract Manufacturer),也就是提供大型醫療電子公司電子零組件組裝、特定應用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及金屬元件加工等服務的廠商來生產。根據Technology Forecasters Inc.針對醫療電子委外業務的營收調查顯示,2003年的產值為63億美元,2005年已經超過70億美元,預估2007年更有上看百億美元規模的表現。「像是最近才合併的國際電子委外代工(EMS)大廠偉創力與旭電,就擁有不少醫療電子的代工訂單。」花旗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楊應超說。
#@1@#雖然台灣的醫療電子產業,在專業精密技術與大型醫療電子產品的發展不如世界級大廠,但不少廠商早就投入相關醫學影像關鍵零組件的發展。像聲博科技在超音波探頭的研發上,早已有多項產品通過歐盟認證,可媲美Philips Medical、Aloka等大廠的產品。至於從事直接數位X光影像關鍵零組件中的薄膜二極體陣列(TFT Array)面板探測器開發的新醫科技,則是結合了元太科技的TFT面板與聯電8吋晶圓,以及以色列感光材料業者一起共同開發生產,並於香港、中國、韓國等地擁有分公司。在居家醫療電子產品方面,由於技術水準門檻低,同時產品特性符合台商善於應變,且具有強大製造能力,於是,在數位體溫計、數位血壓計、血糖計等產品都占有重要地位。像是生產數位體溫計的百略醫學,就高居全球第一大,全球市占率超過5成。至於數位血壓計的部分,台灣的3大製造廠合世、優盛與百略,光在2005年的出貨量就突破了1千萬台,營收超過30億元。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崛起,人們對於先進醫療設備的需求也跟著大幅提升,台灣包括了台塑、旺旺等集團,也都前往中國大陸設醫療院所,搶奪龐大的醫療商機。同樣的,這些醫療院所所需的醫療設備與器材,除了世界級的GE、飛利浦、西門子等歐美大廠搶攻之外,如同手機、汽車等產業,中國官方也計畫培育自己的醫療設備產業體系,在中國擁有完整生產、製造供應鏈體系的鴻海與廣達,勢必擁有絕佳的切入機會。「就像聯發科靠著大陸手機晶片崛起一樣,台灣電子代工與零件業者,也能靠著中國醫療電子產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來一直從事醫療電子設備發展的五鼎生技董事長沈燕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