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海運的景氣是好到看不到盡頭,缺櫃、缺船、缺工等條件仍無有效緩解,疊加黑天鵝意外事件頻傳,還沒度過聖誕節這關之前,很難說運費不會再因突發事件而續創新高,供需法則的確是資本市場運作的真理之一,這點無須懷疑。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但影響股價的因子不單只是景氣,對多數的股民來說,在跟主力大戶博弈的過程,籌碼的供需與心理面的對作,是股票市場運作的特殊之處,甚至更直白一點來說,對於實務上買賣股票的進出點來說,二八法則的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可能是成為股海贏家的關鍵。
從航運類股指數K線圖可發現,六月十六日爆出2913.59億元大量,比前一日激增75%的成交金額,可以推測在五月十七日COVID-19本土疫情爆發後,危機入市抄底的資金逢高獲利出場。可沒想到,萬海砸重金搶第三季高運費市況,引爆投資人的熱情,股價從205.5元再漲七成,整整三十個交易日都是漲航運股,股民已經被教育成「拉回就是買點,追高還能賣更高,套牢忍一下,不用急著停損」的操作模式。
於是在這波航運類股指數到達四百點整數關卡時,爆出2919.05億元大量的逢高出貨警覺心不高,再加上運費連十五週上漲的利多,可自我安慰被套牢的心理,於是就在一漲一跌的震盪緩跌中,放鬆了停損的紀律,也正好掉入「見壓不是壓、見撐不是撐」的技術分析迷思,於是眼睜睜的看著跌破五日均線、十日均線、二十日均線。
六個交易日跌逾三成
對於套牢的股民來說,帳面上虧損的壓力一定很煎熬,特別是當七月十四日盤中跌破二十日均線,且長榮跌停板,陽明與萬海也跌超過9%,短短的六個交易日分別跌掉-36.26%、-32.19%、-33.28%,災情有如五月母親節過後的四天四根跌停板的恐慌階段。
這次能不能重演大跌後的翻倍漲勢,關鍵在七月二十日萬海股東會與七月二十一日長榮恢復正常交易的契機,尤其是萬海在七月十四日收盤最後一筆成交價從246.5元直接拉到253.5元,刻意作成守住波段上升趨勢線,可作為指標股追蹤。
冷門股 受惠車用晶片缺芯漲價潮
就在航運股拉回的這兩週,資金從傳產轉進電子,以往電子股的多頭先鋒大多以IC設計為主,這次也不例外,只是內容有點令人傻眼,因為拉超高價的千金股(如緯穎、矽力-KY、祥碩、譜瑞、力旺)相信也沒多少人可以賺得到,特別是第二季業績達標的聯發科不動如山,讓整個IC設計族群感覺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稀稀落落,族群齊漲的效應不強,尤其是上半年大漲特漲的天鈺、晶豪科、愛普、亞信等人氣股表現平淡,讓很多股民覺得這波IC設計缺席了多頭行情。
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而是多頭除了動用超高價IC設計股,營造大戶歸隊的印象之外,也針對去年四十萬戶三十歲以下的年輕股民著想,動用了低價IC設計族群,不過這個低價的概念,不單單指股價低,更涵蓋了產品的單價低,例如MCU、MOSFET等。
印度Delta變異病毒肆虐 封測大國馬來西亞疫情轉趨嚴重
在這波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的搶產能大戰中,因單價低往往被排擠到隊伍後面的冷門股,結果在車用晶片缺芯的漲價潮意外受惠,正好又撞上了封測大國的馬來西亞疫情轉趨嚴重,馬來西亞政府方面宣布,從五月二十五日開始,西馬半島所有地區和東部馬來西亞納閩聯邦直轄區將進一步收緊防疫限制措施。該國所有私營企業必須保證有40%的員工居家辦公。
馬來西亞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一環,聚集了大量的封測、被動元件產能。在歐美國家疫情因疫苗接種人數逐漸接近群體免疫而受到控制,但全球疫情並沒有因此而好轉,COVID-19病毒最近在亞洲一些國家捲土重來,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Delta變異病毒肆虐的印度,每日新增病例高達數十萬人,但從一項關鍵指標來看,馬來西亞的疫情甚至比印度還要嚴重。
印度確診高峰期單日新增病例一度超過四十萬人,儘管最近呈現出下降趨勢,截至七月十三日為止,印度單日還有32906人確診,還是遠超過馬來西亞的11079人確診,但是根據統計網站「Our World in Data」的數據,馬來西亞每百萬人中每天的新增感染人數(按過去七天平均數據來算)已經超過了印度,而且趨勢還在攀升中。
六月一日馬來西亞宣布全國封鎖措施將無限期延長,除非境內單日新增確診數降到四千人以下、疫苗接種率達到10%,以及加護病房需求降低,否則封鎖措施不會鬆綁。
被動元件主控晶片供應缺貨
此次馬來西亞鎖國,影響最大的幾個電子細分領域分別是半導體封測、車用MLCC、晶片電阻、固態電容、鋁質電容等元器件。馬來西亞是村田、太陽誘電等國際被動元件大廠的主要生產基地,不過這次台股的被動元件族群並沒有明顯的齊漲,主要就是因為華新科、旺詮、奇力新、廣宇,在馬來西亞也均設有工廠。
據瞭解,馬來西亞政府要求生產線只能維持10~20%的低度人力運作,這幾乎等於只是不關機的狀態。此外,目前MLCC價格方面沒有變化,整個被動元件因為主控晶片供應缺貨,買了被動元件也沒用,所以需求被抑制,導致大部分料都走不動貨。
因此市場把焦點擺在封測族群。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七大半導體出口中心,全球範圍內有超過五十家半導體公司在馬來西亞有投資,幾乎涵蓋所有半導體巨頭。公開資料顯示,東南亞在全球封裝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27%,而其中馬來西亞就貢獻了13%。
手機快充、Type-C介面等消費電子、兩輪電動車、共用電單車、新能源車PHEV/EV、光伏風電、工控替代等下游領域快速發展,促進了半導體持續繁榮,再加上疫情造成全世界許多加工廠都沒法如期正常開工,不少地區居家辦公、線上培訓成常態,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猛增。
新一輪漲價潮蔓延半導體產業鏈
此外,隨著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程度越來越高,車用晶片的裝機量將倍增。傳統燃油的車用晶片數量約七百顆,而純電動汽車用到的晶片數量將達到一千一百多顆。今後汽車最具有價值的將不再是傳統的發動機和變速箱,而是操作系統和晶片。
於是新一輪漲價潮蔓延全產業鏈,包括聯電、中芯國際、日月光在內的多家晶圓製造、封測廠價格陸續上調,預期三季報價漲幅將高於今年上半年。據Counterpoint調研數據,預計未來仍將維持供不應求狀況,推動二○二二年晶片價格至少再漲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