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七月亮眼的非農就業數據公布後,市場已開始擔憂聯準會最快於九月宣布縮減購債規模,全球股市受此影響陸續出現漲多拉回的走勢。但就今年來的債券市場的資金流向觀察,資金並不認為聯準會的貨幣寬鬆政策會那麼快轉向,突顯股債市的投資人存有認知落差。由於後者多為掌握優勢資訊的政府及法人,誤判機率將低於前者,聯準會緊縮政策最終雷聲大雨點小的可能性不小。
債市資金押Fed貨幣政策不變
根據追蹤共同資金流向單位EPFR統計,今年第一季股票市場獲得三六二三億美元資金淨流入,第二季淨流入金額降至二○六六億美元,資金流向似乎有受到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預期的影響。反觀債券市場第一季獲得一三○六億美元資金淨流入,第二季淨流入金額再增至一五九○億美元,顯示流向債市的資金預期價格將持續上漲(公債殖利率降低),尚未擔心聯準會寬鬆貨幣政策轉為緊縮。
相較市場的種種預測,資金流向或許是投資人更好的參考依據。因此,在美國公債價格漲勢(公債殖利率跌勢)確定反轉前,操作上可以淡化貨幣政策轉向的干擾。若從市場面來看,美國是資金流入最多的國家,上半年達三二○四億美元,台灣則是淨流出一三九億美元,表示資金仍是世界經濟重心的美國市場,美股股債市表現自然就會是重要參考指標。
科技股成長股將是下半年主流
在原物料報價狂飆及景氣復甦預期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資金大舉擁入價值型股票,去年領漲資金追捧的成長型(科技股)股票則遭到反手砍出,直到Delta變種病毒在全球掀起新一波疫情,市場對景氣前景產生疑慮,資金才又出現轉向。根據貝萊德預估,價值型ETF在今年第一季及第二季分別獲得五十億美元及四十一億美元的淨流入,但在第三季截至八月初已轉為七億美元的淨流出。
由於上半年流入價值型股票的資金規模,已遠超越去年全年流入成長型股票的規模,資金流向反轉所帶給價值型股票的修正壓力,不容小覷。可預期與景氣復甦關聯度較低的成長型股票,才會是下半年帶領美股攻高的資金主流。
美股的科技成長股是以巨頭FAANGM為指標,台股的科技成長股則是以半導體為指標,尤其產業展望優於預期的成熟製程,更是市場資金聚焦所在,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5347)及聯電(2303)股價已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制裁榮耀 成熟製程缺貨更嚴重
近日十四位美國共和黨議員要求美國商務部將榮耀納入與華為相同的出口限制清單的事件,可能會讓原已供需吃緊的成熟製程,更為吃緊,產業鏈漲價時間將延續更長。回顧二○一九年五月華為被制裁後,華為避免產品生產斷鏈積極囤貨,四處掃貨各式電子元件,不僅帶動台韓半導體廠業績大好,甚至成為貢獻台灣出口成長的重要功臣。
由於華為掃貨時間緊迫,即便囤貨一年以上的元件仍不夠用,最終導致無法生產5G產品,此次榮耀一定會記取教訓,在美國真正出手前就預防性囤貨,且還會囤貨二年、三年以上的各式元件,讓制裁令衍伸的掃貨效應發生的更早,需求量也會更大,在短期晶圓代工產能無法立即增加下,供需缺口只會更大,被鎖定掃貨的元件報價將易漲難跌。
中國品牌寒蟬效應 加速去美化
除了已被點名的榮耀外,尚未被盯上的小米、OPPO等中國手機品牌廠,也有可能成為未來被制裁的潛在名單。就算暫時不用急著掃貨,也會積極調整供應鏈儘量去美化,防止哪天被突如其來的制裁令殺個措手不及。中國品牌想要實現完全去美化,短期間還需要台灣半導體廠的奧援,不管對台灣的先進製程或成熟製程都會創造龐大的需求商機。
觀察被美國制裁逾兩年的華為,今年七月底所發表的智慧型手機P50,已將核心供應鏈都換為中國廠商,被中國視為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旗艦手機。與華為師出同門的榮耀,很有機會直接複製其供應鏈,以降低即將迎來的制裁令衝擊,對台灣各電子元件的需求會少一些。不過,目前美系供應鏈占比仍高的小米,啟動去美化所帶來的台廠轉單效應就蠻值得期待,高通、Qorvo等競爭者就會是未來的潛在受惠者。
新產能短期無解 漫天喊價成常態
由於台積電(2303)、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6770)等晶圓代工廠的成熟製程新產能多要等到二○二三年才能量產,等於在此之前的一年多時間不會有顯著增加的新產能。如果中國品牌廠此時開始預防性掃貨,訂單需求規模又是準備囤貨二年以上的量,只能被逼著不問價格不斷的加價購,才有機會搶到額外的產能,進入賣方市場的晶圓代工、IC設計廠則剛好可藉著拉高報價來提升毛利率及獲利表現。
根據電子時報報導,上述晶圓代工廠近期多已採取產能重新分配的規劃,使得過往毛利率偏低的標準型晶片,所獲得的晶圓產能挹注為最少。意謂驅動IC、MOSFET晶片及4/8位元MCU等利用成熟製程生產的標準型晶片供需缺口短期依舊無解,如果中國品牌廠訂單需求又大增,終端晶片市場價格漫天喊價的情況,恐不是中國政府出手管制就能改變。
MCU漲價潮才剛開始
由於中國半導體產業過去資源並非主要放在發展MCU,在去美化過程仍須先仰賴台廠,成為近期台灣MCU廠或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訂單滿滿、報價不斷喊漲的原因之一。所以受惠此趨勢的台廠不會只有大摩點名的新唐(4919)一家,而是整個台灣MCU廠都是潛在受惠者,未來營運至少會有一兩年的好光景。
上游晶圓代工廠計劃繼續調漲成熟製程代工費用,超豐(2441)、日月光(3711)等封測廠雖下半年不漲價,但取消價格折讓也算是變相漲價,同時也表示明年上半不排除會有新一波漲價計畫。晶圓代工、封測成本持續往上墊高,晶片廠報價也只能一路向上升才能轉嫁成本,新唐、盛群(6202)、凌通(4952)、松翰(5471)等MCU廠產品仍有望量價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