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美商戰引發中國內憂外患,房地產泡沫也岌岌可危,地產商過度的資金槓桿操作,債信風暴一觸即發。
中國房地產近二十年來,在經濟成長的強勁帶動下漲勢不斷,政府幾乎每兩年就頒布不同的調控政策。近年中美商戰引發中國內憂外患,面對房地產泡沫危機處理,中國政府面臨兩難局面,而近十年來地產商過度的資金槓桿操作,若置之不理,債信風暴將一觸即發。
中國恒大集團(Evergrande Group,港交所代號:3333),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地產發展商之一,近年來債務總額已超過市值,股價腰斬三分之二,大到不能倒的公司令政府頭痛不已。恒大集團的債信問題只是房地產界冰山一角,很多地產商開始以房抵債,同時也觸動了中下游廠商的生存危機。
分析中國房地產十幾年來,年年喊泡沫卻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原因,就是政府的調控力度,也因為調控政策太頻繁,未對房市採取長遠宏觀的市場規劃,讓地產開發商永無止境的擴張信用,一旦政府打房調控力度過大,市場急速萎縮,就一定會引爆倒閉風潮。
恒大風暴能不能解除端看中國政府態度
2015年中國房地產銷量和房價曾發生暴跌,恒大就已爆發債務危機,後來因政府出手解救,獲得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及中國民生銀行等四大銀行總價值一千億元人民幣的信貸額度,恒大因此順利脫離險境。但恒大集團並不以此為戒,持續擴張事業版圖,在房地產政策偏多發展下,2017年《胡潤中國富豪榜》中,集團總栽許家印曾一度超越雙馬(阿里巴巴的馬雲與騰訊的馬化騰),並以290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躍為中國首富。
2018年底因房市過熱,中國開始加強調控,不過,2019年開始中美商戰如火如荼展開,中國政府為避免房產泡沫危機導致金融風暴蔓延,曾數度調降銀行存款準備率,並在中美商戰策略中以時間換取空間,拖延戰局,讓房市不致硬著陸。
近年來,中共當局批評企業「資本無序擴張」,認為中央背後的支持,恐怕是許家印無序擴張的推手,必須對其債信管理提出對策,但恒大目前總債務已逾三千億美元,已屬「大到不能倒」的企業,若其倒閉將衝擊貸款銀行、購屋民眾、股票與債券投資人、十餘萬名員工,政府對於恒大的處理策略開始陷入兩難,一方面房產金融市場必須整頓,一方面又擔心引發雷曼兄弟式的債信風暴,投資大師索羅斯日前在《金融時報》撰文直指恒大違約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崩潰。恒大能否度過第二次倒閉危機,端看中國官方態度。
目前,官方已正視恒大與其他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問題,緊盯其處理步驟,必要時將指定國企或大型民企接手,故應能減緩恒大債務危機的影響,防範波及其他產業,降低衝擊面,還不至於引發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的全球或區域型金融危機。
恒大債信危機會不會引發台灣金融機構曝險風暴?
至於恒大集團出現財務困難,會不會引發台灣金融機構曝險風暴?據金管會指出,國內銀行有涉及恒大集團授信者只有兩家,且合計授信總金額在新台幣五億元以內,都已依法定規定提存相關呆帳準備,影響微乎其微,至於保險公司及證券商自營部位,截至今年七月底則完全沒有投資恒大相關有價證券。換句話說,若恒大債信風暴沒有擴大,台灣金融機構就沒有曝險危機。
另一方面,金管會表示,對於海外企業爆發財務危機等問題,已要求銀行要循重大偶發事件通報銀行局,並報告相關因應方案。據統計,截至今年六月底,本國銀對中國曝險占淨值的比重,從2015年一月高峰的70%,已逐步下降到今年六月底的37.1%,且目前國銀資本適足率14.98%、逾放比0.2%、呆帳覆蓋率有644.03%,經營相對穩健而安全。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房市調控頻繁反造成無計可施的窘境
中國房地產在過去十幾年從開發中國家成長至已開發國家,房地產漲勢近十倍,如同台灣在1982-1989年間房市漲幅高達4.5倍,是五十年來指數循環長線的主升段,而當邁入已開發國家之後,經濟成長率增長放緩,房價漲幅勢必跟隨趨緩,若政策調控忽冷忽熱,將會使房市在政策干預下產生暴漲暴跌現象。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時程與台灣有別,台灣房市在逐漸成熟化過程中,也應警惕泡沫的可能性。
近年台灣建築相關產業通膨壓力大增,在資金多、利率低的環境下,房市沿上升軌道推升,若地價房價上漲幅度超過一定範圍,房價就有反轉下挫的可能,而營建成本又居高不下,房市泡沫風險就大增,這期間政府的調控政策須非常小心,若是不斷靠頻繁的調控政策干預,後果就會如中國面臨的窘境而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