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十一月三至四日)聯準會就要召開可能是今年度最重要的一場FOMC利率決策會議,日前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現階段仍以就業市場恢復的任務為主,維持通膨暫時論的立場,其中的關鍵是本次引發通膨的動力來自於供應鏈瓶頸,並非單靠貨幣政策緊縮就能解決的。
更要緊的是,經過這次疫情衝擊,生命如此脆弱,人生無常,看似一切如舊的人事物,竟可以無預警的瞬間大扭轉,導致美國勞工開始思考生命該浪費在哪裡?工作嗎?肯定不是,美國勞工看著科技公司年年豐收,但薪資並沒有同比例增加,離開父母、遠赴他鄉,每天二十四小時當中最精華的時段都貢獻給了公司,反之,得到的回饋不成比例。
美國大離職潮 缺工仍是日常
特別是經過生離死別之後,這種感覺特別強烈,「一生只能活一次」的口號,不僅僅發生在疫後的全球股市低價股暴漲,在實境中更是活生生地烙印在美國勞工的心裡,於是在美國政府的紓困方案支持下,大離職潮在今年的美國就業市場發生,缺工,不單單只是防疫隔離的時間問題,更多的反思是,人應該為了什麼而活,至少當前的美國人認為不是為了工作而活。
由於收入增加、政府的救濟支票和疫情初期的支出減少,人們在接下來的黑色星期五假期有了更多的可支配資金。聯準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末,各個收入階層的美國人持有的現金或現金等值資產比一年前甚至疫情前更多。
新冠病例數的減少、開放幼年兒童的疫苗接種資格以及各種提高工資的就業機會,可能使這個聖誕假期成為購物者的狂歡季節。NPD集團的一項調查顯示,51%的美國消費者計畫在感恩節前開始二○二一年的假日購物,這一占比略高於去年。
以往,看到這種訊息對股市來說,是最歡迎不過的利多,但今年如果美國人拿著政府紓困金,用報復性的消費來療癒疫情的創傷,那麼已經壅塞到不行的海運供應鏈,只怕會進一步被美國消費力給「買斷」。
港口擁堵無限期 貨櫃股中期修正
對於塞港議題,高盛顯得相對樂觀,高盛預測雖然港口在短期內出現擁堵,但是預計隨著十月底航運旺季的尾聲,情況會略有緩解,而隨著二○二二年初農曆春節的到來,需求的下滑將使得塞港緩解。
但花旗銀行與高盛觀點不同,認為在未來六個月內,尤其是隨著冬季的到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商品需求會減少。其次,供應鏈下游的混亂、勞動力持續短缺、缺乏恢復運營的基礎設施以及兩端混亂的供應問題仍然存在,所以港口擁堵將無限期地繼續下去,至少明年中之前。
從兩大外資的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獲利數字亮眼的貨櫃三雄,進入到十月三大法人幾乎是甚少著墨,就算有,也幾乎是持倉二至三天的隔日沖交易,整體航運類股資金占大盤比降到10-15%的新常態量,人氣退潮,進入三個月的年線附近的盤底觀察期,從月K線圖可知屬於長多裡的中期修正,醞釀明年挑戰新高的力量。
法人籌碼鬆動、每天當沖量仍超過五成,是貨櫃三雄反彈不起來的主因,而法人疑慮的重點落在運力的供需失衡何時會恢復疫情前的常態,特別是疫苗已經普遍施打,疫苗護照已經開始上路,各國邊境開放是遲早的問題。
進出口年增速加快 造船速度很慢
數據會說話,還是科學辯證一下,當下全球進出口金額於近兩年的年化複合率增加速度明顯上揚,今年六月年化增速已超過6%,雖然當前全球進出口金額/運力偏高,但也不過跟二○一八年持平,且低於二○一四年之前的水準,所以需求仍有增加的空間。可是造船的速度是緩慢的,從已知貨櫃輪運力來看,運力增加的年化速度只有3%左右。
海運價格上漲的一部分應與海運效率下降,例如缺櫃有關,但照理說,缺櫃問題應該是第二季推升運費的主要原因,來到了第三季末,缺櫃不該是主角,從港口堵塞的現況來看,海運的瓶頸可能發生在塞港,甚至與部分港口關閉導致的跳港及部分船員與貨物的隔離需求有關。
這還不包括加州去年通過的AB-5法案所導致的缺卡車、缺司機的問題,因為運費、匯率等原因,通常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貨物金額高於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物金額,但是從去年三月開始這兩者卻出現了倒掛,近幾個月兩者的差距還在逐漸拉大。
這個問題反映了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數據與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數據已經對應不上,合理懷疑,大部分運費上漲的原因是塞港所造成,否則所對應的運費應是二○一四年第二季或二○一八年第一季的水準,照此推算,當前運費的近80%都是塞港所導致。
世紀大塞港 被懷疑是政治耍花招
為此,貨運公司飛協博(Flexport)首席執行官Ryan Petersen僱傭了一名船長到洛杉磯港和長灘港(進入這兩個港口集裝箱占美國集裝箱總量的40% )參觀。船長說,在三個小時內,只有不到十二個集裝箱卸貨。船長表示,這兩個港口有數百台貨櫃起重機,但只有七台在運行,並且運行得很慢。港口擁堵主要問題在於貨櫃箱堆場空間不夠,港口場地較少,卻堆滿了貨櫃箱,運作起來比較困難。
面對世紀大塞港,全球最大私營玩具企業MGA Entertainment的CEO Isaac Larian表示:「無論西海岸的港口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還是四十八小時開工,你都找不到工人。你沒法找到勞工,沒法找來卡車,沒法把商品送出去。我覺得這個行政令做得太少,行動太遲,老實說,這在我看來就是政治上的花招」。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截至八月底,零售行業有一百三十萬個職位空缺,而二○一九年八月底這一數字為90.1萬個。當前從中國主要港口到洛杉磯和長灘港的平均運輸時間,已從正常情況下的十六天增加到三十六天。
歐洲同樣面臨年末購物季港口擁堵的問題,例如負責處理英國36%的貨櫃箱運量的費利克斯托港口,由於缺少卡車司機,內陸運輸壓力已經嚴重影響了整個供應鏈的運轉,導致貨物無法及時運出及空箱堵塞港口。
報復性消費 加劇通膨與供應鏈瓶頸
值得觀察的是,當下的通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斷上漲的能源和運輸成本推動的,歐美同樣面臨塞港,可是通膨的壓力卻明顯有差別,九月份歐元區物價僅較去年同期上漲3%,而美國為5.4%。此外,核心通膨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在歐元區僅上漲1.6%,而美國為4%。
顯然美國財政刺激政策推動報復性消費,零售銷售急遽成長進一步推升美國核心價格上漲。換言之,當前的通膨與供應鏈瓶頸,其實就是美國人買崩的,但問題是拜登與民主黨可以接受經濟降溫,來迎戰明年的期中選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