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世衛組織警告:「千萬不要低估OMICRON的威脅」,但是華爾街投行已經開始預期這場百年大疫可能在明(2022)年出現轉折。
輝瑞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新冠口服Paxlovid降低住院率或死亡率的有效率達89%,且兩劑BNT疫苗對預防OMICRON感染患者住院的有效率達70%,所以OMICRON以前所未有的擴散速度侵襲各國,但毒力較低的證據越來越多,只等時間驗證沒有其他的併發症出現,那麼繼續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仍是有希望的。
PPI增幅創新高 物價還會再漲
這兩年由於疫情造成供應鏈重組的非常態經濟模式,可望在2022年第三、四季恢復到2019年的樣貌。原先堅持明年不升息的大摩,已經改口認為目前經濟成長較為強勁,聯準會應該盡快升息以應對未來經濟下滑。
就在截稿日當天,各大投行普遍預期FOMC很可能將Taper速度提高一倍至每月三百億美元,在明年三月完成Taper。儘管對於升息的時間點看法不一,但明年升息卻是共識,這當然跟通膨有關。大摩認為升息不但不會減緩經濟復甦的速度,反而可以去除華爾街的疑惑與不安,有利穩定經濟運行。
華爾街的不安來自通膨爆表,二月十四日美國勞工部公布十一月PPI年增率9.6%,為2010年十一月以來的最大年增率,高於市場預期的9.2%,也高於前值8.6%,能源和運輸成本仍是最主要的驅動因素。十一月核心PPI年增率7.7%,增幅創紀錄新高,高於市場預期的7.2%。
由於海運供應鏈瓶頸,缺工和缺運力,原物料今年漲勢兇猛。許多企業成功透過轉嫁成本給消費者,十一月PPI報告預告了未來幾個月物價將進一步上漲。
2022年基期高 2023年股市有拉回壓力
如果市場預期正確,明年上半年聯準會將啟動另一個升息週期,根據德銀的研究顯示,從1955年以來,一共有十三個升息週期,平均時間不到二年。如果從宣布升息當天開始計算,歷史上的經濟衰退平均會在三至三.五年後出現。例外的是,1980年的升息到1981年的衰退只隔了十一個月,另1983年的升息到1990年的衰退則隔了八十六個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升息一年後會出現經濟成長趨緩的模式,平均而言,在升息週期的第一年,實際GDP成長為+4.8%,但在第二年放緩至+2.7%,第三年為+2.1%。
根據統計,S&P 500指數在升息週期開始後的九個月到一年後開始拉回,平均來說,在十三個升息週期中,S&P 500指數在週期開始後的九至十個月裡平均報酬率都不是正數,但緊縮兩年後,指數開始上漲。
從這個角度來看,儘管2022年的基期較高,但2023年才有股市拉回的壓力,直到2025-2026年才又重新起漲。這個研究結果很巧合的與台灣的2024年總統大選撞在一塊,背後的因素值得玩味。
節能減碳 2022年選股主軸之一
周末的公投不論結果如何,能源轉型是台灣必走的路線,節能減碳是2022年選股主軸之一。
十二月八日拜登簽署了與新能源車相關的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到2035年只購買零排放的車輛,另外,到2027年,聯邦政府採購的所有輕型汽車都將是零排放車輛,預計將為聯邦政府更換約六十萬輛輕型汽車和卡車。
2021年是美國決心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關鍵年。今年三月,拜登推出二兆美元基建計畫(《美國就業計畫》)中的1740億美元將用於電動車行業投資。八月,拜登簽署行政令,目標2030 年實現美國50%的汽車銷售為新能源汽車。
十一月十九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拜登1.75兆美元的刺激法案,新能源車稅收抵免將由7,500美元,提升至最高1.25萬美元,預期參議院在聖誕節前通過此法案。
供給瓶頸 鈷價持續高檔
根據IEA的樂觀預測,2020年至2025年的複合增長率為45%,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到2025年將達到二千萬輛,約17%的滲透率,鋰電池需求穩定成長。
不過十一月OMICRON在非洲爆發後,影響了鈷礦的供給,12月14日,電解鈷價格每噸漲0.4萬元人民幣(下同)至47.35萬元,為連續十五個交易日上漲,期間累計漲幅超過15%。同期,四氧化三鈷、硫酸鈷等鈷鹽價格也持續上漲。目前,鈷價已創下三年多新高。
南非是非洲資源出口的重要中轉地,長期以來,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鈷原料運輸都需要經過南非,塞港並非美西的專利,非洲疫情惡化造成南非船期不穩的問題至少延續到明年第一季,偏偏年底又是中國新能源車補貨備料的旺季。
無巧不巧地,浙江疫情擴散,造成紹興市上虞區幾家大型鈷鹽生產企業和一家正極材料生產企業於十二月九日下午開始停產,截至十二月十五日為止仍未復工,2021年全球將形成1.7萬噸的鈷供需缺口,預期鈷價在供給瓶頸的背景下,還要維持在高檔一陣子。
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持續攀升
為了降低鈷礦供給的不穩定,以及降低鋰電池成本,特斯拉與寧德時代致力於開發新型動力電池,其中磷酸鋰鐵電池在比亞迪刀片電池打響名頭後,隨著磷酸鐵鋰電池續航技術突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漸退場,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近來也在持續攀升,甚至有趕超三元鋰電池裝機量趨勢。
從十一月動力電池資料來看,磷酸鐵鋰電池無論是產量還是裝車量,都高於三元鋰電池,且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的年增率、月增率均高於三元鋰電池,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在儲能市場具備巨大潛力。
根據彭博能源財經(BNEF)最新預測,到2030年底,全球儲能裝置預計將達到358GW/1,028GWh,是2020年底的17GW/34GWh的二十倍以上。美國和中國將是兩大主要市場,2030年占全球儲能裝置的一半以上。
儲能企業 未來觀察焦點
以中國儲能企業─阿斯特為例,今年一月到九月,在建儲能項目從0.9GWh增加到2.9GWh,儲備項目從6.5GWh增加到21GWh,短短數月時間儲能電池需求已是數倍成長。ESS InfoLink預測,鋰電池儲能市場至2030年至少可達500GWh以上,樂觀可超過800GWh,複合成長率30-40%。在定置型儲能系統中,2021年磷酸鋰鐵電池比例,首次超過鎳錳鈷電池。
上期介紹過台達電在儲能市場是布局最完整的台企,市占率超過六成,其他可追蹤的儲能企業還有康舒、信邦、旭隼、立凱-KY、全漢、飛宏。
立凱-KY已有十九個國際客戶,其中在歐洲與日本的儲能客戶已經量產正式出貨,另外日本電動車客戶也已經量產正式出貨,今年前三季的稅後虧損跟去年同期相比,縮小27%,而且透過減資一次性打消子公司虧損包袱,可追蹤明年業績能否由虧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