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台海當前局勢很緊張,但是如果跟烏克蘭的戰雲密佈、一觸即發來比較,還是相對幸福很多,儘管也有人提出,假如烏克蘭開戰,中國趁亂發動武統台灣的警語,不過,在中國還沒完善實踐自稱的「全過程民主」理論之前,武統解放台灣的時機與條件還不成熟,還是把焦點多擺在缺電危機比較實際。
聖誕節後歐洲大部分城市的氣溫降至零度以下,今(2021)年的歐洲十二月剩餘時間比往年更為寒冷,而這種情況將持續到明年一月,這將令歐洲電網承受更大的壓力。
能源危機 歐洲電價瘋漲
科索沃這個巴爾幹國家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從十二月三十日開始,該國將對大多數消費者實行兩小時輪流停電,歐洲電價正處於瘋漲狀態,多國電價已刷新歷史新高,歐洲天然氣價格年內最高漲幅729%,電價暴漲500%。
因為核電產量減少、俄羅斯天然氣已連續六天停止供應、再生能源的產出淡季、煤礦關閉,以及通過電價傳導的碳成本增加,鋼鐵、化肥、水泥和造紙廠等行業不得不減產,變相鼓勵了交易員在期貨市場的投機行為,進一步強化電價的上漲。
如果冬季寒冷,歐俄在烏克蘭納入北約與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的審批等議題持續僵持不下,俄羅斯總統普丁的以拖待變戰略,歐洲可能會經歷輪流停電危機。
要想瞭解今年的能源危機還會持續多久,只需看看歐洲天然氣市場就知道了。上周,在2022年夏季進行交割的TTF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一度超過了一兆瓦時一百歐元(約113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普丁表示不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那表示北約的飛彈只需四至五分鐘就可以到達俄羅斯境內,期貨交易員押注天然氣市場這種前所未有的價格壓力將持續到2023年初。核電退場也是歐洲的缺電原因之一,目前歐盟各國也在為核電與天然氣能否被列入歐盟可持續能源投資清單爭論不休。
不論如何,歐洲的能源危機為全球持續上升的通膨新增了壓力,究竟這一輪的通膨壓力是否會真如聯準會預期的,在2022年三至四季舒緩?還是如前美國財長薩默斯預期的長期通膨恐高於4%?
食品全面喊漲 行業利潤下滑
相信關鍵就在能源與食物。缺電在碳中和的大趨勢潮流裡,已經是歐洲、中國、台灣的現況,但農產品的漲價似乎才要接棒開始。美國勞工部最新資料顯示,美國十一月CPI年增率大漲6.8%,為1982年以來最高水準。其中家庭食品指數上漲了6.4%,肉類、家禽、魚類和蛋類指數上漲了12.8%。
美國許多食品製造商表示,計畫在2022年提高從通心粉和乳酪零食等一系列食品的價格,2022年即將到來的價格上漲幅度為2~20%,影響到食品行業所有部門,例如食品巨頭億滋國際表示,將從2022年一月開始上調在美國銷售的餅乾、糖果和其他產品的價格,上調幅度在6~7%左右。
卡夫亨氏則將提高包括果凍布丁和Poupon芥末醬在內的一系列產品價格,最高漲價幅度達到20%,通用磨坊公司和金寶湯公司也表示將於2022年一月漲價。
食品漲價的壓力同樣出現在中國,2020年滬深股市食品類股的淨利潤成長中位數為22.7%,但2021年前三季淨利潤成長中位數為-10.2%,因疫情而興起的團購模式,打亂了原有的通路優勢,加上團購的食品大多低單價,使得食品公司的獲利下滑,例如2020年鹽津鋪子淨利潤成長88.8%,2021年前三季淨利潤下滑到57%。
原物料漲價也是原因之一,據統計,2020年中信食品類股的平均毛利率為33.1%,2021年前三季已經下降到31.5%,為了應對成本壓力,目前已有十家食品類掛牌公司發佈漲價公告,漲價幅度在2~20%的範圍。除了這些明確漲價的公司,不少企業採用縮小產品包裝等變相漲價方式,達到轉嫁成本上漲壓力的目的。
運費、半導體、工資、能源、食品等,無一不漲,自然少不了低利率環境下的房價也是井噴,而且房價上漲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美國、南韓這兩年也出現房價快速上漲,根據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的數據,2021年第三季,全美平均房價較2020年同期飆漲近20%,創有紀錄以來的最大增幅。
除了黃金 房子是最佳抗通膨資產
買不起房影響南韓年輕人結婚生子的意願,最近結婚一年的新婚夫婦和2020年同期相比,減少了9.4%,結婚五年內有小孩的夫婦比例,從2019年的57.5%下滑到2020年的55.5%。
在台商回流、台積電擴大本土投資,台灣的房價也搭上抗通膨的列車,根據央行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布十一月國銀房貸、建築貸款餘額分別增至7兆9,493億元及2兆4,101億元,雙雙締造歷史新高紀錄;房貸餘額十一月暴增725億元,年增率擴大至8.06%,創下十三年半以來新高。
綜觀這四十年來的經濟發展軌跡得知,每逢經濟衰退,各國央行必定降息,經過多年之後,各國政府的債務有增無減,於是貨幣寬鬆的刺激度就如同上癮般的越來越大,試問房價能不漲嗎?
房價越打越高 增加購買力比較實際
學者跟政府與其想著如何打壓房價,結果越打越高,就連對岸行政力量如此強大,房價還不是照樣一波又一波上漲,倒不如想想如何增加年輕人的購買力,早日買房安居樂業。
社會住宅雖然是個多元、優惠的居住選項,但是就中長期來說,不買房的人必須具備工作穩定,足以支撐到六十五歲退休,否則年老後少了以房養老的依靠,更不用說在長達三十至四十年的工作生涯裡,薪資與資產沒跟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就等於變相的削弱消費力。
事實上,對於一般受薪階層來說,中年失業是個常見的議題,薪資停滯也很普遍,所以回顧過去四十年來的房市來看,對首購族來說,當下能買得起就買,別指望打房會打回起漲點,因時間是無形的成本。
台積電正面對決三星的二奈米先進製程使用全新的「MBCFET」(多橋通道場效應電晶體),也就是納米片(nanosheet)取代目前主流的FinFET。樂觀預估二奈米製程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就能步入量產階段。
二奈米先進製程 成本、材料是門檻
二奈米的建廠成本有多高呢?根據摩爾第二定律─「新晶圓廠的成本每四年翻一倍」,二十八奈米要5130萬美元,十六奈米要一億美元,七奈米需要2.97億美元,五奈米要投入5.42億美元,三奈米要十億美元,二奈米台積電宣布將投入八千億到一兆台幣。
除了錢以外,另一個門檻是材料,最新消息,全球頂級半導體科學家在2021年的IEEE國際晶片導線技術會議上將導電性、導熱性更好的石墨烯定為二奈米及以下製程晶片的關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