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1)年中國十一長假,當時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跨省旅遊幾乎是正常運作,然後就傳出寧波港確診、擴散到紹興,之後西安封城、擴散到河南,深圳、上海也跟著出現本土確診,最後天津也失守,北京就破防。
在十一長假期間,筆者心裡就暗自嘀咕,「爽了十一,大概要犧牲春節了」,當初設想的情境是,因為二月的冬奧緊接在農曆春節後面,為了清零政策,入冬後應該就會縮緊限制,為了給百姓喘口氣,所以刻意讓十一長假正常出遊。
為什麼提這個,因為台灣其實也面臨同樣的情況,為了不讓防疫影響內需經濟,所以去年底的聖誕、跨年晚會並沒有因為防疫關係而停辦,如今防疫中心確定全台至少六條不明感染鏈,其實也並不意外,從國外的情況與經驗來看,Omicron的傳染力太強,加上無症狀患者居多,根本防不勝防,所以只要沒有更新、毒力更強的變異病毒出現,西方國家已經做好了與病毒共存的準備。當越來越多國家取消邊境隔離政策,而台灣依舊維持入境隔離措施的話,經濟難免受到影響,最終也只能開放。
疫情擴大貧富差距
所以當前鼓勵不願意接種第一劑疫苗的20%的人出來接種,是最重要的議題。這批長輩當初因為看到初期接種疫苗的人沒過多久之後死亡,而且經過驗屍研判,不一定跟接種疫苗有直接關係,拿不到國賠,才認定不願當疫苗白老鼠的實驗品,白白送死。
其實解決之道就是放寬國賠的條件,例如只要在接種疫苗後的十五天之內自然病亡,不論跟疫苗有無直接關係,都可申請國賠,而且提高國賠金額,相信一定會有很多長輩為了庇蔭下一代而賭一把,運氣好,成功接種第一劑疫苗;運氣不好,也有國賠。
撇開道德的顧慮先不談,也許會有人按人頭計算出天文數字的國賠金額,這點其實是多慮,因為打疫苗不久過後病亡的人數一定不會很多,但如果真的大流行起來,相信死亡人數一定遠超過預期,再衡量長期邊境管制對經濟的影響,相信提高國賠金額的代價一定比較小,而且這些金額還可以鼓勵有錢人捐獻,畢竟這波疫情讓貧富差距又更大了,就看執政者有沒有魄力做。
2022股市擠泡沫
因為新冠病毒漲了兩年的股市,在通膨居高不下,聯準會轉為鷹派,各國政府不再支持財政紓困刺激經濟成長,可以說2022年是回歸正常生活的一年,股市也將在少了財政與貨幣雙政策支持下,進行擠泡沫的流程。
那斯達克指數從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6212高點,截至一月二十四日為止,共拉回四十二個交易日,跌破年線14476點支撐,二十日均線死亡交叉半年線,十日均線也將死亡交叉年線之際,一月二十四日終於迎來長下影線的實體大紅K,縱使不是短波段的最低點,也距離築底不遠。
一月二十四日恰巧是一月摩台指最後結算日,在一月十九日的台指期月結算日壓低,摩台指的壓低也就不意外。問題是,夜盤的二月台指期最低來到17508點,跟日盤的台指期17678點收盤相差170點,相信熟悉期現貨理論的股民會疑慮─加權指數還要補跌嗎?
近代台股長多的起漲點是戒嚴之後的1987年1039點算起,在歷史上也就只有出現過兩次三年漲萬點,一次就是1987年的1039低點漲到1989年的10843高點,累積漲點達9804點,算上隔年的12682高點,累積漲點達11643點。另一次就是2019-2021的疫情期間8523低點漲到18619高點,累積漲點達10096點,時間相隔二十九年。
台股已經十三年未出現大跌
從年線圖來看,三根實體大紅K所累積的獲利了結壓力也是很驚人的,例如1990年的大黑K就跌了52.93%,台股大約每七年就出現類似的大修正,2000年跌了43.91%,2008年跌了46.03%。
不過自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已經有十三年沒有出現過這麼大的修正幅度,2022年在拜登要求聯準會打通膨的背景下,壬寅年這隻黑虎會不會來個震撼教育,相信費城半導體指數今年以來跌了11.81%,已經給了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