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中國B2B的網路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當天收盤價是掛牌價的2倍,上市首日,阿里巴巴就成為香港2007年最會賺錢的新股。就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認同阿里巴巴的未來,透過在港上市的富士康,認購阿里巴巴2130萬股,等於投資超過2.7億港幣;還有許多富豪和外商也爭相認購,成為香港有史以來,市值最大的網路股。阿里巴巴的崛起,就像是中國網商的神話,它在網路泡沫化中存活下來、歷經員工染SARS必須隔離工作的困境、挑戰中國eBay反敗為勝……,而今,它成為中國最大的網路交易平台。這背後居功厥偉的,當然是創辦人暨首席執行官馬雲。他的野心,從不吝於在大眾面前勇敢揭示;他說,他要做102年的企業(因為阿里巴巴在1999年誕生,馬雲要它跨3個世紀),成為全球最棒的網路公司,他說要「Win eBay、Buy Yahoo、Stop Google!」(超越eBay、吃下Yahoo、箝制Google)。然而,他評論阿里巴巴「成功的條件」,居然是這樣的:「第一,我沒錢;第二,我不懂技術;第三,我從來不計畫。」馬雲說辭去教職,創立阿里巴巴之初,從借2萬人民幣開始創業,為了實現自己的電子商務大夢,他幾乎是傾家蕩產在築夢。相較於哈佛大學商學院為班底的邵亦波、譚海音夫婦,憑著在波士頓和高盛公司的工作經驗,和投資金融的長才,取得40萬美元的創業金,馬雲是沒錢的。更不要說中國eBay和阿里巴巴相比了。馬雲的解讀是,很多創業失敗的原因在於錢太多,而不是錢太少;懂得用錢,才能把錢用在刀口上,這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1@#而不懂技術,也成為馬雲口中的「致勝原因」。正因為不懂技術,他不會過度鑽研與沉醉在電子商務的技術象牙塔裡,而是非常用心觀察整個中國市場的需要,去聆聽所有中國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此外,也因為他對技術懂得有限,反而能放手給他的專業經理人去執行。他說從來不計畫,恐怕也是的。他說計畫趕不上變化,所以他「以不斷的變化,做為最佳計畫」;其實,在馬雲的心中,應有一個很大的願景存在,但是要成就這個願景的計畫,會隨時因應市場的需要而變化,所以變動太多的計畫,就不能算是計畫了。但是,沒有計畫並非沒有想法,而是因為懂得如何變化、迅速反應,這也就是他能超前中國eBay的關鍵原因。馬雲對自己的評析,的確是有道理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也的確行銷了一些觀念給大眾:我有這「三沒有」,平凡如我都可以成功,那各位一定也能成功!他無形中拉近了與大眾的距離,給予他們更多人生的創業機會。就像是他要求員工要學習「倒立」這項功夫一樣,很多員工當初哇哇叫說,自己一定做不來,但是他堅持要員工從另個角度看世界,等到員工都一一學會倒立之後,就能體會馬雲所說的:你以為自己做不到的,其實是可以做到的。有了這三沒有,馬雲成功了。他懂得開創新的價值,所以他的「沒有」,其實是另一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