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波房地產泡沫風暴,緣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QE量化寬鬆,中國房產強勁復甦,2008-2017年房價漲勢兇猛,政府在十年間,每兩年就陸續頒布嚴格調控措施,但房價仍不斷彈跳,加上金融機構對融資控制鬆怠,以致開發商有恃無恐超槓桿操作投資,去年中國政府下令「三條紅線」調控政策,金融機構必須針對特定開發商銀根緊縮,債信風暴立即產生,房市泡沫風暴也因此箭在弦上,隨時都可能爆發。
內憂外患之際,政府錯失整頓房市超槓桿操作的契機
回顧2008-2017這十年間中國經濟發展與房地產無限擴張,有如1985年後日本經濟泡沫走勢,中國政府2017年開始警覺房產面臨泡沫化危機,因此祭出多項調控措施,包括限購、限貸、限價等政策,2019年眼看房產降溫之際,適逢中美商戰開打,逼得政府再以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持總體經濟發展,同時,在內憂外患之際,政府打房政策陷入兩難,以致錯失整頓開發商的良機。
中國恒大事件骨牌效應 會不會難以收拾?
外界看法,大都認為中國房產債信風暴的骨牌效應將難以收拾,甚至標普評等預言,中國房產開發商會倒閉三分之一。
依筆者對中國房市的看法,此波房產債信風暴雖難以收拾,但最終會在中國政府動用國家機器的「國進民退」策略下,仍舊會收拾房產開發商倒閉風暴的殘局。
中國政府三項政策 解決當前房市崩盤危機
去年九月以後恒大事件的擴散效應似乎雷聲越來越小,沒有外界預期全面崩盤那麼嚴重,主要是中國對房產泡沫危機採取重要調控的三項做法:
(1)金融機構緊縮銀貸,嚴控槓桿操作:中央嚴控銀行過去對資不抵債的企業過度融資,控制資金槓桿過度操作的企業,緊縮銀根,讓這些財務體質差的企業直接萎縮,甚至安樂死。
中國內部認為恒大事件解決方式是拆解並出售旗下子公司,例如出售恒大汽車和恒大物業部分股份,地方政府則以維穩優先,避免市場全面崩潰。
(2)保障購屋權益調控:以國企併購有問題項目,保障購屋者安全,避免爛尾樓效應持續擴大而傷及無辜。因此小城市或有爛尾樓情況,但尚無大規模爛尾樓事件發生,至少恒大等連鎖效應擴及花樣年、碧桂園…等大型開發商產生的倒閉危機,也將以恒大模式方案解決,也就是採取「讓企業安樂死,讓購屋者保平安」的調控策略。
(3)融資與利率調控:持續調降存款準備款與基準利率,支持正常企業所需資金,以防房產全面崩盤。
中國房地產走勢與台灣房產走勢的對照與未來趨向
2021中國房地產泡沫對照台灣1998房產泡沫風波,具有相當雷同的時代背景:
(1)中國2008-2019年對照台灣1982-1990年,每年人均從美元三千提升至一萬以上,經濟成長率維持7%以上。
(2)房價狂飆後,工資大漲,傳統產業升級,台灣房產火車頭地位轉型為資訊代工崛起,中國房產火車頭逐漸轉型為科技業。
(3)房產泡沫風暴,金融債信緊縮,逼使負債比率過高開發商紛紛倒閉,中國有恒大事件、花樣年、綠地、碧桂園…等超槓桿開發商都岌岌可危。台灣當初房產泡沫後幾年到1997年亞太金融危機引爆許多大建商倒閉風潮。
中國經濟發展與房市走勢,會不會如日本泡沫化,三十年不振?
外界最關注的一個議題是:中國經濟發展與房地產走勢,會不會如日本泡沫化危機,而導致經濟與房市三十年不振?
筆者認為中國房市崩潰模式不會日本化,但頻臨半崩潰化,而經濟蕭條與房市不振應該不會超過十五年,主要從兩個關鍵點分析:
一、從「政治體系演變」觀察中國經濟環境發展改變:
1.中國政治體系在習近平繼續以集權模式領導下,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將難以有突破與改變契機。
2.若未來中國有機會產生新的執政團隊,仍需再花五年以上改造大環境,才有新的自由化經濟轉型契機,2035-2040年中國經濟將有機會再次崛起,而房市經過長時間沉澱,內需再起,就會啟動另一波房市長線的末升段行情。
二、從「產業轉型模式」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的改變:
1.中國火車頭產業將由傳統房地產業轉為高科技高產值產業,在科技業未全面轉型之際,中國經濟成長率仍將逐年衰減,房地產將沉寂五至十年,才有再起機會。
2.透過金融機構控管,針對槓桿操作過度企業調控與整頓,有利未來長期房市健全發展。
3.透過經濟轉型、產業升級,重新建構製造實力,提升外銷出口競爭力,中國仍然有機會再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