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於1950年開辦第一個社會保險制度─勞工保險,為廣大勞工朋友提供生育、傷病、殘廢、老年、死亡的照顧工作,至2006年加入勞保的已達868萬餘人,較前年小幅成長1.64%;不但保障勞工生活、穩定勞工階層工作意願,更維持著社會安定及安全主要力量來源;而勞工保險得以順利推行,並發揮預期功能,建立穩固的勞保財務基礎,主要就是靠勞保基金,因此,勞保基金的累積及運用,即為保障勞保基金備付給付能力的來源。
#@1@#勞工保險保障的範圍包括傷害、殘廢、生育、死亡及老年等5種給付(見附表),並規定各種給付得視實際需要情形分期實施;1956年7月開辦疾病住院給付,而疾病門診給付則至1970年1月才開始辦理。勞工保險條例於1979年進行第三次修正,又增列普通疾病補助費,並將給付名稱改為生育、傷病、醫療、殘廢、失業、老年及死亡7種,因此勞工保險自實施以來,為保障勞工的權益,保險給付的範圍、項目逐次增加,保障內容也充實不少。1999年1月1日開辦失業給付業務,至2003年1月1日就業保險法實施後,將失業給付由勞保體制脫離,並與職業訓練及就業服務體系結合,但仍由勞保局辦理,以近年來企業大量外移,造成國內失業率提高,在照顧勞工生活上,也發揮一定功效。2003年起為紓解勞工被保險人一時性的經濟困難問題,辦理勞保基金紓困貸款業務,幫助勞工朋友渡過生活困境。
#@1@#依照勞工保險條例第66條規定,勞保基金的來源除創立時由政府撥付一筆開辦基金外,包括當年度保險費,及其利息收入,扣除保險給付支出後的結餘、逾期繳納保險費所加徵的滯納金,及基金運用所獲得的收益;勞保基金是政府代管的基金,並由雇主、勞工繳費及政府補助,所以由勞工、雇主、政府及專家學者代表,組成勞工保險監理委員會,行使監督權,並設置勞工保險基金管理及運用諮詢委員會,對勞保基金的管理及運用提供諮詢及意見,勞保局訂定投資政策書,另於年度前先評估未來財務狀況、金融情勢、貨幣市場利率走向、景氣循環,及產業前景等因素,擬定一個年度運用計畫,並規劃適當的資產配置組合及預期目標收益率,提送監理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勞委會核定,在安全的前題下,達到預期收益目標。
#@1@#為提昇勞保基金運用績效,將部份資金委託國內、外資產管理機構,辦理有價證券投資業務,使得基金運用效益,透過民間專業資源而充分發揮。剛開始時政府與投信業者都度過一段摸索的階段,如今,針對委託經營業者的管理,勞保局付出相當的多心力,包含投資團隊的穩定性、對代操業務的重視程度、投資流程,到績效分析等,都已建構完善的控管及查核機制。勞保基金的貢獻可是有目共睹,從84年至96年 9月止,總投資收益高達2,302億元,尤其近2年基金收益屢創新高,去年賺333億元,收益率7.91%,而今年前 9月已賺進 383億元,收益率達到 12. 22%;在績效頗為卓越下,深受勞工的注意,雖然勞保基金不對外銷售,但卻有人想要買勞保基金呢!
#@1@#勞保基金第三梯次國內委託經營業者,包括富邦、國泰、景順、元大、統一、日盛與復華投信,截至今年9月底止,第三梯次平均績效達72.62%,同期間大盤報酬率為61.46%,其中表現最佳的是富邦投信,績效更高達128.63%,國泰與景順投信的績效也都達100%以上,超越大盤甚多。由於7家投信業者績效均超過1年7%、3年21%的獲利目標,為此勞保局繼續與投信業者續約,總委託金額也由最初205億元,陸續增加至450億元,增加達一倍餘。另外,勞保基金開辦委託經營初期僅有150億元,但截至96年9月底止,總委託金額已高達600億元,以市值計算更已高達905億元,整體報酬率為50.83%。勞保基金獲得投信業的支持,也由於基金管理單位完善的監督與指導,在「績效」的壓力下,激勵投信經營團隊良好的表現,預期勞保基金的代操業務,在「勞保經驗」的傳承下,未來會有更好發展空間。在追求報酬與風險兼顧的穩健前提下,未來勞保基金將繼續借重各投信業經營團隊的操作,為勞工創造更大收益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