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業中,很少還有產品像發光二極體(LED)一樣,未來3年每年還有20~30%的成長率,台壽保投信基金經理人葉泰宏說,即便是手機,未來每年也不過10%的成長而已,毋庸置疑,LED也被本刊調查法人看好產業中,進入前3名者。
#@1@#葉泰宏表示,LED產業正要起飛,主要是因為新的應用所帶動的市場,例如數位相機和2007年大幅成長的數位相框等小尺寸螢幕電子產品,都是LED滲透率最高之處,而UMPC等中小尺寸電腦,都開始採用LED為背光源,至於筆記型電腦,目前滲透率不到10%,將是下一波LED成長來源。12月20日,面板大廠友達宣布跨入LED磊晶製造,在竹南成立友發公司,預計購入100台OCVD機台,無獨有偶,奇美旗下的奇力光電,也已經布局白、藍、綠和紅光的LED,紛紛對原來磊晶大廠晶電造成威脅,但背後所透露出來的,面板大廠已經開始準備迎接LED替代原來冷陰極燈管的時代來臨。相較於以冷陰極燈管為發光源,LED因具有高色飽和度、啟動時間快速、無汞、壽命較長及較不受面板尺寸所影響之優點,為近期主要取代冷陰極燈管之技術之一,惟因尚有發光效率、耗電量、色偏及成本較高等問題未能解決,故目前僅用於小尺寸面板。在中小尺寸面板方面,筆記型電腦等終端3C產品,目前已逐步使用LED為其背光源,可預見未來冷陰極燈管在中小尺寸之TFT-LCD面板市場將逐漸被LED取代,據群益證券研究顯示,目前30吋以下冷陰極燈管和LED價差約5.7倍,2008年會縮小為4.2倍,在2010年會在3倍以內,價差越小,替代的效應就越大。
#@1@#台灣工銀投信表示,手機市場帶動LED產業第1波攻勢,第2波攻勢將由LCD Display展開,當兩者間的價格比可望由1:5降至1:2,就有明顯替代效果出現,使LCD Display成為帶動LED產業下一波成長主要動能。葉泰宏則說,目前已經有超過5成手機使用LED背光源,現在看的是下一波發生時點。雖然在大尺寸產品上,如液晶監視器或液晶電視背光源市場,目前還受限於對LED品質要求較為嚴謹,業者提升良率仍需一段時間,加上散熱問題等,所以短期內LED恐無法迅速降價。台灣工銀投信部研究主管黃銘皇表示,筆記型電腦背光源1條只需要不到36顆,就算現在所有的NoteBook全部換上LED,也沒幾顆,像路燈1盞大概要用160多顆,液晶電視才是最大機會所在,因為1台TV要用掉600多顆,未來的液晶電視成長量還很大,令人期待。群益證券調查指出,冷陰極燈管和40吋以上LED在2009年時價差會6.5倍以內,屆時在TV的應用上會開始增溫。當然,只因為在電子產品上的新應用,不會給LED帶來20%以上的年成長,更令市場關注的,是它因為節能特性而在照明市場的機會。據台証投顧調查指出,2003年照明所用掉的原油,相當於該年總消耗量的8.9%,而2005年照明總成本更高達3450億美元,2006年全球照明產值210億美元,至2011年可達到250億美元規模,LED未來發產具爆發潛力。
#@1@#90美元油價年代的提早來臨,加速LED的發展,讓市場注意到它在環保、節能且設計彈性高的特性,更重要的是,LED發光效率已超越目前大部分發光源。「LED的新應用來自於環保與政府的支持。」黃銘皇說,例如歐盟已經宣布將在2010年前,逐步禁用白熾燈;另外,國內經濟部擬定節約能源策略目標,規畫2010年全面禁產,屆時白熾燈將退出住家、飯店等,許多公家機關已逐步禁用白熾燈,2009年起可望全面換用LED省電照明。照明,才是LED的終極目標市場。LED具有發射光源可避免紫外線、無有毒物質、指向性光源和壽命長等特性,已經被各國應用在戶內、外各種場合照明,台証投顧估計,2011年LED市場規模成長至1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接近40%。在戶外照明上,更有各國政府明確的政策支持,加拿大多倫多市為節能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預計將全市16萬盞路燈全面換成LED,並交由Leotek Electronics負責製造;美國北卡州更宣布與大廠Cree合作,將在18個月內把路燈、人行道、建築物照明全面改採LED光源。
#@1@#現有的螢光燈(一般家庭用電燈泡發光)已使用超過100年,而早在2005年白光LED能源效率已經高過螢光燈,日亞化白光LED發光效率提升至1501m/W以上,較美國光電工業發展協會(oida)所設定目標提早6年,2007年日本已經推出可發光100瓦的路燈,此舉使得原先預計2009年才能全面使用照明產品,提早在2008年下半年發生。「18到24個月,同樣的價格,LED的亮度可以增加1倍。」黃銘皇強調說,LED技術的快速進步,讓它的價格迅速下降,能否普及化,除了各國政府支持,就看這點了。整體LED供應鏈,因為專利權的緣故,葉泰宏看好上游磊晶廠的獲利,同時,群益證券估計,2008年高度藍光LED晶粒的缺口會加大,因為當年燈飾LED需求量約11億顆,而手機及筆記型電腦的需求量約130億顆,全球藍光LED晶粒產量約350~400億顆,且高度藍光晶粒占產能55%上下,約200億顆左右,產能將嚴重不足。台証投顧認為,上游晶電因技術領先且具有量產規模,而璨圓則因技術大幅提升,未來成長值得期待,而下游的億光(2393)、佰鴻(3031)應用布局完整,且在LED路燈上已取得先機。至於因LED產生的散熱解決方案上,群益證券認為同欣(6271)因領先同業開發出薄膜製程,已獲得全球三大LED光電廠採用而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