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這是台灣近8成以上的上班族共同的心聲。根據主計處11月底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地區去年有高達77%的企業沒有調薪,更有2.8%的業者宣布減薪。沒調薪,看似沒有什麼大不了,但如果把每年2~3%的通貨膨脹算進去,就算名義上薪水沒有減少,但薪水的實質購買力是減少的。即使薪水不漲,房屋、水電和保險費的帳單可都還是「準時」地來提醒你付帳。國華人壽企畫部副理李宗翰表示,對薪水不高的年輕上班族來說,未必只能投保終身壽險才能滿足風險規畫的需求,不妨投保保費較便宜的定期險,以免年輕人的保險費壓力過重。
#@1@#李宗翰表示,以往台灣的民眾不喜歡投保定期險,主要是因為覺得交了20年的定期險保費後,萬一繳費期間「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保費就白白送給保險公司了,而且第21年起也就沒有保障。相對來說,民眾認為投保終身型壽險繳費期滿後,可以保障到身故,還能領回身故保障金是比較划算的。這種把終身壽險當成一種儲蓄方式的想法,在過去是行得通的,但在進入低利率時代後,保單預定利率低,傳統型的終身壽險保費相對變高。目前市面上的定期險相當多元,有簡易型、遞減型、保本型定期壽險,近期也有以保險金分年領回的生活保障型。這4種定期險各有不同的功能,簡易型適合年輕人或保險資金不足者;就遞減型定期壽險來說,則是特別為房貸族量身打造,主要是為了避免借款人因為生病或意外導致身故或殘廢,無法繼續繳交房貸時,保險金就可以用來償還貸款,免得在遺族或借款人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不過,由於房貸是愈還愈少,與其採用平準型計費的定期壽險,還不如採用愈接近滿期,保費愈少的遞減型,讓借款人可以有效利用資金。不過,因為遞減型前幾年的保費比平準型高,所以消費者還是要衡量自身的繳費能力。
#@1@#至於生活保障型的定期壽險,則是為了避免萬一被保險人發生意外或殘廢時,家屬突然領到一大筆保險金,一旦無法有效管理,反而會失去保障經濟生活的功能。但這種型態的壽險最好當成第2張保單來規畫,因為要是在事故發生時,急需一大筆資金就醫或辦理喪葬事宜,卻受限於年領或月領的規定,也會讓家屬面臨資金調度困難。而保本型則是為不甘心保費一去不回的民眾所設計,滿期可領回所繳保費或約定的保險金。而這4種定期險的保費,以簡易型的保費最便宜,保本型的最貴,民眾可以依自己需求及預算來選購。不過,定期險也不是沒有缺點的。李宗翰表示,如果民眾只保了定期險,就無法同時投保終身型的醫療險。因為,除非投保的是可以單獨販售的醫療險主約,否則大部分的醫療險都是以附約的方式,附在保險主約上,當定期險主約失效時,附約的效力也就不存在。所以,最聰明且又能省保費的方式,就是投保「高額的定期壽險+低額的終身壽險」,這樣一來,所有的醫療險都可以附加在終身險之下,長期享有醫療保障。
#@1@#而且,不同年齡的人都可以善用定期險,將不足的風險保障補足。舉例來說,如果民眾投保時,年薪只有50萬元,所以只有規畫500萬元的保險金額;經過5年,年薪增加到75萬元,甚至是100萬元時,個人的保險金額應該要提高。此時,雖然民眾手上的資金充裕了,但隨著年齡增長,保險費也相對提高,即使有錢加碼投保終身型壽險,難免會覺得「怎麼變貴了」,這種時候就可以利用便宜的定期險,把保障缺口補足。此外,目前業者普遍都有接受定期壽險轉為終身壽險的機制,如果投保了定期險後,還是覺得「不甘心白白繳錢給保險公司」的民眾,可以在投保的前10年,當定期險的保單價值準備金較高時,將它轉換成終身險,這樣一來,轉換險種所要補繳的保單價值準備金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