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擺脫石化能源
一場地緣政治危機引爆歐洲國家對石化能源依賴的危機,國際能源署(IEA)在三月二十四日於巴黎召開各級部長會議,超過四十個國家的能源與氣候部長,提出兩大新任務,第一,加強能源安全,第二,加速乾性能源轉型。
台灣在三月三十日國發會也公布「2050淨零路徑規劃」,規劃2050年全國再生能源佔比得達60~70%,並將我國的進口能源依存比率由97.4%降至50%以下,以符合能源安全考量。
太陽能發電
台灣在2020年太陽能發電量首度超越水力發電,成為最大綠能發電來源,台灣年平均日照時數約為900~1650小時,也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根據政府的目標2025年要達到20GW,目前截至2022年一月底為止已裝置量為7.84GW,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各國搶建太陽能電廠
德國BayWa r.e.在西北部小鎮哈爾滕湖面建立漂浮太陽能電場,可提供3千瓩(Megawatts)的電力,相當於一座陸上風力發電廠,安裝速度相當快,預計2022年五月二十四日啟用,德國也會加重投資替代能源,規劃在2027年,擺脫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紐西蘭的Nova Energy於四月宣布計畫在七年內建構一座發電量高達400兆瓦,超過一百萬塊單獨的太陽能電池板,預計可為十萬戶家庭供電,成為紐西蘭最大的太陽能電廠。
印度預計2022年公用事業太陽能裝置量達到60GW,屋頂型目標40GW,合計100GW目標,公用事業已達97%有望達標,但屋頂型還少25GW,目前仍須加緊腳步,2030年目標是300GW。
中國四月已有十三省公布太陽能玻璃擴產專案,總計計畫擴建23.2萬噸新產能,中國太陽能協會預估,今年全球太陽能裝機量可望達240GW,在全球政策推動下,2025年將上看286GW,長期太陽能需求呈現成長趨勢。
太陽能產業
上游─矽晶圓,矽片製造─主流的太陽能電池是以矽晶圓為基板,可分為單晶矽、多晶矽,占據約九成的太陽能電池市場。單晶的效率較高,成本也高;多晶矽的轉換效率雖然較單晶矽差,但生產較容易,成為目前市場主流。中國是全球太陽能生產重地,全球太陽能多晶矽有80%在中國,其中45%出自新疆。
中游─電池廠、模組廠,將矽晶圓片加工製造後就產生出太陽能電池,太陽能模組則是將一個一個太陽能電池組裝起來,就成了太陽能板。
下游─太陽能電廠,負責建設安裝太陽能板,無論是在住宅屋頂、魚塭、廢棄鹽田,用來產生電力然後再售電給電力公司。
台灣太陽能業者
矽晶片代表廠商:中美晶(5483)、國碩(2406)、達能(3686)。
耗材代表廠商:貿聯-KY(3665)─太陽能接線盒、碩禾(3691)─導電漿、光洋科(1785)─靶材、倉和(6538)─太陽能網版。
太陽能電池與模組代表廠商:聯合再生(3576)、元晶(6443)、茂迪(6244)、安集(6477)。
太陽能電廠代表廠商:中興電(1513)、中租(5871)─中租能源、樂士(1529)、大亞(1506)、安集(6477)、茂迪(6244)。
想知道還有哪些未來產業與個股值得關注?團隊會把資料放在「股民當家」Line群組帳號 【@hcd5326j】,Telegram頻道搜尋【stock17168】,大家一起研究,買股票一起一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