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月底,「元宇宙」一詞因臉書(Facebook)宣布改名Meta,瞬間席捲台灣各大社群,人人都想問,「元宇宙」到底是什麼?簡而言之,「元宇宙」就是一個數位3D世界,包含了虛實生活的雙重概念;而後NFT與區塊鏈的相關運用,又讓元宇宙的可能性更加無限擴展。面對一個全新的產業,台灣準備好跟上世界潮流了嗎?
挖礦風點燃創業夢 投入區塊鏈應用
以區塊鏈為背景,元宇宙的數位環境得以在上面運作,2018年投入區塊鏈應用的思偉達創新科技公司,是台灣相對早期就接觸、經營這塊領域的業者。不過若要把故事從頭講起,創辦人暨執行長鄧萬偉當年的創業之路,其實是起源於「挖礦」二字。
2017年,任職於美商的鄧萬偉,負責電腦主要零件的採購業務,遇到顯示卡缺貨,這才知道因為比特幣盛行興起一股「挖礦風」。這項以分散式保存、去中心化機構為主的新技術,在當年並沒有太多資料可以參考,鄧萬偉開始思考,除了已存在的比特幣以外,這項全新的技術,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應用方式?被點燃的創業夢,在考慮了半年之後,鄧萬偉毅然決然投入以區塊鍵應用技術為核心的新創領域。
2018年初思偉達正式成立,不久即推出全亞洲首家去中心化的分散式交易所STARBIT EX。同年下半年,STARBIT EX的交易規模已位居全球前五大。回到鄧萬偉一開始的創業初衷,思偉達除了「挖礦」外,快速延伸應用觸角,推出區塊鏈之星計畫,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及無法竄改、複製的特性,與其他產業介接、推助其升級或提供加值服務。
全新娛樂、流行、藝術NFT平台 元宇宙世界Jcard 2.0
除了區塊鏈相關的技術服務外,思偉達也抓緊趨勢接觸NFT,如同一種各行各業都能發行的證券型代幣STO,讓鄧萬偉產生了「想把每一個人都變成一檔股票」的想法,亞洲首選NFT平台Jcard隨之誕生。
Jcard平台於2021年四月上線,第一檔找上藝人峮峮合作,之後陸續發行了國際橋牌社、朱銘美術館、霹靂布袋戲等NFT數位商品,並在今年三月獲宏碁投資,共同打造全新娛樂、流行、藝術的元宇宙世界Jcard 2.0,並已於四月時重新亮相。
不論是STARBIT EX或是Jcard,都是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藉由加密貨幣或NFT的交易,形成特有的生態,而這些都只是元宇宙的其中一環。對於元宇宙與NFT之間的關係,鄧萬偉提出了一個生動的比喻,「NFT是元宇宙產業的火車頭,區塊鏈則是鐵軌。」
元宇宙中具備的相關元素,像是AR、VR、穿戴式頭盔等等,並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新東西,但是因為區塊鏈、NFT的興起,讓話題如同爆炸般火速擴散全世界的每個角落,因此鄧萬偉認為,是NFT在拉著元宇宙拚命往前跑。而要讓這輛火車跑得快又穩,區塊鏈這條鐵軌至關重要,「一旦數位世界的資產有了確認權,人們進入數位平行世界才有意義。」
有待突破: 人才養成,疫情阻礙面對面溝通
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飛快,不過最關鍵的「人才」能迎頭趕上嗎?鄧萬偉指出,約莫四、五年前,是技術人員最難找的時候,台灣比起國外腳步較慢,剛開始接觸新東西,沒有相關背景、資料可以參考,在當時也只能靠自己跟團隊親自摸索。時至今日,如果要從教育階段開始培養,又面臨學校苦缺師資的困境,人才斷層導致企業成本大幅提升,會是業界的一大痛點,目前僅能依靠民間培訓慢慢養成。
在未來的發展性上,受限於疫情影響,鄧萬偉擔心,台灣要與國際接軌恐怕更加困難,一些比較大的合作項目,仍要透過面對面來溝通、談判,線上會議並無法滿足需求。儘管元宇宙所衍生出的變化無可限量,但鄧萬偉直言,「100%的虛擬世界是不存在的」,虛實還是要結合。
▲凱渥集團、台灣美術院及東京中央沐春堂為Jcard 首波合作品牌。
▲Acer Gadget倚天酷碁總經理鍾逸鈞(左)攜手STARBIT思偉達執行長鄧萬偉(右)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打造全新Jcar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