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是最新的抗癌藥品領域,儘管藥價動輒台幣上千萬,然而對於許多病程發展快速,且尚未有理想藥物的難治之症有顯著效果,其銷售成長快速,被視為下一代明星藥物。CAR-T藥物未來應用無限,台灣的先驅生技開發出新一代CAR-T藥物平台,加入這場新世紀藥物的研發競賽,找出可治癒難治之症的聖杯。
先驅生技是由知名CAR-T領域科學家吳瓊媛博士創立,她毅然放棄教職,於2018年七月創業。隨後邀請具有數十年蛋白藥物開發經驗,曾為永昕生物醫藥總經理的溫國蘭博士,加入經營團隊,擔任營運長兼策略長,結合彼此的專長,合力開發Super CAR-T藥物,提供病患負擔得起、安全、有效且多樣的癌症治療選擇,讓CAR-T藥物不再是「救富不濟貧」的神藥。
專利CAR-T藥物開發平台
科幻影集Star Trek的太空先鋒(Pioneer),之所以能遨遊星際,是因為太空船上的「Quantum Engine」的強大威力。先驅生技也建構了一套名為「Quantum Engine」的CAR-T藥物開發平台,從CAR細胞的基因片段載入,到導入DNA基因,再到完成CAR-T細胞擴增的環節,都一一取得專利技術。
透過這個技術,可以應用到各種CAR-T藥物設計與生產,加速藥物開發的效率,提高研發成功率。
這個專利平台,除了可避免新藥常見的專利訴訟,也建構了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利基,創造了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彈性,也保留了自主研發的空間。
儘管已經上市的CAR-T藥物在治療液態腫瘤已經有相當好的效果,然而,仍然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其目前仍取自病患自體的細胞,需要經過繁複的流程,因此需要仰賴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操作,除了需要至少三週以上的時間,也不易量產,無法有大規模製造優勢,價格也就居高不下,而某些病患的T細胞不易成功,也增添了許多變數。
技術百寶箱 建立利基與優勢
先驅生技的優勢在於「Quantum Engine」可以提供非病毒、高裝載與大片段的新一代CAR-T藥物開發的技術,這些技術,正可以解決上述CAR-T藥物待解決的諸多問題,包括擴增產能、縮短製作時間、降低副作用、增加細胞存活率,且有機會跨入固體腫瘤領域,達到以異體CAR-T細胞進行「現貨型治療」(off-the-shelf)的夢想。
溫國蘭表示,CAR-T療法的應用範圍很廣,透過這個開發平台的基因工程技術,在癌症治療之後,也可能拓展到幹細胞以及神經修復領域。目前也有以CAR-T治療心肌梗塞修復的臨床試驗。
她比喻,「Quantum Engine」平台,就像小叮噹的百寶箱,裡面包含CAR-T細胞需要用到的工具,包括「G-Tailer」、「Quantum pBac」、「Quantum Nufect」以及「iCeller」等四項專利技術。這四項專利技術,都可以對外授權。之所以稱為「量子」(Quantum),主要是認為這些技術具有無限可能,若能妥善運用,將可發揮強大力量。
非病毒載體 克服固態腫瘤藥物開發門檻
溫國蘭指出,CAR-T的作用原理是透過生物工程的方法,把部分癌細胞的抗原與T細胞結合,讓T細胞進入體內後,可以找尋癌細胞標的,進行毒殺,達到治療效果。
不過實體腫瘤的靶向很多,在設計CAR-T藥物時,就增加許多難度。例如常見的HER2,常見於乳癌、腦癌、腎臟等腫瘤,但心臟也有,若未經設計或篩選腫瘤特定的抗原(TAA),很可能傷害其他正常器官的細胞。
此外,實體腫瘤是一個「微環境」,如何讓CAR-T細胞順利進入腫瘤,且能發揮作用,也是藥物設計上需要注意的部分。另一方面,如何避免T細胞的細胞素進入體內後引發細胞因子風暴,也是設計CAR-T藥物時,應該要考慮的問題。
要解決上述的難題,就必須要有大片段的基因載體,承載較多基因,才能彼此輔助發揮作用。
目前最常用的病毒型載體最多只能裝載兩個基因,因此對於治療實體腫瘤的效果就不如血液腫瘤,但是以非病毒載體進行基因轉導的難度相當高,且細胞核插入基因的CAR-T細胞,會面臨擴充不易的難題,顧慮到生產的問題,多數CAR-T還是使用病毒載體。
大片段基因藥物設計見真章
但是若要將大片段CAR-T細胞打入細胞內,又要大量在體外製造,就必須依賴電穿(electroporation)技術,並盡量減少細胞損傷,使其保持活性,才能發揮作用。
溫國蘭表示,先驅生技的技術平台優勢就在於其基因篩選與設計技術、非病毒大片段基因載體,以及確保細胞進入腫瘤內,在腫瘤微環境內,仍能發揮作用,且不會造成體內風暴的技術。
在基因載體的部分,發展出名為「G-Tailer」以及「Quantum pBac」的專利技術。前者可以利用細胞為載體,在細胞核內進行多重基因編程設計,置入不同的基因組合來設計新型的CAR-T藥物;後者則可以透過電穿孔的方式,將編程過的基因,導入細胞核內。
透過這兩個技術平台設計的細胞載體,可乘載比較大片段的基因,滿足實體腫瘤治療之所需。根據測試,先驅的載體最多可以裝在四個基因。至於用電穿孔的方式插入基因,則可以讓基因較容易插入細胞核,且順利融合發揮作用。
擴增生產技術 爭取治療時效
至於以電穿的方式將基因插入細胞核的困難點在於,其容易造成細胞的傷害,導致CAR-T細胞存活率低,無法在短時間生產出足量的CAR-T細胞以治療病患。先驅生技研發的「Quantum Nufect」電穿孔緩衝溶液,則可以緩衝電穿孔對細胞的傷害,提高細胞的存活率。
為了讓CAR-T得以在體外順利放量擴增,提供醫療所需,先驅生技開發了qCART生產平台,僅需要十至十二天就可以完成CAR-T生產流程。產品線包括血液腫瘤(GF- CART01及GF-CART02),也可以針對實體腫瘤進行合作開發。
據了解,透過qCART生產平台,先驅已經可以用以病毒為載體的生產技術相同的時間,生產出可承載大片段基因的CAR-T細胞,而且可以生產出年輕且效力最強的幹細胞。
已吸引眾多合作機會
溫國蘭指出,透過「Quantum Engine」平台,先驅不僅能設計出新一代藥物,透過其可針對不同癌症之CAR靶向標的或加強CAR-T細胞功能,可以找出不同的CAR-T產品組合,開發多種癌症藥物。而平台下的各種技術,先驅生技也將靈活運用,與不同學研單位與國內外生技公司進行共同開發,或進行授權合作。
在治療標的的策略上,先驅將先以治療血液腫瘤為標的,認證生產系統,再擴張到實體腫瘤的治療,在治療細胞類型領域,以治療具最大功效且具記憶性之T細胞為開端,開發出生產製程系統,再藉由合作或自行開發擴張至其他免疫細胞如殺手細胞等,未來再進入以幹細胞為基礎之各種細胞分化的領域,打造批次穩定且高產能的基因改殖細胞,作為更完備的現貨型細胞產品。
為爭取授權合作,先驅將進行募資,進行不易開刀治療的胰臟癌與腦癌等固態腫瘤的臨床試驗,至於其他癌症,則積極尋求合作對象進行共同開發,或透過授權取得資金。
由於動物試驗數據與血液試驗出色,無論安全性與有效性,都優於既有CAR-T藥物。先驅已經吸引許多合作對象,包括國外合作進行實體腫瘤的CAR-T產品開發的可能性。
▲「Quantum Engine」平台架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