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許多銀行理專與保險業務員不約而同都指出,半年來最受民眾青睞的投資工具,就是雙元貨幣的相關商品,因為國際股市情況不明朗,想投資基金卻不知道該挑哪個區域,而美元定存利率直直落、澳幣匯率也不斷下跌,前怕狼後怕虎的心態驅使,便一股腦投向雙元貨幣商品的懷抱。基於商品的投資概念,與外幣定存相近,並且標榜投資收益穩定、報酬率比外幣定存高,某些特定商品年化報酬率更是高達10%以上;另外,透過2種外幣結合,假設跌破約定的利率區間,就算被轉換幣別,部分商品仍可繼續持有外幣,只要不換回台幣,便暫時不用承擔匯率的損失。因此,不少外幣與台幣定存族,紛紛把自己的投資轉換成雙元貨幣商品持有。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既然有較高的收益,當然會伴隨較高的風險,永豐銀行零售金融處副處長韓志宇說:「由於民眾對連動債根本碰都不敢碰,理專銷售時通常不會確切的告知,這其實也是連動債的一種。」
#@1@#加上很多民眾因為商品設計太過複雜,搞不懂內容到底包括哪些投資工具,誤以為跟外幣定存沒兩樣,只是多了一些限制而已,所以就買下去,韓志宇說:「被轉換幣別持有,還算事小,若往後產生投資虧損,可就不得了。」從實際上的層面來看,韓志宇說:「之前賣的連動債,是屬於高風險、高報酬商品,但最近這4、5個月來,發展出類似低風險、低報酬的投資工具,加上以前的投資風險太高,雙元貨幣商品感覺好像相對少一些,所以較有購買意願。」儘管如此,還是會有虧損的機率,舉例來說,假設購買1個期間12個月的雙元貨幣商品,可以拿美元與澳幣、歐元等各種幣別對作,在約定利率區間內,只要不漲破也不跌破,那麼,便可以擁有比定存高出許多的報酬,反之,就得不到這樣的收益。另外,投資如果賺錢,當然不會轉換幣別持有,但是通常收益並不如投資人所想像,因此被迫轉換成為另一種幣別持有,必須承擔匯率的風險。
#@1@#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志宇認為,「操作這種商品的關鍵,在於投資人本身對於匯率走勢不容易掌握。」由於現在國際匯率市場變動很大,哪怕是很厲害的金融專家,對1個月的走勢也難以掌握,只能大概觀察跌破、漲破的機率,作未來匯率走勢的判斷。假定本來放著做澳幣定存投資,可望有固定的利率與收益,但是換成雙元貨幣商品後,在2種外幣對作的組合下,便會損失得到利息的機會成本;另外,在匯率局勢不清時,台幣進台幣出、美元進美元出,操作上相對缺乏彈性,所以不少人比較偏好這類商品,但即便是百分之百保本,也得視乎當時進場的幣別為何。此外,這類商品既是連動債的一種,在約定期間內若想要提前贖回,當然也會像連動債般面臨虧損,韓志宇說:「提前解約的損失,會以類似零息債券的方式,以特定的匯率公式計算,一般來說至少在7~8%以上。」另外,雖然大部分都會以購買幣別為主,先配息給投資人,但賺到這部分的收益率,也會有匯率的風險,因此,其實不適合定存族這種非常保守的投資人,至少要穩健型、能夠承受中低風險以上才行。
#@1@#正因為近來匯率波動很大,美元雖有小幅度反彈,但專家對美元長期趨勢,依舊抱持貶值看法,加上定存的利率水準也持續調降,因此,對投資較無概念的民眾,可能會誤以為投資雙元貨幣,具備分散持有單一貨幣的風險。中國信託個人金融處副總經理曾清傳說:「抱著這種想法的投資人,可就太過異想天開,一個不小心,反而會把風險集中、越變越大。」曾清傳舉例,假設雙元貨幣以美元與澳幣對作,欲藉此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但如果將來持有的資金部位,匯率一旦升破,被強迫轉換幣別持有美金,反而因此把美金部位變得更大,分散效果蕩然無存,並且將風險更加集中。因此,若有這層考量的民眾,應該要找一個對美元相對強勢的貨幣,建立定存部位,才會有直接分散風險的效果,像是歐元,與近來表現強勢的台幣,都是可以考慮的投資選擇。
#@1@#由於雙元貨幣商品,連結標的通常是2種幣別的匯率走勢,並且組合內容是以選擇權做為搭配,因此,曾清傳建議,對這種商品有興趣的投資人,至少要了解選擇權這種投資工具的性質,另外,最好本身也持有外幣部位,並且了解匯率趨勢變化,才適合投資。因為選擇權是屬高度槓桿工具,裡面隱含的風險相對其他高出許多,因此,若單看商品給予的收益,同時也要反思相對應的風險。曾清傳進一步指出,這類商品的基本設計概念為:定存(假設為澳幣)+選擇權(假設為美元),在約定的上、下匯率區間,商品可保有高於澳幣定存的利息,但一旦超過,便會停止配息,並轉換成為美元。另外,如果投資人本身並沒有投資或使用外幣的需求,當約定投資期間一旦到期,勢必會將到期的幣別,換回台幣持有,即便賺到收益率,假使當時的匯率不佳,可能還不夠平衡匯率風險上的虧損。
#@1@#儘管投資雙元貨幣商品,不如一般外幣定存,可能面對較高的風險,不過曾清傳表示:「其實投資操作上,只要懂得靈活運用,便可趨吉避凶。」舉例來說,儘管手中持有的澳幣部位,因為漲破或跌破約定的利率區間,導致被強迫轉換為美元持有,但其實可以繼續用美元部位,再做一次操作,如此一來,手中的美元部位也有可能轉回澳幣,便不見得會面臨匯率損失。不過,曾清傳強調,「這種操作方法,投資人一定要對匯率的趨勢相當了解,並且隨時注意國際匯率變化,不然也有可能越賠越多。」另外,由於這仍是屬於連動債的商品之一,會有約定的投資期間,因此,如果不是可以進行長期投資的資金,在考量贖回的變現性下,最好還是不要輕易購買這類產品。
#@1@#相較於過去的外幣商品,現在種類可說相當繁雜,既有優利定存、外幣組合式帳戶,還有上述的雙元貨幣商品,韓志宇說:「投資人一定要清楚了解這些商品的設計內容,再判斷自己是否合適購買。」舉例來說,像市面上的優利定存商品,雖然給予較高的定存利率加碼優惠,但通常都有較高的門檻限制,對資金周轉需求較高的人,便相當不合適。另外,外幣組合式帳戶除了可以轉換幣別、集中各種貨幣制單一帳戶,方便管理外,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好處,雙元貨幣商品更加不用說。另外,曾清傳也說,其實現在財富管理業務競爭相當激烈,銀行為了要抓住客戶的心,所以都會提供理專針對投資的專業建議與評估,而且每個客戶也都會有特定的理專在服務,因此,可以多跟理專溝通,仔細聽他解說商品內容,以及參考他對匯率趨勢的觀點,判斷是否值得投資。不過,曾清傳強調:「民眾自己一定要做足功課,才能夠分辨理專所言的真假,另外,也千萬不可單從商品的價格與收益率做比較,仍要回歸是否合適自己,再做投資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