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開發理念及規劃設計特色
─都市.綠.生活
本案坐落於臺中市北屯區十四期重劃區,基地位於仁平街崇德六路口,正面朝南面臨水湳生態公園,北側臨仁和福德公園,延續雙公園之綠意地景,建構起伏蜿蜒的基地景觀,並將綠意氛圍引入社區公設與住宅空間,建立建築、公設、景觀共感的空間質地。
以從容而富創意的方式,建構都市的綠意生活,「元鈞坐忘山」希望提出一種從容、恰當而富創意的土地開發模式,尊重環境特質,閱讀土地紋理,並採高樓層低建蔽之原則,將周邊公園綠地之地景氛圍延續入內,成為起伏有緻、虛實交織的基地地層景觀與社區公設空間,漫遊其間,涵容一種自在、舒適、健康而具啟發性的社區公共生活與社區意識。
住宅空間的規劃,透過空間與結構系統的整體配置,得以呈現每三個樓層的組合,共享一座公共綠意露台,觸發相鄰住宅單元之生活交流,此三層樓之組合也對應於住宅單元的戶外生活陽台所呈現的凹凸與挑高之豐富面貌,單元內空間透過Z型配置爭取公共生活區與臥室生活區皆臨主要景觀,提供一種自由調整的組合模式,確保家庭生活能隨著歲月而呈現不同的空間風貌。
三、基地環境規劃
─延伸的地景 地景的延伸
提出一種從容、恰當而富創意的土地開發模式,創造建築與環境的平衡關係。透過量體高層化創造建築形象,獲取低建蔽率釋出最大綠地,運用地景式的景觀設計,建構柔軟錯動的社區邊界,提供友善的外周邊公共開放空間。社區內綠意如緩坡起伏,虛實交織,打造猶如在山林中漫遊的社區公設空間。戶外地景延伸至室內,啟發空間與關係形式,呈現流動、彈性、裡外相應的感受,經營一種共好自在的社區生活,成為地景的延伸。
(一)基地外部交通動線系統
本案基地位於臺中市十四期重劃區南側,基地南向面臨15米崇德六路,西側臨12米仁平街,基地外部交通動線系統分為主要道路及地區道路。
1.主要道路
基地北邊為三十米松竹路,往西北可達台74線中彰快速公路及國道1號中清交流道,往東直行可達台鐵松竹車站及崇德路等聯外道路。基地西邊為三十米山西路,往南可達臺中車站及文心路等聯外道路。
2.地區道路
基地南側臨崇德六路,往東可通達崇德路,往西可達山西路。
(二)基地所屬街廓發展
(1)開放空間系統:
本案基地臨崇德六路及仁平街口,南側臨15米崇德六路及水湳生態公園,北側為仁和福德公園。十四期重劃區內規劃退縮開放空間,臨崇德六路及仁平街為六米退縮前院。
(2)集中量體、低建蔽率的配置留設出更多空間,用以串連周邊景觀綠意。
(3)基地使用強度:
使用分區:第一之一種住宅區
建蔽率:36.25%
容積率:223.9%
(三)友善環境設計
─友善步行空間設置
(1)本案於崇德六路側及仁平街側留設舒適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外周邊的低層量體多採曲線造型,社區邊界裡外錯動,種植喬木及設置複層式綠化,軟化基地邊界並減緩基座量體對行人街道的衝擊及壓迫,並適度將車道出入口退縮,以提供都市優質環境及行人與道路的友善空間感。
(2)街道家具及街角公共藝術
於退縮六米建築範圍內設置兩處街道家具及街角廣場供鄰里使用並增加綠化,與基地南側的水湳生態公園及北側的仁和福德公園串聯形成都市綠帶。
四、建築美學創意設計
─陽光綠影的疊織,空中三合院,剛柔並濟的家宅品格
工字型基本量體,南北向配置雙併住宅。住宅正面中軸區建構豐富綠意陽台,深簷的建築造型回應風土氣候,刻畫立體感,陽台內配置住宅內公共生活空間,陽光綠影疊織呈現住宅的生活感。量體西側中央凹區每三層加設綠化露台,成為當代的空中三合院。建築外觀於住宅正面兩端之房間區厚牆深窗結合中軸區凹凸陽台呈現簡約俐落的當代風貌,地面層的景觀與社區公設空間於直交系統外引入柔美曲線,提供解放與想像,剛柔並濟呈現家宅品格。
▲每三層加設綠化露台 成為當代的空中三合院
提出一種從容、恰當而富創意的土地開發模式。閱讀環境紋理,延續南北雙公園地景綠意。建構起伏蜿蜒的景觀建築,配置漫遊式的公設空間。
經營一種共好自在而具啟發性的社區公共生活,成為地景的延伸。私宅空間建置各具魅力的綠意陽台,配合西向公共露台,呈現每三層樓綠意與公私生活交融的當代都市綠生活意象。
▲建築量體與環境融合
▲空間機能-社區公共生活的想像
本案於前院整合環境四周之公園綠意,建構起伏蜿蜒的景觀建築,配置漫遊式的公設空間。經營一種共好自在而具啟發性的社區公共生活,成為地景的延伸。
▲深窗立面、欄杆與陽台意象
在基地北側,配置與一樓社區食堂互相呼應的草坡,順著草坡拾級而上,則是露天泳池與聯誼平台。柔和的景觀草坡將露天泳池、聯誼平台、機車停車區、防災中心與資源回收室整合為一處適宜的社區生活場域。
循著景觀水瀑沉降至地下各層,有鍛鍊智識的圖書館與鍛鍊體魄的健身房。此處運用挑空空間,將地面層的景觀延伸至地下室,營造舒適的公共空間,猶如存在於都市中的幽靜山谷,改善停車場的採光及空氣品質。
一樓公設的西側設置梯廳及彈性空間,往西可以俯瞰挑空區形成的幽靜山谷,往北則可望向草坡及泳池的景觀,室內外景觀連成一氣,形成室外內空間感受通透的漫遊式公設空間。
一樓公設的北側設置社區食堂,食堂空間倚靠著草坡及泳池的景觀,室內公設延續戶外景觀,營造出社區內自由流暢的聚會空間。
▲社區戶外景觀-上行為丘 撫草前行 臨眺風景
本案色彩計畫以米白色為基調,搭配銀灰色系,視覺效果呈現中性柔和的感受。
4.5.7.9戶外用表面可調角度投射燈(MR-16,50W)
▲公共空間寬敞舒適
1.人行動線:本案沿街設置公共藝術及步道,且留設至少2.5m淨寬之人行動線,並設置連續鋪面提供舒適的步行空間。
2.行動不便者動線:本案依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規範設置無障礙室外通路,以通達室內空間。
3.逃生避難動線:主要線由入口大門連通至15米崇德六路,通達緊急避動難所。
4.地下室汽車出入口:汽車出入口設置於基地南端臨15米崇德六路。出入口處設置警示燈,以利人行安全。
5.機車出入口:機車停車設置於地上一層,出入口設置於基地東南側,機車道出入口寬度設置為2.5m。
(1)以CSI-ETABS 16.2.1版程式進行靜力及動力分析,並考慮P-Δ效應影響。
(2)模態分析結果顯示前二個振態為平移振態,第三個振態為扭轉振態,故屬於規則的結構反應。
坐落於台中十四期重劃區之地王基地,敷地配置布局,平面建案計畫、動線安排及單元設計,均完善對應了基地環境案件的資源優勢運用發揮,地景的延伸建築概念甚佳。
充分掌握南、北向公園的優勢,承載自然環境,將人為與自然的衝突做最佳化的安排呈現,誠實的建築、詩意的環境、真心的元生活、地景的延伸,將地面層的高度降低和生態及環境更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