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被稱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已經成為影響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走向的最重要變數,學術界、企業界都在關注次級房貸風暴危機的發展動向。次級房貸的風暴到底結束了沒,也關係到美國股市是否會止跌的訊號。然而,從近期美股走勢來看,美股道瓊指數正式步入空頭,預告了在油價飆漲、信用危機和經濟走緩的情勢下,華爾街的苦難仍未結束,籠罩全球股市的烏雲一時也還不會消散。
#@1@#在美股股市的技術線型中,代表科技產業的那斯達克(NASDAQ)指數已經在今年2月份步入空頭(見附圖),到7月4日美國國慶日為止,另一主要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距離空頭門檻也只有約0.5個百分點。再看看最重要的道瓊工業指數,已經跨越了從高點下滑超過20%的空頭門檻,跟著NASDAQ走入空頭格局。美股3大指標中,2個指標轉入空頭,對於全球股市的影響,恐怕得讓很多區域的股市「挫咧等」。在亞洲股市方面,在7月4日的日經指數連續12個交易日滑落,創下54年來持續最久的下跌趨勢,12個交易日的累計跌幅超過8%。越南與印度股市今年分別大跌53%與35%。上證指數與國企指數今年累計跌了48%與31%。台灣股市的表現更是大家都看得到,也親身經歷到這波「慘烈」的快速修正。
#@1@#全球經濟急遽下滑,不論是歐美股市或亞洲新興市場,累積跌幅大都逾2成,全球大熊市可說已經來臨了!漲個不停的油價,7月初又創新高來到146美元,各國央行為了遏止高油價引發的通貨膨脹,造成經濟衰退,被逼得必須以加息與增加存款準備率方式因應。雖然各國央行首長都沒有明確說明「通貨膨脹的壓力已經大到必須央行出手干預」,然而,可以預期全球經濟已明顯轉弱。趨勢已轉弱,但壞消息更是紛至沓來,美林估計通用汽車有破產可能,需要集資150億美元救急,通用汽車股價跌至1954年以來最低;花旗則預料瑞銀要額外提撥存款準備金69億美元,過去3季瑞銀一共提撥了380億美元,雪上加霜,讓美、英股市持續下滑,從高檔算起累積跌幅逾2成,技術上確認步入熊市。根據以往紀錄,自1962年以來,美股共經歷12次熊市,平均跌幅為29%,這次的時間長達322日,換言之,到目前為止,美股只下跌約2成1,未來仍有下跌空間。美股歷來跌幅最大的1次熊市為1973年,當年發生石油危機,經濟急速走下坡,美股重挫了4成5,當時的空頭走勢長達694日,這次全球股市進入熊市引爆點,不約而同來自高油價,並同時陷入衰退與停滯性通貨膨脹困局之中,所以,美國的經濟學家甚至有人悲觀的提出說法,認為「這次美股調整幅度,恐怕可以和1973年的慘烈狀況相比。」
#@1@#當這種股市下滑的趨勢是經歷幾個月累積而成之後,當然,趨勢是不容易在短時間之內改變的,所以,對於全球經濟與股市的發展要仔細審慎的觀察,各國政府對於自己國家經濟的「官方說法」,其實對於法人與投資機構來說,都是「僅供參考」而已。展望下半年影響全球股市的重要因素都不樂觀,美國經濟數據可能進一步惡化,尤其是美國就業市場表現持續看壞,暗示消費者支出將持續轉弱;原油價格節節飆升,凸顯美國以及全球經濟陷於停滯性通貨膨脹的危險;另外,美國房市不景氣可能加深,企業獲利展望也轉趨黯淡。德意志銀行7月初也發表報告,美國股市已被油價所影響,該報告表示,油價和股市走勢「負相關」程度為至少18個月來的最強水準。匯豐銀行7月初也有一份報告,對美歐股市維持謹慎看法。報告中說,儘管長期來看,目前是不錯的買進時點,但是,短期仍會受到次級房貸風暴和經濟放緩程度不確定性的影響。匯豐銀行認為:「美股目前創造了長線投資買進機會,但未來盈利增長力道不確定性仍大,基於波動和盈利風險考量,短線仍要小心。」摩根大通銀行資產配置策略師在給客戶的報告說:「股市已錯過回升的機會,通膨及通膨預期、央行強硬的談話、下半年經濟看壞,和退稅效應減退,都對股市帶來沈重壓力。」摩根大通建議降低全球股市的配置,但認為美股表現將超越信用市場。標準普爾也說,全球股市6月共損失3兆美元市值,由於全球經濟下半年復甦的希望日趨渺茫,通膨情勢可能使央行提及緊縮貨幣政策,使投資人加速撤離股市。
#@1@#而根據外電的報導,舊金山Cantor Fitzgerald公司股市策略師帕多說:「我們已看到投資人棄子投降的跡象,此時股市急需振奮信心的利多消息。」他也說:「油價飆漲好像投資人背上一把扭轉的刀。」追蹤跨國資金流動的香港道富全球資本公司策略師伊凡斯說:「資金正從新興市場股市和主權債券市場流出,主因是通膨顧慮。投資人對持有股票改採防衛和避險的策略。」他說,在全球經濟展望不確定下,近幾周來資金流入歐元區、英國、紐西蘭和日本等相對穩定的股市,金額刷新紀錄。
#@1@#甚至「股神」華倫.巴菲特日前就表示,「我的總體感覺是,美國經濟衰退持續的時間將比人們預期的更長,程度也將比預期的更嚴重」。巴菲特建議投資者,對今年的收益預期不要過於樂觀。台灣股市如果能夠不跟著國際股市,而走出自己獨立的格局,那麼,以上所有的言論,投資人都可以不必理會,但實際狀況並不是如此,台灣股市是跟著全球走的,台灣的經濟也受到全球影響。這個時候的投資就必須另外思考,相關的產業部分,替代能源、節能等都是值得注意的焦點,在台灣股市中,太陽能產業(見附表)的動向,應該會跟著油價變化進行相同方向走勢。瑞士信貸分析師Satya Kumar在6月中旬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將2008年太陽能產品需求量預估值由原先的4.2GW(10億瓦)上修至4.6GW。他指出,拜義大利等國的需求強勁、天然氣價格節節高漲之賜,預料全球太陽能業需求將優於預期。他認為美國多數太陽能類股的股價仍遭到低估。6月下旬,科技市調機構iSuppli也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預期2010年全球投入在生產太陽能電池的資金,將攀升至與半導體業相同的水準。該機構預期,2010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能將由2007的3.5GW(10億瓦)攀升至最多12GW,屆時將有400條年產能至少1MW(百萬瓦)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較2007年的約90~100條成長4倍之多。截至2010年為止,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平均每年將成長40%;2010年過後則將成長20%。iSuppli指出,每座太陽能電池廠所需的投資額均在5億美元以上,而年收入約在10億美元左右或更多。
#@1@#到了6月底,美國知名財經週報Barron's報導,雷曼兄弟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根據西班牙政府最新提案,該國可能會在2009年縮減太陽能補貼福利,將屋頂太陽能發電的安裝補貼額減少至每千瓦小時0.33歐元,地面裝配(Ground-mounted)太陽能系統補貼額減少至每千瓦小時0.25歐元。目前額度為每千瓦小時0.42歐元。Shah指出,上述新議補貼額將明顯低於市場預期,惟這並非正式的提案,討論仍繼續進行當中。至於7月份的太陽能模組報價出爐,根據專業太陽能網站Solarbuzz指出,7月共有1445個太陽能模組零售商進行調查,其中有74筆報價上揚,40筆報價下滑。歐洲報價持平,報價為每瓦為4.7歐元,美國地區報價上漲1美分,每瓦報價為4.83美元,美國地區為連續第2個月報價上升。
#@1@#30年來,產油公司或集團沒有新造1所煉油廠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沒有哪個公司會愚蠢到造更多的工廠來煉越來越少的石油。石油公司不只是在收縮生產,而且最近幾年還在瘋狂的互相兼併,石油公司知道自己的產業已經時日無多了,所以才會瘋狂吞併競爭對手,以期成為「最後一個站著的人」。正如彭博社2007年10月1日一篇報導說的:「到2011年左右,包括荷皇殼牌、英國石油和飛利浦這樣的大公司,都將無法增加一丁點的產量,到2014年,他們的產量將開始長期下滑。」有50年經驗的石油分析家麥克斯韋說:「他們將破產。」這一切說明,最熟悉「石油頂峰」的人~石油公司,已經開始做準備了。這樣的動作,都證實了「石油」這個產物的供應量在快速縮減中。但是,難道不能開發新油田,增加供應嗎?全球每年新發現的石油總量在1962年達到頂峰後就一直下降,近年,幾乎沒有什麼新的大油田被發現。石油公司的數據顯示,現在每找到1桶油,過程中就要花掉6桶油。換句話說,新的油田已是如此的少,以至於石油公司認為花錢找它們(油源)成了虧本生意。根據2006年6月1份石油業內部報告:「我們將把精力集中在發展已有的油田上。」這其實是委婉的說:「已經沒有什麼新的大油田值得我們去探勘了。」
#@1@#■生產1個32M的DRAM需要消耗3.5磅(1.6公斤)的石油和70.5磅(32公斤)的水。■製造1台桌上型電腦所消耗的石化能源,平均是該電腦重量的10倍。■生產1輛汽車大概需要20桶石油。如果算上零件、運輸等,最終消耗的能源大概相當於汽車重量的2倍。■每生產1噸銅要用掉1億1200萬BTU的能量,大約相當於17.8桶石油。而生產1噸鋁用掉的能量是銅的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