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飯店集團晶華董事長潘思亮日前直指,飯店業缺工問題嚴峻,甚至因此推掉幾千桌的年終尾牙宴會。缺工是觀光飯店業現階段遇到最大的問題,集團人力缺口逾20%,已經嚴重影響到台灣經濟成長。
根據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觀光旅遊的相關人力缺口目前就高達八萬多筆,包括房務員、櫃台接待人員、餐飲服務員及儲備幹部等,全台飯店旅館紛紛開出急缺,盼盡快補足人手,迎接解封商機。
吸納勞動力 共同協力完成人才拼圖
1111人力銀行長期關心產業脈動及缺工現況,期待透過企業人資及高階經理交流汲取經驗及精湛的觀察,提出缺工解方。
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表示,留台就業的僑生人數,雖然從2014年的516人,增加到2021年的3,552人,但依然不足以供應產業需求,目前全台僑生約三萬一千人,僑委會希望未來十年內,能增加三倍。且過去僑生常被視為弱勢群體,但現在僑生反成優勢人才,「不希望僑生畢業後就返國,企業也不能等學生畢業再來求才」,顯見僑生已是台灣未來不可或缺的勞動力,盼共同協力來完成台灣人才拼圖。
台大準校長陳文章則點出,大專院校攬才得有整體戰略而非跟風,「台大不是要招很多學生,而是要招頂尖學生」,不是哪個領域發展興盛,大學就盡量往那個領域招生,有時人數招多,反而使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話鋒一轉也提到,學生應具自主學習、數位素養的能力,才符合企業因時代變遷的需求,也能減緩少子化下,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發揮「重質不重量」優勢。
去中心化將是未來企業用人關鍵
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指出,「很多時候是我們台灣人自己設限,就會錯失很多厲害的人,我是全球化的業者,看待世界是一體的概念,傳統台灣的商人,常在財務權、人事權,都具備對語言的戒備,好像一定要講共同語言才能上位」,他強調,企業用人思維要變通,這也是國內很多中小企業無法擴大的原因,看待人才必須不限國籍、年齡、性別,去中心化將是未來的關鍵。
1111人力銀行高階獵才中心總經理林奇葳建議,單一職能走遍天下的時代已成過去,現在反而要思考自我的職能組成,是否可帶來更好的薪資報酬且不被取代才是硬實力,多數上班族人生歷程「求學、第一段職涯、第二段職涯、退休養老」,如何設法啟動第二段職涯曲線,是每位工作者應該要慎思的。
18歲成年人注意!這三項稅目跟你有關
十八歲以上的青年人注意!十八歲公民投票權雖然沒有過,但是《民法》已將法定成年人的年紀由二十歲下修到十八歲,立法院跟著修訂《所得稅法》和《遺產與贈與稅法》,將牽動三種稅目,包括房地合一自住房地租稅優惠、受扶養親屬的免稅額以及遺產稅的扣除額。
一、房地合一自住房地租稅優惠:
《所得稅法》第4條之5及第14條之8原本就規定,個人出售房屋、土地時,如想要以自住房地的名義,取得交易所得在四百萬元以下的免稅額,或是重購自住房地的退稅優惠,則納稅義務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其中一人要在該屋辦理完戶籍登記,持有並居住滿六年,才符合自住的條件,才可以享有這項優惠。
但是,如果設籍該房屋的是未成年子女,在民國112年出售這間房子時,這名未成年子女已經滿十八歲,得視為成年,納稅義務人如果沒有把配偶或其他未成年子女遷入該住所,就不符合自住的條件,不能享有優惠的待遇。
二、受扶養親屬免稅額:
所得稅法規定,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或親屬,以下兩種情況,報稅時可列為受扶養親屬:
(1)未成年。
(2)已成年,但是仍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者。
以會計年度計算,112年度滿十八歲的子女,還可以由納稅義務人申報扶養,112年五月度若滿十九歲,且不符合上述第二個條件者,就不能申報扶養該子女。
三、遺產稅扣除額:
民法第1138條規定: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為: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四袓父母。
條文中所稱的「直系血親卑親屬」包括子女、孫子女。
依據《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繼承人為直系血親卑親屬者,或是被繼承人遺有受其扶養的兄弟姊妹(未成年,或已成年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過去受被繼承人扶養者),每人可以自遺產總額扣除五十萬元的扣除額,如果是未成年,可按年齡距離成年的年數,每年資加五十萬元的扣除額。
舉例來說,如果A君在2022年12月5日死亡,遺有B子女,生日是2009年5月31日,目前13歲,依現行民法,B子女距離成年還有五年,遺產稅可扣除額,就是自己本身的五十萬元,加上距離成年的二五○萬(5×50萬),總共是300萬。
法定年齡下修為十八歲,比起法定年齡二十歲,少了一百萬元的扣除額,遺產稅會增加。如果B子女目前十八歲,已經成年,也同樣少了一百萬元的扣除額。
▲圖片來源:Pexels
中國防疫鬆綁房市釋利多,法人:內需型A股黎明曙光將至
中國股市今年來表現不佳,十月更因二十大人事布局朝極權方向調整,導致外資大幅賣出,股市進一步破底。自二十大後,中國官方政策面不斷釋出利多消息,也讓陸股快速修復先前跌幅。
法人觀察,近期已陸續看到中國官方防疫鬆綁訊息,加上房市政策發酵及信心回穩之下,行情有望進一步延續。在防疫放寬下,內需型A股企業有望最直接受惠,舉例來說,具有較高地產、金融、食品板塊配置的中國A50指數,尤為受惠連結度高的代表型指數。
「中國A股市場暗黑因子正過去,黎明曙光將到來。」國泰中國A50 ETF(00636)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主因有三大訊號浮現:第一,防疫政策鬆綁。中國疫情自十月底開始快速升溫,確診數已突破上半年時的高峰。儘管各地仍有強化防疫的做法,但在中央優化防控措施的指導下,未見如上半年上海大規模封城的極端作法。未來預期確診數仍將會創高,但對金融市場的衝擊則不至於太大。尤其從近期中國官方公布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來看,有望逐步放鬆,明(2023)年經濟內需動能將可緩步改善。
新出台政策支持房地產股權融資
第二,房地產市場回穩。為了穩住房地產市場,中國官方繼提出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來支持房市後,中國證監會於11/28晚間公告,決定讓房企在股權融資方面調整優化五項措施,並自隔日(11/29)起施行。專家分析,該政策明確支持房地產股權融資,實質上射出了「第三支箭」。
游日傑強調,中國新祭出的房市利多政策優勢在於,不會直接增加房企的負債規模,同時也依然可以為房企融資提供充足的渠道。充分說明救市先救企,其為房企後續融資創造了非常好的空間及未來表現機會。
第三,股市評價偏低具修復空間。儘管今年總體經濟環境不佳,但企業獲利仍具相當韌性。根據Bloomberg資料統計,前三季A股累計營收52.2兆人民幣,年增率為8%,累計歸屬母公司淨利為4.4兆人民幣,年增率為2.6%。若明年經濟環境能進一步好轉,則企業獲利可望有進一步提升的機會。
評價遭壓抑有望先修復估值
市場法人評估,中國市場在近兩年的股市下跌後,當前眾多產業的評價面已來到歷史水準的低檔區,未來投資信心若逐步回穩,則目前評價面遭壓抑的眾多產業,尤其地產類、內需消費類等族群,有望率先迎來估值修復,著墨較多地產、金融、白酒等板塊的A股前五十大的績優藍籌股,後市穩步轉揚可期,投資人也可分批布局相關ETF商品。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