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模具廠伯特光(6859)
12月16日,股民當家團隊風塵僕僕從台北南下台中拜訪專業模具廠─伯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團隊沿著鄉間小路再拐進小巷中,直達最末端一家小廠房,一度懷疑是否走錯路,眼見前方還有一大片農地,東張西望才發現真的到了,這家11月28日才剛剛以102元掛牌上櫃的公司,已近在眼前。
資本額僅3.23億,員工數約325人,財務長兼發言人陳永軒笑著表示:就是地處偏遠才好,特別在巷子裡面比較不會受到外面重型車輛震動的影響,因為─要完美打造「高精度模具」,一定要避免震動,當機台遇到震動就會影響模具精度,進而影響客戶的產品,所以每次發生地震,全公司上下立刻繃緊神經馬上檢查全部的機台,可見「高精度」就是這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陳永軒說:一般人以為做模具就是黑手,一定全身髒兮兮的,其實他們廠房都非常整潔乾淨,都是吹冷氣的,不只給人吹更是給機器吹的,一台動輒三、四千萬以上的精密機器,甚至全台僅有三台的量測儀器,兩台在光學廠,一台就在伯特光,當然要好好照顧。
光學聚落集散地
翻開公司股東名冊,發現玉晶光(3406)持股3.88%,佳凌(4976)工廠就在隔壁,還有台灣佳能、光學鏡頭廠─保勝光學(6517)也在旁邊,12月15日才剛剛以32.8元掛牌,第一天蜜月行情就飆漲96%,很多光學廠都坐落在台中。
主要原因當然是就近服務客戶,當客戶產線上的模具出現問題,立即可以派員進行檢修支援,某些大型客戶廠內的模具不敷使用需要外援的時候,也會立刻聯想到鄰近可以支援的合作夥伴。
伯特光主要產品為:精密光學鏡頭鏡片模具和光學產品用精密金屬零組件,2006年開始生產相機金屬件,2013年開始生產鏡頭模具,目前最夯的元宇宙AR、VR鏡片模具,更早在2014年AR、VR剛剛萌芽時,就已經生產並小量出貨,2015、2016年生產車載鏡頭鏡片模具與金屬件,2018年開發生技醫療專業模具,2020年AR、VR、MR模具開花結果正式量產,2021年多穴模具開發量產。
BEST的公司只生產Bestest的模具
策略長余嘉育表示:伯特光英文名稱為什麼叫做「BEST」,因為他們只提供最好的產品給客戶,模具的精度要非常的精準,準到什麼程度─達到奈米級的誤差,不只這樣,以光學鏡頭廠7P(一組光學鏡頭七片疊成一組)為例,如果採用七組十六穴的模具生產(一次射出可生產十六顆鏡片),他們的模具可以達成完美「瞬配」。
意思是,1P的一穴可以直接對應到2P的一穴,2P的一穴可以對應到3P的一穴,以此類推,而且精度都維持在水準之上,這難度有多高呢?其他的廠商,可能是1P的一穴對應2P的五穴,2P的五穴可能是對應3P的十穴才能瞬配,光是找鏡片配對就頭暈眼花,顯示其技術實力已經名列前茅。
未來的成長動能
2022年手機類的產品占約63%,相機類21%,筆電類占6%,AR、VR類占6%,有趣的地方在於2021年AR、VR僅占2%,換句話說這一塊成長高達200%,雖然Meta元宇宙部門仍在虧損,但祖克柏仍堅持每年至少投資一百億美元在元宇宙,預計十年收成,換句話說至少還要投資千億美元以上。
根據IDC預測,2021年全球VR、AR頭戴式裝置的出貨量為1,123萬台,呈年增92.1%,2022年出貨量將達到1,573萬台,年增43.6%,這一塊將是未來成長的大餅。手機搭載鏡頭數量增加、規模升級,例如更高階的潛望式鏡頭,零件變多、精度提高,越難做的產品,他們越想挑戰,精度要求越高,毛利越高,競爭者越少。
高階的車載鏡頭,車廠為了安全性最重要的鏡頭都是採用玻璃鏡頭,因為塑膠鏡頭與高溫、天氣溫差變化關聯極大,例如下雪的極端溫度,鏡片可能會變形、變黃,但是玻璃模造技術難度高,每次製造約三千顆鏡頭後,就要下來檢修是否有傷到模具,技術難度很高,這一塊市場隨著電動車普及,應用範圍也非常的大。
伯特光可以做到奈米級的加工精度,模具做得甚至比光學廠更好,但是策略長強調不投入鏡片的生產與客戶競爭,強調專注於高精度的模具製造,十一月上櫃掛牌後更多的廠商找到他們,更多的優秀人才透過產學合作,更願意加入公司團隊。
目前除了計畫未來的擴產,也開始慢慢思考,往終端產品轉型,例如:同樣需要高精度的半導體相關產品,也不排除往新方向前進。建議投資朋友可以多觀察,認識坐落在鄉間的隱藏冠軍,也許有一天找到新的出海口以後,會像專業模具出身的鴻海一樣,變得更加壯大。
還有哪些未來個股值得關注?團隊會把資料放在「股民當家」Line群組帳號【@hcd5326j】,Telegram頻道搜尋【stock17168】,大家一起研究,買股票一起一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