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年齡愈大,給予孩子的財務決策空間就愈大。關鍵是在較長時間裡為孩子提供多種機會進行財務決策,這將有助於他們建立信心和提升能力。
何時開始和孩子談錢
很多家長不太願意和孩子,特別是和年幼的孩子談錢,覺得談錢會「腐蝕」孩子幼小的心靈。其實,談錢並不是讓孩子去追逐金錢,而是讓孩子明白,管理好錢財將會有助於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只要孩子開始理解錢可以用來買東西,我們就應該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使用金錢的習慣。
二至三歲的小孩如果指點得當就應該懂得錢是交換的工具,應該理解借/還、交換(你給我一塊餅乾,我讓你玩我的玩具)這些概念。別驚訝,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位華裔經濟學家陳凱思(KeithChen)用銀幣調教七隻僧帽猴,發現這些猴子能夠理性地對一些簡單的激勵做出反應。它們會偷銀幣,知道用銀幣去交換食物,甚至在一些場合用於性交易。僧帽猴的腦容量較小,智商應遠不如二至三歲的小孩。
家長要儘早和孩子談錢,從二至三歲開始就應該向其逐漸灌輸正確的財務理念和基本的理財知識。劍橋大學的大衛.懷特布萊德(David Whitebread)認為:「影響兒童處理包括財務問題在內的複雜問題和決策方式的『心理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於他們生命的最初幾年。」幼童在觀察成人及和成人互動中獲得早期有關金錢的認識和經驗。如果孩子在家長的指引下能夠早早地學會提前計劃,多反思,知道調節情緒等,將會為孩子今後一生的「財商」奠定堅實的基礎。
這個話題適合嗎?
我們在和孩子談錢的時候,要注意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對金錢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樣的。家長在培育孩子基本財務知識和技能的時候要做到適齡。
四至六歲的小孩應該明白有借有還,明白機會成本的概念──在回家的路上花五塊錢用來買巧克力,不如回家吃巧克力,並將這五塊錢放在自己的存錢罐裡面。
在我家附近有家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批發商店好市多(Costco)。我們一家都非常喜歡去好市多。我們大人去是因為好市多的日常用品物美價廉,孩子們更多地是想吃好市多的熱狗和披薩。有一次臨近中午,我帶著四歲的女兒去好市多買菜,太太和兒子在家做飯。在我排隊付款的時候,女兒眼巴巴地看著我,問我能不能買披薩吃。我說:「媽媽和哥哥在家等我們吃飯呢!你現在吃了披薩,回家就吃不下飯了,而且對哥哥也不公平。」
「不嘛!我很餓了!我們可以買兩塊披薩,給哥哥帶一塊。」我想了想,對女兒說:「這樣吧,如果你堅持要買,我可以幫你買。但如果你不買,我們回家吃飯,我可以給你二美元。你將這二美元存在你的錢罐裡,以後可以買你喜歡的玩具。」女兒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最後決定不吃披薩,回家吃飯。
四至六歲的孩子還應該明白等待的價值──在買我們想要的東西(例如新的汽車玩具)之前,有時必須等待。史丹佛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大約在半個世紀前做了一系列關於延遲滿足的研究,被稱為「史丹佛棉花糖實驗」。在實驗中,四至六歲的孩子被告知有兩個選擇:如果能夠等待十五分鐘,就可以吃兩塊棉花糖;如果等不到十五分鐘就只能吃到一塊糖。小部分孩子等都不等直接吃了一塊。在選擇等待的孩子中,只有三分之一等了十五分鐘拿到了第二塊糖。後續對這些孩子的追蹤研究發現,那些等待時間足夠長的孩子長大後往往生活得更好:有更高的SAT成績、更高的受教育水準、更好的BMI等。
七至十歲的小孩應該瞭解除了工資,還有哪些收入來源(理財、買房子等);還應懂得金錢的時間價值,即今天拿到一百元要好於一年後才能拿到一百元。為什麼?因為有利息。
小學生應該懂得貨比三家。我們需要教會孩子成為一個精明的顧客。家長可以時常帶著孩子去購物,向孩子解釋為何今天會買打折的優酪乳,而不買另外一個牌子的優酪乳。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很多情況下,同樣的東西便利商店的價格要比大型超市的價格更貴;在網上購買的東西要比實體店更便宜;買得多時單價要比買得少時單價更低。讓他們清楚每逢重大節日和「雙11」,商家很可能會有打折促銷。讓他們理解電視上、馬路邊、捷運裡各式廣告的目的和用途,明白商家是如何利用廣告來誘導人們消費的。
中學生應該理解複利的力量、通貨膨脹是怎麼回事及分散投資風險的重要性。中學生還應該理解金融卡和信用卡的區別,當地政府有哪些政策措施來幫助失業人員、低收入人士、殘疾人士和老年人,哪些資產是可以增值的,哪些肯定是會貶值的,例如所有汽車一旦開出經銷商門市就一定會貶值不少,二至三年內貶值40%很正常。他們要明白有些消費不是一次性的:車子無論新舊都需要花錢保養、買保險;房子大雖然好,但維護費用、水電瓦斯燃料費、物業管理費等都會上升。
「分享儲蓄消費有限公司」(Share Save Spend LLC)的創始人納森.鄧肯(Nathan Dungan)鼓勵家庭做多種適合不同年齡層孩子的小實驗。對於小學生來說,這可能是每週二十元的零用錢。孩子年齡愈大,給予孩子的財務決策空間就愈大。關鍵是在較長時間裡為孩子提供多種機會進行財務決策,這將有助於他們建立信心和提升能力。讓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在受控的環境裡「學習─犯錯─再學習」,這要比他們離開家長上大學、進入社會後再犯錯要好得多。
抓住可教時刻
幫助孩子瞭解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識,最佳的方式是經常和孩子進行交流,但不要填鴨式灌輸,要尋找「可教時刻」(teachablemoment)。如果孩子看到家長或其他人做出某個財務決策,家長就應該把握時機地問孩子是否認為這是正確的決策,是否有別的方案。
例如,處理孩子的壓歲錢是個很好的可教時刻,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商量如何合理處理壓歲錢。家長可以推薦各種處理方式,讓孩子分析不同處理方式的利弊。最後家長和孩子共同決定如何處理。如果孩子還很小,家長的意見可以產生主導作用。如果孩子已經是中學生了,家長要更多地尊重孩子的想法。
其他可教時刻包括:家長上網購物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站在旁邊;投資股票的時候可以挑幾支股票讓較大的孩子研究;購買保險產品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家庭為何需要保險,等等。家長在和孩子交流時,要盡可能地用身邊的小故事。
或者典故。比如,在談到如何激勵他人,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做成事的時候,我總會講述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的故事。卡內基小的時候,他爸爸給了他兩隻兔子。後來這兩隻兔子生了一窩小兔子。為了不讓家裡的花園遭殃,卡內基的媽媽告訴他如果他想留住這些小兔子,就必須自己餵養牠們。
聰明的卡內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對他的一幫小伙伴說,你們都可以給一隻小兔子取自己喜歡的名字,但你們要為自己命名的兔子定期提供飼料──三葉草和蒲公英。孩子們都喜歡小動物,於是紛紛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