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對主管來說,越是「自私」又有高度「思考能力」的部屬,越是屬於「眼中釘」。
#@1@#就主管的立場來看,「正因為這種部屬很聰明,所以常會講一些歪理,破壞團隊的合作氣氛。」若要將這類型的部屬歸類,大概就屬於「團體中的恐怖分子」。不論哪種主管都覺得這種類型的部屬很難應付,可以的話,甚至會想請他們「走路」。缺乏「工作是由團隊完成」觀念的人,通常都比較自傲,也比較喜歡跟人理論,對主管來說是種很讓人頭痛的部屬。也就是他們只要覺得「理論上說不過去」,就會直接對主管採取批判意見。面對這樣的部屬,身為主管的人,最後只好拿出主管「權力」來應對。當然也有一種主管是部屬公認不會做事的人,問題是,主管是傳達公司命令的人,也是有權力對你做出優劣評價的人。因此以邏輯來說,最聰明的做法就是不要讓主管變成敵人,學習與各種類型的主管對應及相處,避免惹禍上身。不同於前一類型,有些人做事非常消極,完全得不到主管的良好評價,若要賦與這類型的人一個名稱,大概就是毫無責任感的「逃避型」了。
#@1@#「因為可能會出錯,所以不要/不想執行」,如果抱持這種心態逃避工作的話,永遠不可能獲得好結果。即使表面上很聽主管的話,若從未執行須擔負責任的工作,抱著打工的心態,看在主管眼裡,都是有問題的部屬。現在有不少企業開始以「實力」做為裁減人員的衡量標準,企圖在公司內組成「精英部隊」,在這種情況下,某些人就會被優先列為裁員對象。這些人就是缺乏幹勁,只知道「主管怎麼說,就怎麼去做……」的人。主管們會將缺乏幹勁視為深具傳染力的危險行為,並在這種行為蔓延開前設法去除。總是不情不願完成基本工作的人,常會被當作「害群之馬」。不論什麼樣的主管,都希望部屬能「執行可自我掌控的工作」。「缺乏幹勁」這種行為深具傳染力,在自己也被感染,變得沒有活力前,請立即起身尋找可以動手執行的工作。
#@1@#假設你的主管就只對你吹毛求疵。其實,主管的這種行為隱藏了一個「會隱瞞目前工作狀況的人,就要多加注意」的想法。通常主管們都認為,破壞「預定的進度」是最要不得的行為,所以如果你工作進行得不是很順利,主管們反而會希望你趁早轉給其他人執行。主管會將工作交給你負責,是想讓你嘗試,所以如果覺得自己做不來,就不要勉強,因為每個主管都希望能掌握狀況。偏偏大家都會認為如果告訴主管自己辦不到,可能會被主管斥責而遲遲不敢反映,最後使得事態越來越嚴重。其實辦不到也沒關係,但一定要及早表示。每個人的工作都與其他人有關聯,如果你的工作無法如期完成,可能會連帶影響到他人,這也是主管最害怕見到的情形。曾經隱瞞自己工作進度落後的人,主管都會對他特別要求;而曾經帶過這種部屬的主管,也會無形中對現在的部屬吹毛求疵。
#@1@#被主管命令「試試看」所以才動手,事後還以主管不會說明才導致失敗為藉口逃避‥‥。其實,在這次的採訪中發現有不少主管,對這一類只想把事情草草結束的部屬非常感冒。負責到工作完整地結束,才是處理工作的基本態度,但一般人通常都只做到還算順利的部分就想停手,所以主管們才會感嘆,太多部屬都是嘗試一次後,發現不太順利就立刻放棄。常聽人們說「工作時要有責任感」。但在這次的採訪中發現,許多人都誤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准出錯」,可見主管和部屬對這句話的看法完全不同。主管口中的「有責任感」,是指「直到最後都不逃避」,並非完全不准失敗。要找藉口讓自己遠離不擅長的工作,其實很簡單,但這種做法反而會讓主管覺得你更該負責到底,因為身為主管,責任感會促使他無論如何都要讓你學會這項工作。所以最好還是不要逃避,勇敢面對!只要有責任感,自然會讓主管看重,未來的前程也會更光明。
#@1@#「知道」和「會」是兩種不同層次的東西。許多主管認為,以為「知道」就代表「會」的部屬,表示他的層次還很低。有些部屬在主管說話時,會中途插嘴回應「那個我知道啦~」對主管來說,很容易產生一種「你知道?那又怎麼樣?」的情緒。因為主管真正希望的,是部屬在「知道」的同時,還能採取相對的行動。不論哪個主管,都異口同聲回答我「知道」和「會」的層次是不同的,因為主管們都認為,實踐、實行了以後才能得知真功夫,練習以後才知道到底學會了沒有。我知道了!然後就沒有下文的部屬,會被主管視為「根本就是小學生」,這也是採訪後得來的結果。如果被主管怒斥「不懂就別裝懂!」時,請立刻回應「對不起,我多嘴了。」只要這句話,就能讓你超越別人。「不懂就別裝懂!」=「認同你是一個有常識的社會人」=「否定你還是一個學生」。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能了解主管的責罵,其實是為了激勵你。
#@1@#當主管說「如果你自己想不通,就去請教別人試試看」時,竟然有許多部屬以為主管的意思是「你可以不用自己一個人做……」這點著實讓我嚇了一大跳。其實,主管的意思是「先請教別人方法,然後再自己執行」。最終的答案還是必須由自己來尋找,厲害的人只是懂得如何導出答案而已,所以一定要認知清楚,主管不是要你去找別人來處理你的工作。當主管問部屬「你覺得應該怎麼做才好?」時,據說還有部屬會直接反問「該怎麼做?」想從主管身上得到標準答案。主管會這樣問你,就是想知道「你的想法」。而不是要向你確認標準答案是什麼。或許應該說,工作這種東西,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體育競賽上,並不存有贏得比賽的絕對性答案,工作也是一樣。主管們都認為,彼此應該像職業選手一樣齊聚一堂,再從中找出最好的答案,因為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不同的選手,會有不同的作戰方式,所以當主管問你「你想怎麼做?」時,就是想和你一起找出彼此間的折衷方案。
#@1@#作者:麥斯.貝澤曼 Max H. Bazerman麥可.華金斯 Michael D. Watkins譯者:穆思婕出版社: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日期:2008年10月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早在3年前就指出,美國房市若不是因為中國大量購進國庫券,提供大量資金,美國經濟早已崩垮!克魯曼更精確預測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其實,危機是可預見的!只是人們容易有樂觀的錯覺,因此都刻意忽略掉潛在的危機。《透視危機》一書除了讓大眾看清社會上的可預期危機外,並以案例(911恐怖攻擊事件、能源業巨擘恩隆垮台)為說明,激發大眾去思考潛伏在組織裡的可預期危機,並做出有效的因應對策,透過更多明確的指導原則,協助組織從認知、排定優先順序,以及動員等面向,面對可預期的危機,並透過縝密的分析,可早一步辨識出危機並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