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金融研訓院作者:黃勁堯現職:安侯(KPMG)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行業顧問服務北京代表副總經理在國內外各大金融機構服務超過十七年的黃勁堯博士,將其多年在中國的經驗書寫成書,關切台資銀行到中國發展的未來。黃勁堯指出,儘管台灣與中國同文同種,但隔著台灣海峽,兩岸的文化、思維大相逕庭,「用台灣人的想法到中國做事,就是進軍中國失敗的第一步。」中國,和你所想像的絕對不同。本書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分別述及中國銀行業的現狀、中國城市商業銀行之研究、台資銀行在中國發展的機會與策略、台資銀行分行選址策略及城市商業銀行評價方法,最後提及中國相關法令、解釋、指引之介紹與解讀。鎖定「城市商業銀行」「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台灣的企業一波波的西進投資,但金融業卻一直無法跟上企業的腳步。」黃勁堯在書中直陳,「MOU、ECFA等作為似乎一步步的讓台灣的金融業看到了大好市場,相信台灣的金融業早已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的想運用各種方式在大陸大顯身手。但以銀行業為例,台灣銀行業到大陸投資發展要採取何種方式與策略,一方面必須遵循著兩岸的法規而行,另一方面也必須衡量自身的條件。」之前大陸村、鎮銀行的參股議題在台灣掀起一股熱潮,但,黃勁堯並不認為這是台資銀行進軍中國正確的方向,他表示,中國城鄉差距之大非外地人能想像,村鎮銀行主要設立在農村地區,為照顧當地農民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其所面臨的挑戰相當大,「村鎮銀行主要照顧對象為弱勢產業─農業,弱勢群體—農民,借款戶信用意識、法律意識淡漠,欠帳不還,簽字不認,信貸資金安全面臨很大挑戰。」國銀業務經驗豐富村鎮銀行不可行,國有銀行或大型股份制銀行,其資產與營運規模幾乎都比台灣任一家金融業還大,可謂投資的時機已過,黃勁堯認為,現階段台灣銀行業的機會應當鎖定在「城市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是中國城市銀行的重點業務,黃勁堯在書中將中國城市銀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做了相當完整的研究。中國城市銀行前身是城市信用社,當時是中國城市居民集資建立的合作金融組織,為城市集體企業、個體工商業戶及城市居民提供資金服務,解決「開戶難、結算難、存款難、貸款難」的問題,但因規模小、內控制度不健全、成本高等問題逐漸發生,而經過多次整頓後,一九九五年正式改制,已逐漸轉變成為銀行體系中最具生機和活力的群體之一。黃勁堯認為,台灣過去數十年累積了豐富的中小企業輔導、授信及風險控管的寶貴經驗,「加上中國金融業對於中小企業的業務,要不仍處於觀望階段,要不就是有心無力,此正是台灣金融業展業或與中國金融業合作的契機。」本書從建議台資銀行在中國發展的布局,應由城鄉銀行的角度為思考重點,再者建議到中國的發展模式,在四大方向:策略聯盟的業務合作模式、設立分行、子行模式及參股模式中,黃勁堯認為,設立分行、子行模式是現在各家台資銀行必選的進入方式,「但最根本的思考重點,應該放在設分行、子行的地點上。」黃勁堯在本書中亦詳列了如何以科學化方式正確選址,以避免錯估形式。雖然台資銀行進入中國將面臨很大的競爭,但仍具成功機會。「對於一些登陸較遲的中小型銀行來說,租賃先行未嘗不是一個逐步熟悉市場的好策略。」想在看似遍地黃金、滿是商機的中國真正賺到利潤,必須真正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