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品的上市,通常需要經過研究團隊的研發與實驗方可面世。而合格的皮膚科或整形外科醫生,其專業知識雖然毋庸置疑,但大多數的醫師並沒有研發新藥的能力,他們所使用的所謂「醫美產品」,多半是經廠商推薦後採用的。醫美中心保養品最可靠?不可否認的,有合格的專業醫師為產品把關,自然是提高了產品安全性,但醫生通常也無法百分之百掌握產品封裝前的所有添加物。他們通常只能參考標示成分中如「美白的熊果素」、「緊實肌膚的六胜」、「改善膚質的左旋C」.....等的「功效成分」。其他諸如「人工香精」、「類固醇」、「防腐劑」,甚至前陣子震驚社會的「塑化劑」,就不是醫師們能透過廠商的簡報可以了解的事了。臺灣這幾年興起打美白針旋風,每針五、六百到一、兩千元不等,每週施打兩次,號稱只要持續十到十二次就可以讓你白回來,堪稱所有醫美診所的基本入門款。許多美白針還強調是保養又保肝的營養品,有淡化肝斑的效果。但這種過去被稱為「保肝注射劑」的美白針,本身並未被證明對皮膚的白皙度有任何直接關係。此外,前陣子流行的添加物「傳明酸」(斷血炎)雖然是衛生署公告的美白成分,但其效果目前僅被確認在外用塗抹,至於注射進血管後是否還能發揮美白功效,則完全沒有被證實過,甚至可能因此擾亂凝血機能,導致血管硬化、頭暈以及女性經期大亂等副作用。大部分美白針都鼓吹有添加維他命C或B群,但如果想補充維他命C或B群來美白,最好還是從天然的蔬菜水果中攝取。因為不管是藥丸還是注射,即使產品被介紹得天花亂墜,號稱一顆或一針下去等同吃下幾百克的蔬菜水果,其真正能被人體吸收的效果還是非常有限,最後多半還是被排泄掉了。況且,已經有越來越多醫學研究顯示,過量的維他命藥劑不但對人體無益,反而有害。與其造成身體負擔,還不如吃天然食物來得安全可靠。保養品也需要換季? 第一個把「換季」這個時裝界概念套用到美妝界的行銷人員,真的應該被供奉在美妝名人堂裡(如果有的話),因為這個似是而非的觀念,至少在世界上額外創造了數十億的市場。每過一季,名牌保養品都會想出一個新的行銷焦點或直接訴求:「使用當季保養品才能符合您的需求!」、「冬天要使用更滋潤的產品,以免產生冬季癢。」、「夏天的防晒更重要!」或者想不出來就乾脆說「配方升級!濃度加倍!效果加倍!」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都被「教育成功」,把保養品當成洋裝、衣服、髮型等流行,每季更換。然而你可曾想過,臺灣一年四季並沒有國外明顯,且日光強烈,真的只有夏天才特別需要美白嗎?敏感肌的人,如果擦到不好的保養品,一年四季都會過敏,如果是好的保養品,又為什麼需要特別更換?換掉之後的新保養品又是什麼?莫非是具有醫學上的抗過敏療效?既然如此,平常為什麼不用呢?濃度和配方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有高濃度的高效配方,為什麼一開始不推出呢?事實上,保養肌膚最重要的,是要視「個人情況」努力達到清潔、油水平衡,並且確實防晒。例如,每天在大太陽底下工作的人,一年到頭都需要特別防晒美白;長時間待在超乾燥機艙裡的空姐們,一年四季肌膚都缺水,特別需要保濕。保養的變化依歸絕對不該是單純的四季變化,更何況市售保養品多半是合成功效,既抗敏又保濕還能美白除皺抗老化,明明鼓吹的是多效合一,怎麼換了一季又要再換一瓶?經常有人質疑我推薦的精油與植物油調合而成的精華液,說「哪有可能一年四季就只用同一套?」或是「怎麼這麼久都沒推出新產品?」這種疑問總是讓我苦笑,因為哪些精油的特性能針對哪些肌膚問題有效改善,這些在芳療界早已有公論及數不清的臨床證明。植物的特性是不變的,因此當我深入了解諮詢者的問題後,就能針對不同的症狀建議不同的最佳複方。每季換配方,實在沒有意義。芳香療法講求的是人體的自我療癒與平衡,要考慮不同植物的調性與狀況,再了解使用者的症狀與問題,才能隨時調整配方濃度並給予建議。因此,使用者的狀態才是調整複方的基礎,而非每季的制式天氣變化。絕大多數情況下,一開始針對個人狀況調配而成的複方精華液就能達到使用者想要的效果,在自然界植物特性還沒大翻轉之前,這些配方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需要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