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療法源自歐洲,芳療之於歐洲,如同中醫之於亞洲一樣,雖是門流傳數百年、博大精深的學問,面對現代醫學的考驗,還是逐漸退居為輔助醫學的一部分。「芳香療法」這個名字源自拉丁文「Aromatherapy」,結合了「aroma」(香味、芳香)及「therapy」(療法、治療),指的是精煉萃取天地間各種芳香植物精華(即精油與純露),利用其不同特性與能量來調整身體狀況,使其和諧、平衡,進一步激發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癒能力,促進身心靈健康。它同時具備了日常養護及針對特定問題加以緩解、修復的特性。上古時代,歐洲祭司就會在祝禱時焚燒乳香(Boswellia carteri)與沒藥(Commiphora myrrha)安定信徒心神,希臘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與狄歐斯科里德(Dioscorides)則分別編著草藥醫學藥典,使其逐漸成形。十字軍東征時,阿拉伯的醫典與蒸餾技術傳至歐洲,人們開始更有效率地萃取植物精華。十四世紀黑死病肆虐,公共場所掛滿藥草香包,道路上灑滿芳香藥草,芳香療法逐漸脫離醫師與僧侶的專業範疇,走入市井小民的生活中,在十八世紀化學藥物與外科手術興起前,都是一門家喻戶曉、深受信賴的顯學。時至今日,芳香療法雖已不是主流醫學,但在歐洲許多國家的醫療體系中還是占有一席之地,並發展出各種不同學派。原理雖然殊途同歸,但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還是各有偏重。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派別,芳香療法的核心概念都是將身體視為完整的個體來治療,同時關注到人類的心靈及身體健康,達到身、心、靈的平衡。芳香療法中所使用的精油皆取自於濃郁的植物精華,效果強烈而快速,與需要長時間調養才能感受到療效的中醫不同,也與單單治療表象症狀、將專業醫師分類分科,使每個醫師只關注自己的科別領域,將人體視為許多器官零件組合般的現代醫學,截然不同。在我看來,芳香療法提供的是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從最基本的芳香按摩、精油保養、心靈放鬆、性靈啟發,到盡可能的生食蔬果,以及飲用純露飲品或香草飲品,我們得以活得更自然、有機、健康、單純。法國開啟芳香療法的專業醫學領域一九二○年代,科學家雷內.摩里斯.蓋特佛賽(Rene-Maurice Gattefosse)在某次實驗意外中炸傷了雙手,情急之下直接用真正薰衣草精油浸泡,事後不但迅速復元,也沒有留下疤痕。蓋特佛賽因此投入研究精油的實際療效,於一九二八年首次提出「芳香療法」(Aromatherapy)概念,並因此被尊為「現代芳療之父」。或許也因此,法國的芳療學派多偏重專業醫療,臨床資料十分豐富,對於內服精油的研究更是無人能比。許多醫師將精油與純露視為用藥選項之一,且相較於英國芳療學派謹慎控制濃度、對口服精油趨於保守,法國醫師的精油建議用量不但比英國體系多,還認可專業的芳療師直接於人體使用百分之百的純精油,甚至在藥局販售口服精油。英國美容保養及生活應用的專家一九六○年代,保養專家摩利夫人(Marguerite Maury)大力推動芳香療法,使英國的芳療研究偏向美容、健康保養與日常生活運用。一九七○年,英國成立世界第一所芳香療法學院IFA(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romatherapists),並將芳香療法納入健保給付範圍。英國芳療學院興起,主導了日後其他英語系國家如美國與澳洲的芳療教學發展,也提升了芳療在這些國家的地位,使其受到各國政府認可,並藉此帶動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臺灣、港澳大陸等地區的芳療學院及SPA事業體。德國成分分析研發翹楚&能量芳療發源地秉持著世界首屈一指的工業與心理學大國地位,德國芳療學派從生物科學與有機化學角度切入,擁有最完整的精油成分分析概念。對於精油的化學結構及氣味如何影響身心靈,德國的專業知識與臨床報告可說是獨步全球。有趣的是,最早將精油與神祕心理學(如塔羅牌與水晶)結合在一起的,也是德國芳療界。只能說,在德國人嚴謹的外表下,也隱藏著對未知神祕能量的追尋與嚮往。臺灣一知半解,法令不全,難以推動早期因為添加了化學香精或是異丙醇的「偽精油」充斥,導致一般人想到精油,只會聯想到「香氛產品」。近年來臺灣芳療逐漸由美容界主導,一般人對精油的印象又轉變為「按摩用油」。由於沒有相關法令,芳療在臺灣一直處於「妾身未明」的尷尬狀態,販售時也無法提及任何暗示療效的字眼。臺灣醫藥界深受現代醫學影響,不承認芳療效用,遲遲無法通過相關法令,使得國人對芳療的巨大能量一知半解,實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