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四日晚間九點,台灣職棒最多勝的總教練─徐生明,因心肌梗塞離開了台灣職棒,震驚全台球迷。很多人都疑惑,在無任何異狀的情況下,因心肌梗塞驟逝,而心肌梗塞到底是什麼?怎能讓這樣熱愛棒球的徐總突然離開人世?心肌梗塞,又叫心肌梗死,或是冠狀動脈栓塞,為心臟病的一種。是指冠狀動脈中的分支塞住,部分心臟肌肉失去血流與養分氧氣的供應,會面臨壞死的危險,若不立即治療,就會導致心臟損害,影響心臟功能。當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堵塞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心絞痛,患者在走路、爬樓梯、搬重物、生氣時,胸口有一種像被大石頭壓住的壓迫感,通常休息五~十分鐘就會好轉。雖然心臟位置偏左,但典型心絞痛的悶痛位置是在胸口正中,不過,也可能轉移到其他部位,但會在下顎至肚臍以上的範圍內,如左胸、上腹部、後背、左肩、左手臂?都有可能,症狀也可能不是痛而是喘。心肌梗塞的危險族群,除了有心臟病家族史且年齡超過五十歲的男性、患有心肌梗塞的停經後婦女,或是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吸菸、慣於久坐的生活方式,及緊張、勞累和情緒激動都是觸發心肌梗塞發作的危險族群之外,經理級以上主管及企業家也是高危險族群,主要是他們都有「A型人格特質」(工作操勞、企圖心強、個性急躁、完美主義者等),導致在高壓環境工作下加上應酬次數頻繁,引起交感神經亢奮、荷爾蒙分泌不良,成為心肌梗塞高危險群。而近年來,越來越多從未有心臟方面疾病卻無故因心肌梗塞猝死的案例。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表示,著名的佛拉明罕研究(Framminghan Heart Study)發現,高達六二%的男性及四六%的女性,第一次心臟病發作就是心肌梗塞或猝死,事前無任何徵兆。其實心肌梗塞是日積月累形成的,但大部分的人都不自知,近幾年更衝擊台灣地區的青壯年齡層。唯有從預防保健著手,遠離後天形成的危險因子,當身體有異狀時不輕易忽視,才能將罹患機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