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十月即將上路的證券型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簡稱STO)監理規範,引發各界議論紛紛,一方面肯定台灣金管會率先於亞洲推出STO管理辦法,將虛擬通貨納入規範,另一方面,業者及學界批評所立行之規範又太過於保守,雷聲大、雨點小,對於現行募資沒有太大幫助。本期理財我最大邀請立法委員,同時也是區塊鏈專家許毓仁立委,從國際的高度及實際操作面解析目前STO法規的優缺及未來可以修正的方向。要了解證券型代幣STO,我們先簡單了解區塊鏈、比特幣、ICO及STO之間的關係。區塊鏈是一項技術,而非商品,三十年前由日本資訊專家中本聰提出,他在兩頁的《區塊鏈白皮書》揭露區塊鏈為點對點、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簡單來說,區塊鏈就是運用簡單的數學公式,透過區塊的運算產生解題密碼,可以說是代碼,或是一組「私鑰」,這一組「私鑰」,就產生「比特幣」的應用(想像比特幣是金庫,而私鑰就是金庫的鑰匙),「比特幣」是虛擬貨幣,可以在區塊鏈中進行交易。安全保障透明化 不可被竄改的「智能合約」 區塊鏈是一個點對點、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傳統金融是靠第三方來驗證這一筆交易的存在,譬如說,甲方匯給乙方十塊錢,必須要有第三方帳本來驗證,但是「區塊鏈是一個分散式帳本,最大功能是不可被竄改」,此項交易寫在區塊鏈上之後,甲、乙雙方同時就有這一筆交易紀錄,形成不可被竄改的「智能合約」,更安全、保障,且更透明化。而這項「智能合約」之所以被證明存在,就不能不提起當前大家概知的「比特幣」與「以太坊」成立的相對關係。最早,比特幣可以在區塊鏈做「點對點」的交易,也就是用比特幣來轉帳,但是因為用比特幣交易,在網路的運作速度非常慢(一分鐘只能交易十至二十筆),二○一四年,一位年約十九歲的加拿大電腦天才,開創新的應用程式,發明「以太坊」,將全世界的電腦運作連結起來,證明全球性「智能合約」的存在。透過智能合約,新創公司可以在區塊鏈點對點的交易模式下,使用以太坊專用的以太幣轉帳進行募資,就形成首次代幣發行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平台。ICO讓所有新創公司募資變得非常容易,想像你開一家公司,要進行募資,可能找創投、銀行或天使投資,過程來來回回,非常繁瑣、耗時,但是透過區塊鏈,全世界都可參與這項投資,而且參與模式可大可小,「投資多就買多一點代幣,投資少就買少一點代幣」,ICO幾乎是把全世界募資的障礙全部鏟平、全部扁平化。ICO所發行的貨幣有兩種,一種是功能型代幣(Utility Tokens),即以投資的金額,換取等值的代幣,這代幣可以使用在你提供的服務或你賣的產品。另一種是證券型代幣STO(Security Token),即代幣具有證券(股票)漲跌的性質,譬如說,購買房地產,過去必須一次買整戶,但是透過區塊鏈可以千分之十、千分之五碎片式的購買,所購買房地產有增值的空間,而你手中握有的代幣同樣也有增值的空間和期待。堅固金融數位主權 台灣要把握機會今年六月二十九日,金管會頒布STO管理規範,明定募資金額在三千萬以下,可依照「證交法」第二十二條豁免,只要向金管會申報生效,即可發行STO,但是如果募資金額在三千萬元以上,就必須先進入沙盒實驗,再依據未來實驗結果研議細節,並限定資產達三千萬的專業投資人或法人才可認購,且每一檔STO認購不得超過三十萬元。「這是把自己的格局做小了」,許毓仁認為,金管會限定本國人、三千萬以上資產的專業投資者才能投資,而且一檔STO只能投資三十萬,等於是劃地自限,「我們應該吸引全世界的資金來台灣」,如果害怕詐欺的事件發生,可以在國內投資有一個限額,但是不讓外國人來投資,發行STO就沒有意義,「STO會變成股票證券市場旁邊一個很小的市場,小到沒有人要參與,真的非常可惜」。「區塊鏈或加密貨幣是全球化、扁平化的,我們要想的是怎麼賺全世界的錢、怎麼做全球的生意,如何對全世界募資,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及活躍度,台灣才能在STO國際市場中大破大立。」許毓仁指出,政府在頒布遊戲規則或行政命令,只想用小規模來做實驗,但是在全球化的市場中,時間就是金錢,「台灣最好一步到位」,鄰近國家,如新加坡、南韓、日本早就已經準備好,而且比台灣更國際化,「以現在的態勢,很多資金從中國流出,台灣要變成亞洲數位資產教育中心,真的非常有機會」。區塊鏈或加密貨幣是小國的一個機會,大的國家,如美國,因為害怕去中心化而失去控制,都是用個案認定,一個案子、一個案子來審,如果台灣好好掌握機會,整個亞洲,包括東南亞市場的十億人口,台灣有絕佳的地理位置,可以吸納許多資金、技術與人才,進而堅固我們的金融數位主權。許毓仁同時提出,不可被竄改的「智能合約」也可以有很多應用,比方說,日常生活中的買賣、合約、收據,都必須要有第三方的憑證,或是當前政治人物學歷造假議題的炒作驗證,其實透過區塊鏈,哪年入學、哪年畢業,畢業於什麼學校,都可在區塊鏈上一目瞭然。STO要長久發展 必須合法合規比特幣、虛擬通貨充滿不確定性,一天的漲幅可高達一、兩千美元,是這個產業吸引人的原因,當然會有很多投機者進來。許毓仁認為,STO市場要長久,就必須合法合規,現在有很多坊間不肖業者,以傳銷或說明會的方式,保證一定獲利或回饋,都很不切實際,如果政府無法可管,一旦事情發生,他們可能就拍拍屁股走人,受害的是無辜的投資大眾。因此,他在二○一八年推動修正洗錢防制法,呼籲將虛擬貨幣納入洗錢防制法的一環,杜絕虛擬通貨成為國內外洗錢犯罪的工具。另外,虛擬貨幣買賣都在交易所執行,交易所的資訊安全就變得非常重要,最近日本發生的兩起交易所被駭事件,更加突顯出虛擬通貨、STO市場法制化的重要性。例如前一個月,日本的交易所BITPoin被駭客入侵,損失五十億日幣,相當台幣十二億,台灣大概有三萬多個用戶受到波及,另一個被駭的交易所Coincheck,足足花了十個月才和解、清償用戶所有的損失。掌握貨幣霸權 掌握世界主導權當交易所系統被駭時,放在交易所的比特幣或其他貨幣會被偷走,一時間會造成無法提領或大量擠兌,這時交易所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償還用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政府如何透過法制化保護用戶,「明定交易所的用戶資金和營運資金必須強制分離,每個交易所都要有信託帳戶等」,都是未來值得討論、商榷的議題。許毓仁前幾個月受美國國務院之邀,代表台灣赴美進行三周訪問,主要是了解美國數位經濟發展及虛擬貨幣相關法規的認定,他在美國期間,正好臉書(Facebook)宣布將發行自己的虛擬貨幣,簡稱為「天秤幣(Libra)」。而有意思的是,就在他結束受邀行程準備返台之際,就傳出美國國會傳喚臉書負責人針對天秤幣違法的部分做聽證說明,因為國會認為臉書直接把用戶資料做為發行代幣的平台,其實仍存在問題。他提到,臉書是全世界最大的社群平台,擁有二十億個用戶,全球幾乎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臉書帳號,想像這二十億個用戶是一個國家,那可能是一個超級大國,一旦虛擬貨幣真的發行,它的功能和地位已經超過很多國家央行扮演的角色,為當今的金融系統投下一記震撼彈,中國雖有自己的系統,如微信支付、阿里巴巴,都要退居第二。可以看見,除了商品的關稅戰之外,最終誰握有貨幣霸權,決定誰握有世界主導權,「台灣在這當中,怎麼找到自己的機會和出路,值得產官學各界努力去思索!」許毓仁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學歷:THNK 阿姆斯特丹創意領袖學院獎學金 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經歷:Singularity University,奇點大學高階經理人計劃獎學金 行政院青年顧問團 教育部國教署諮詢委員 英國創意城市顧問Charles L:andry諮詢委員 PAN Asia Conference 2014共同策展人 經濟部技術處DOIT青年創意平台顧問 TEDxTaipei共同創辦人、策展人 TEDx亞洲大使 大哉問股份有限公司創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