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籌碼技術操作為主的林漢克,目前已是全職投資人,說起第一次接觸股票,是在國中的時候。一天考完試回家路上,經過一間大房子,看著紅紅綠綠的一大片電視牆,跳動的數字讓林漢克看得眼花撩亂。當時看著一群大人爭先恐後地擠在電視牆前面盯著,表情悲喜參半,直到高中才知道,原來那時經過的奇幻大房子是「號子」(證券公司營業廳),那些令大人們目不轉睛盯著的東西叫股票,卻不知道未來自己竟會走上專職投資一路。
進入職場後,同事一次的「報明牌」才讓林漢克有了第一次進入股市交易的嘗試。因初入職場,存款不多,那時林漢克並未聽從同事推薦,而是買了兩張市價只要五元的「順大裕」(食品股),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可以電話詢問營業員或是透過網路進行查詢,幾周後,等到排休可以前往營業所時,發現在電視牆上看不到自己買的股票,經詢問營業員才知道,該檔股票已經下市了,當時也不清楚什麼是下市,直追著營業員問才明白。第一次的投資經驗,就讓林漢克賠掉大半個月的薪水,讓他有好一段時間都不敢再嘗試進場。
約莫二十六歲時,林漢克存到了二十萬的資金,毅然決然地離職,夢想當個專職投資人,為瞭解股票這個投資工具,他買書自學,每天投入相當多的時間做功課,了解基本面、技術面等專業知識。
之後林漢克每天八點就到營業所報到,搶當時券商在營業所提供的少數幾台電腦使用,林漢克回憶道,當年有在玩股票的投資人普遍年齡較高,全職的投資人更是少數,不到三十歲的他整天泡在營業所更顯得突兀,他還被一位老先生揶揄,年輕人不好好去找份工作,跟人家玩什麼股票。
林漢克一開始採現貨的短線交易,因為深知若要專職從事股票投資,短線交易的獲利空間才大,他笑說,大概是新手運吧,第一年就有小賺幾萬的獲利成績。離開職場專職從事股票投資的第二年,他才知道股票市場上有槓桿空間更大的「當沖」投資工具,此後,他每天進場買賣,年末結算時,帳面上賠了近三十萬,事後他才知道,原來交易手續費是有談判空間的,依照當時每個交易日都進場買賣,每天的交易量從幾十萬增加到百萬,後來甚至提高到三百萬左右來看,一年下來的總交易金額及股票買賣手續費相當驚人,林漢克笑說,難怪當時營業員三節都親自登門送禮。
同時,因為專職投資,沒有收入,為了交割費及生活費,林漢克使用了當年流行的信用卡借款,第二年時把原先存到的二十萬資金都賠掉,又欠了銀行二十幾萬的卡債後,在家人關心的壓力下,重新投入職場。當時身兼多份工作的林漢克心裡明白,他兼再多的差都是死薪水,年輕的他還可以頂得住,但再過個二、三十年,自己的體力一定無法像現在這樣負擔。
人生目標 透過投資達財富自由
因此他不放棄股票投資這條路,雖然白天身兼多職以至於沒有看盤盯盤的時間,但林漢克都會利用下班及晚上休息的時候,持續不斷的研究觀察當天的盤勢,一邊還著卡債,一邊重新存錢。他知道唯有透過投資才能達成財富自由的目標,甚至才有機會提早退休。
林漢克表示,當年每天進場當沖,觀察盤勢變化,讓自己對於台灣當時約七百檔上市櫃股票的股價掌握度有相當大的幫助,也從中觀察到,股票是由人在操作,那就一定有一個慣性邏輯,因此每天花很大的心力在研究分析線型。林漢克分析自己當年當沖沒有賺錢的原因,除了不知道手續費是可以跟營業員彈性地談判之外,自己的紀律也做得不夠好,因為拗單的想法,導致沒有好好地停利停損。
為了重新累積資金,林漢克後來從事中小企業外銷輔導的工作,為了更快速的累積資本,還跟公司談低底薪高獎金的薪酬方案,因為有明確的目標,在林漢克全力衝刺下,還創下了許多後輩難以打破的紀錄,且自第三個月起,獎金收入即達到六位數,成功讓自己晉級到百萬年薪的等級。
也是在這個階段,因為工作的需要,必須研究分析這些公司的基本資料,不少公司之後也成功上市櫃,這在之後重返股市投資的路上,對於公司的基本面,讓林漢克有比其他人更深入的了解。
當時林漢克因為工作需求,有機會接觸到程式系統,才知道可以透過程式語言,把自己的選股、進場、出場邏輯寫入,讓系統幫助自己縮短作業時間。
勝率不代表賺錢 投報率才是王道
相較於坊間分析師、當沖手,更甚是專職投資人喜歡談的「勝率」,林漢克表示,看「投資報酬率」才能真的知道是不是有賺錢。因為「勝率」跟「賺到錢」並不是畫上等號,如果有人說他勝率高達七○%,但有可能他賺到的錢比起另外那三○%的敗率來得少。所以,他建議新手投資者,千萬不要掉入追求勝率表現的迷思或迴圈中。
以一般程式交易的策略來說,勝率有四成就會採用了,林漢克分享道,如果要看到高勝率的訊號出現才要入場,那麼就會因為可以出手的機會點少,投報率相對就低。
現在林漢克有零星的教學課程,與投資人分享他累積近二十年的籌碼分析策略。現年四十三歲的他,目標五十歲退休,為了盡早達成目標,目前重心還是擺在股票交易上。
從籌碼分析 制定停利停損策略
一般而言,林漢克每天會觀察市場派的買賣進出,不管是主力、大戶、官股、券商、外資、壽險、自營商、中實戶等,每個單位都有每個單位的交易特性。如外資籌碼大多是做長線,若外資連續買進,表示外資看好,反之亦然;自營商則以短線為主,交易時間約一周左右。找出各大籌碼都進場的標的,再深入分析挑出要操作的,並觀察他們過往的操作頻率,再給予不同的加權比重計分,進行判斷。而公司派部分則是觀察董監事持股比重,若經營者對於公司前景看好,大多都會大量持有,若有大量出脫的情況,就是警訊。
林漢克的操作方式以獲取價差為主,若以籌碼面操作來說大多是周一買進,周五賣出,利用籌碼滾動式調整停利停損點。簡單舉例說明,周一跟進了某一檔法人買超的股票,就把買超日K線的最低價作為停利停損點,只要未來一周的交易日,收盤價小於這個最低價,就會賣出,透過這樣的操作,投報率有一○%,勝率也有六○%。林漢克每個周末花約四至五小時的時間研究籌碼變化,因為懂一些程式語言,會借助科技技術,來加快自己的分析。
紀律之外 分散風險
據證交所統計,二○二○年台灣整體開戶數突破1,100萬,二十到三十歲年輕族群佔比從五年前二五.四%快速增加至三六.一%,是增長幅度最多的族群。加上近年「存股」成為國民運動,特別是年輕小資族,礙於手邊資金有限,對於相對低價、殖利率高的金融股與ETF就成為其投資首選。據集保所分析,二○二○年二十至二十九歲的股民持股庫存排行榜前二十名中,金融股就佔了十席,可見具有穩定配息的金融股已成年輕族群的投資趨勢。
對於年輕人投入股市林漢克是非常鼓勵的,但也建議,不要把所有資金都放在存股上,可以將部分資金投注到中高風險的標的,這樣才能盡快擴大資金部位,達成個人投資理財的目的。他舉例,如果小資族一年有十萬元的資金可以投入股市,那麼建議三成資金在存股,七成資金可以做積極型的布局。
林漢克同時也提醒到,紀律非常重要,雖然這是老生常談,但也是許多前輩慘痛的經驗,如果想要當股海中的長青樹,那麼就要做好停利停損的紀律,投資這條路才能走得長久。
當然也一定會有持有標的下跌時,投資人捨不得賣掉,或是認為沒賣掉就不算賠錢的想法,林漢克建議,若此時投入的資金是閒置資金,不影響日常生活,且該標的基本面是健全的,也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評估有回漲的機會時,再決定久抱或是加碼攤低成本,所以,紀律跟資金配置對股市新鮮人是很重要的事。